切换到宽版
  • 2788阅读
  • 0回复

[原创]以形化意,以形凝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健康无价
 
发帖
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18

 

 

                                   ——200955网络讲课内容

 

 

请大家按要求坐好,两脚与肩同宽,保持小腿、大腿与上身互成九十度,两手手心向上放于两腿之上。收腹,整个腹部而不仅仅是小腹略略的往内收一下,下丹处有四面八方向内吸的力使你的小腹自然而然的收进去。两肩略略的向后展一下,然后放下,把你的肩膀和胸打开。收一下下颌,保持脖子的一线正直,做好唇齿舌轻接,上下嘴唇轻轻的闭合,上下牙齿轻轻的闭合,整个舌头的前沿软软的抵在上牙膛里,不仅仅是舌尖,不要太后以免腹泻。轻合眼任眼前景象及脑中思虑来去自如,自生自灭,整个人被一股强大的神力和光明把你定止在那里,定力如山,清醒透爽。

最近接触到一个练太极拳有两年多的朋友。这个朋友练拳还是比较刻苦的,每天六点多钟到公园打一个多小时的拳,然后再去上班。但是两年多来头昏体虚的毛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身上好几处都贴着膏药。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也看到很多人都有身形散乱、精神不振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专门拿出来讲一讲,人的形和神之间有什么关联,怎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具体到方法上就是我们今天的讲课题目“以形化意、以形凝神”。我上面提到的那个朋友就是没有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他的健身效果也就大打了折扣。

什么是形?什么是意?什么是神?这些在传统文化里都是比较常见的说法。我们曾再三强调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核心在于阴阳、虚实两个概念。就是所有的观点都是由阴阳、虚实这两点去引申开来的。因此形和神也一样,它只不过是阴阳的另外一种表述。所谓的形指的是我们能够看的到的这个有形有象的存在,用中医的话说是指人的后天形成的骨骼血液等等这些存在。而神是指人的先天的一种存在,也即是作为阳的一种存在,包括精气神等。具体来说,如果把先天真气称为炁的话,那么它组成的那个世界也会有很多的存在方式,就好像我们这个实界世界,如果你按元素周期表来划分它有一百多种元素,然后这些元素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合形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在后天世界里面的存在状态。在先天世界里一样,它和实界是相类似的,它也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而这些存在方式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没有用元素周期表如氢、氦、氮、铁等等这些元素来描述,是采用了另外一种语言即所谓的精、炁、神这种方式来描述。精即先天真气里的精微物质叫精。炁是精微的更微粒存在态。而神是由这些炁构成的具有某种凝聚性的存在。所以这个人精神足不足,精神头好不好,其实就是说的你先天真气充不充足,你身上这种先天真气有没有具有一种凝聚相。因此以形化意、以形凝神就是要求你能够以形为实,以神为虚,通过实虚互化把后天意识化掉,从而进入到对先天真气的锻炼中来,通过正气内存使自身精气神具足。其中在传统文化里把外面的正气搬运进体内的过程用了一个形象的词叫“河车”。这也是传统文化和各种传统训练方法里面一个非常核心和基本的内容。就是不管你是道家也好,佛家也好,还是武术等等,最根本的立意点是这个实虚互化,只不过是描述的方法和方式各有不同。

