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71阅读
  • 0回复

曠劫難磨不動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吉祥
 
发帖
82
开心币
0
好评度
3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11
曠劫難磨不動心

  下列所述之文章是澳門地藏殿創辦人,屬名(
文殊摩詰)師兄的大作與心得,字字心血經驗之論
述,可利益許多實證實修之有緣佛弟子(網友),
這種修佛經驗之分享,於此五逆惡世的末法中,實
為難得,祈願諸初發心菩薩(網友)能蒙受其利益
,菩提智開。

  我們學佛,其實是想磨鍊出一顆永恆不變、清淨無染的純潔真心
,這顆真心具足至真、至善、至美的標準,這顆真心又怎樣磨鍊出來
呢?說到磨鍊,磨鍊就是修行,因為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就必須經歷
種種的磨鍊,可能這些磨鍊並不是在一生一世就完全出現的,在佛法
修學的時空觀點來說,這些磨鍊是貫串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特別在菩
薩道的修行來說,經歷一次磨鍊考驗,破一分迷惑,在個人法性的長
養上,就多開啟一分般若智慧。  

  修行的功德是一分一分累積而來的,並無一蹴而就之事,頓悟的
修為由漸悟而來,就算是今世「即身成佛」,修行者在過去世已累積
了無數成佛資糧、已種下成佛的無數善因;有很多古佛來此娑婆世界
垂跡教化,示現修行之道,祂們亦不約而同地述說祂們各自在過往生
因地上的精進修行,圓滿十波羅密多教法及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祂
們都不是一生修為便可成功證果的,本師佛降生在地球就是這種示現
,祂在塵點劫的時空前早已成證圓滿佛果。 

  在佛果的修為觀點上,視度化眾生如幻,就釋迦佛來說,祂在宇
宙的過去時空中不知已成就了多少次佛果,很多在宇宙他方國土中的
佛陀,其實是來源於本師本體的,故此本師在宇宙法界中有很多別號
,雖然不同的佛號,其實本體無異無別。佛陀不會有執著「實有眾生
可度之心」,只會由空性中生起如幻大悲來化度一切有情,根本對成
就佛果這回事亦不存在任何「有所得」之念,這就是猶如幻師度諸幻
眾的道理。  

  說到修行之事,千萬不可執著唸誦經典就相等於修行的全部,初
學的行者在這個觀念上很容易陷入盲點。唸誦經典,亦如拜懺之類,
只是修行的其中一種途徑,並不是必要的唯一可修之法,修行的真正
意義就是每時每刻慎密注意我們的身體、語言,尤其是意念上所做的
業;這身語意三部份每日在不停地運作,當誦經或拜懺的時候,身語
意在做著善業,但是我們誦經拜懺的時間有幾多呢?是否天天都同樣
有做?我們做俗事的時間正多著呢!若只認為誦經及拜懺是修行的唯
一途徑,若只做了早晚功課後便算完成了一天的修行,這個不是我們
學佛者的正確觀點,可能我們整日所做的,違背如來教法的行為比做
善業為多。  

  若將修行定義為做早晚功課,分開有修行及非修行之時間,這樣
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了。只要我們的身語意在運作著,只要我們有生存
的一天,每時每刻都是修行--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方面的缺失及去除
所有不良習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
首偈誦我們都已聽聞很久,都已當作了老生常談,