比如大家都知道传统武术里面有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法,并且三大内家拳法里面又分了很多的分支。虽然它们的训练方法各有特点,但是到最后所表现出来的效用和功效有某种类同性。其核心意义归根到底,无论是什么拳法,都是对形和神两者的训练、互化。如果你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对内家拳里面的很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考点。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学太极拳,太极拳有杨式、陈式、三丰太极等等各种流派,都有固定的套路来学习,然后通过这种训练,有一天你能够达到一种比较高深的境界。比如推手,一抬手就可以让别人飞出去,弹出去。但是在形意拳里面它的动作就很简单,如形意中的五行拳就劈、钻、崩、炮、横五式。近代王芗斋所创造的大成拳也没有套路,只有几个基本的训练方法,也可以练出与太极拳同样的效果出来。因此如果我们从物理运化这个层面来看,所有的拳法都是对规律的一种认知、体证与运用。同时由于方法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训练方式,也就有了加以区别这些方法的不同名称。叫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比如太极拳的杨式、陈式、武式等等,虽然训练方法不同,其本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到一定程度后叫万流归宗。因此当你学太极拳的时候,你就要明白这一点,不管是什么式,只要能够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它就会有效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练的再多效用也不会大到哪去,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同时这里面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身体素质不一样,人的身形和经络状态千人千面,而以形化意、以形凝神从运化层面来看,实则是人的身形与经络的一种对应训练。如果身形与动作能使你的经络通畅,则就会收到效果。反之则无效,甚至会出现由于动作身形的训练造成经络的闭塞,而引出不适甚至疾病。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杨式、陈式、武式等等这些太极流派或其它的内家拳训练,在他们的训练体系里面,一条基本的准则要求是必须保证经络的通畅,及经络训练的全面性。从五行与五脏来说,所有训练方法必须保证人体五行气机的平衡,不能出现偏颇。另外一点是必须要懂得因材施教。比如杨露禅、吴全佑等等这些太极名家开始学拳时,老师都会根据他们各身的身体素质、状态等作不同的要求,到最后也就形成各自的风格,然后他把这种风格固定下来命名为杨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固化成拳路、拳架。其中有一些要求桩身高、有一些要求桩身低,有一些要求动作幅度大,有一些要求动作幅度小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根据他自身的素质特点形成的。所以作为一个明白的老师,如果他知道经络与身形的状态因人而异,而会在固定的套路中因人而有所调整,作不同的要求,这样你就会出现好的效果。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只知道套路、架式的老师,他不知道以形化意、以形凝神、内气的运用,这样的人来教你,那么你跟他学拳仅仅是做广播体操类似而已,内家拳本身所包含的特点和效用就根本没有办法学到。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真正的太极拳精义不是看看光碟、打打套路就能学到的。它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状态来做出调整,比如架式的高低、快慢等。这点也决定了真正的太极拳教学要大面积普及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因为大面积普及的前提是要有一大批真正明了太极精义的人,而这点目前显然还达不到。

而怎样才能够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在《道德经》里面给出了明确的说法,叫致虚极守静笃。用大家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就是让你在每天的练习当中,是套路也好,还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也好,站桩也好,让你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当中,慢慢的把你的后天意识给练没有,练出一种自发的先天性的感觉出来,使你达到一种本然的、自然而然的效果。当然开始的时候可能放不下,你要别人来指导你,教你套路,然后你慢慢的跟着套路打下去。这时与动作相应的经络系统也慢慢的跟着动起来,伸展开来。打到一定程度、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在无意识的作用之下打完这一套拳法,一气呵成的时候,也就是把你的后天意识化掉了,以形化意。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的是对你身体细微处变化的观觉照察,一种精神内守的状态。这个状况要求你在打拳的过程中不能被外物所转,被干扰。因此从这点要求来看,打拳的过程中听音乐,或按照音乐的节奏来打拳,或几十人按同样的速度来打拳,就很难做到精神内守,也没有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内气运行的快慢差别。

在你致虚极守静笃、以形化意的过程当中,开始由形的动而熟练成自然而然,并且由形来带动经络与元气也慢慢的在你身上动起来、活起来了。当它动起来以后,也就是我们在以前的课程中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状态。先天真气一旦运行起来,它就会形成一种收摄作用,可以不断的聚敛更多的先天真气到身上。当你能够凝聚先天真气,也就有了某种体感身受出来。比如很多练拳的高手到一定程度,都会感觉到身体内外有一团气在动,或者无意当中用手在身体外面划动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体内体外有一种东西在跟着翻动。这些都是神动的一种表现。是由于你以形化意达到天行健,而使先天真气与先天真气互相吸引、凝聚而得到的效用。

虽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分析来使你认识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要真正做到也不是一件易事。现实中很多人是以形散神,以形耗神。在《黄帝内经》里面,开篇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它里面提到上古时候的人可以形神兼俱,人自然而然的都可以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可以百岁而动作不衰。但是慢慢的随着人们心性的变化,饮食无常,各种欲望的产生,各种争斗的产生等等使人的心性、心胸越来越狭窄,形神两伤,到最后半百就体衰,过五十以后人就是老年了。《黄帝内经》根据人与阴阳调和的程度,把人分成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常人几个层次,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的大多数也就是《黄帝内经》所描述的常人。因此你不能做到形神兼备,不能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你也就根本不能够拥有一个好身体。而在具体的要求上你怎样做到形和神两者的和谐统一,各种内家拳也好,还是一些修真的方法也好,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伸展中正,端正身心、身形。人的身形伸展端正是做任何训练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基本功,其原因也在于人身形的伸展和经络的伸展是一一对应的。人体的很多疾病很大部分不是由于外界的原因,而是由于身形的问题造成了经络的闭塞,造成了先天真气的缺失而散神,使你的神慢慢的减弱掉。

反过来形神兼备的根本点也在于我们所强调的端正身心和身形。在禅道养生的系列修习方法里面,我们总结了前人的训练方法,考虑到身形与经络的对应伸展通畅及五行的平衡,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用大道至简、减法的原则总结为五点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手平展、脚平行、唇齿舌轻接、收腹塌腰翘臀、头顶项顶舒展自在五点要求,这也是我们每次上课之前给大家调整身形的过程当中说的五点要求。比如手平展,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做到手平展,而是喜欢向内缩成握拳状,你就会发现这种人一般到老年以后他就往往形成手脚不灵便。或者半身不遂的人手肯定是蜷缩的,没有做到手平展。同样在练拳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不能够做到手平展,而弯曲的话,有可能随着你用功的日深,出问题就越多。比如如果你小指经常无意识的往回缩的话,有可能随着你练拳的深入,视力就会逐渐的模糊。根据我们以前讲过的手上六脉和五藏六腑的对应关系,每一个手指都与相应的藏腑相连,因此你哪一根手指不伸展,到最后都有可能影响到你相应藏腑的功能。再比如唇齿舌如果接不好,那么很多人就会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些病症出来。就是很大程度上高血压、心脏病不是由外在环境影响的,而是由于你没有做好唇齿舌相接这一点而使你前面的任脉不能够连上,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这些问题出现等等。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展开来的话,每一种疾病我们从身形来分析,都与你的身形有直接的关联。所以我们总结了所有的这些问题以后给出了五点要求,就是要求你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做到自身的伸展端正,然后在自身的伸展端正以后能够养成好习惯成好自然,形成一种自发自动的习惯,从而也能够以形化意、以形凝神,保证经络的通畅与精气神具足,达到和练拳一样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和一般的练拳还有一些不同。练拳往往是完全凭你个人的一种循序渐进的、从下往上练的过程来做到以形化意、以形凝神,慢慢的使外面的正气内存,使你自身真气充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向上走。按照这种练法,要练到你能够感觉到身内身外气场的存在、元气的存在、神的存在,常常需要二三年的时间习练,而且是在得法、正确训练的情况下才能够练出来。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还有一点,真正练内家拳的人从来不需要专门的进行力量训练,比如练杠铃、举石锁等等都不需要,仅仅每天只是打拳和站桩,通过打拳站桩来以形化意,以形凝神,使神足以后来增长劲力劲道。比如我在深圳荔枝公园就曾遇到过一家内家拳的掌门人,他手指的五个关节都有明显的隆起。如果你触摸他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只要他轻轻一抖动,你就立刻会感觉到手上象被电击一样麻痛,所谓沾衣十八跌的功夫。而这些效果都是他站桩打拳的训练结果,而绝没有举杠铃这些力量训练。

作为禅道养生的系列修习方法,比如太极健身法,一上来就通过心法的直接作用,通过太极球的旋转来凝聚元气,使你精气神充足。使你能够迅速的越过以形化意,越过那种刻苦的习练而达到凝神的状态。一般当你习练一个多月的时候,如果你把心静下来体证,就会发现身内身外一种球的运化是很明显的。还有日常生活中偶尔的动一下手,就会发现有可能你的手一动,就带动了身外某种东西的运动旋转,或者你手一动你就会发现你头上太极、脚下太极、身前身后等等地方都有某种勾连和运动,这就表明你凝神已经有了一定的作用和功效,你是直接从神开始练起的,叫得到这个东西太容易了。从一般的规律性来说,你之所付出和你之所得到肯定是成正比的,那个东西得到的太容易,则困难也就肯定在后面。因此当你很容易能够做到凝神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在提醒,你一定要注意形方面的训练,也就是你身形的端正,这个时候你一定不能够有任何问题。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形和神的互相影响是一种比较潜移默化的、慢慢转化的过程。而现在你学了太极健身法以后,直接站在凝神的高度上来进行修习,这个时候如果你形做不到位,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比平常人的后果要大的多。比如你学了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够挺胸收腹,而是和以前一样弯腰低头,那么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胸很憋闷,好像一口气喘不过来,神智恍惚,头昏脑胀等等情况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你形和神没有达到和谐,形不正而造成神的不畅。而要真的做到伸展端正,一个人不下一番功夫也是达不成的。特别是对身形已经不端正的人,要有如对待高考和军训一样的重视与训练才能把习惯改过来。前天有一个学员问我,我们的心法是什么?我说我们的心法就是端正身形,端正身形里面含一切心法,它的道理也在于这里。身形的端正,形神兼备是一切修习的最基本点、出发点,也是修习的归结点。我们的手段和目的都是要求你身形端正、身心端正,你从身形端正、身心端正来训练而能够最后达到真的身心舒泰,伸展博大这样一种效果出来。

 

 

下面请大家调整一下身形静坐一会。

下面请大家做收式,两手沿体侧缓缓飘起自头顶百会缓缓下按至下丹,左手在内、右手在外静默片刻,搓搓手、擦擦脸、收式不收功。

禅道养生:http://www.chandaoys.com 

www.chandaoys.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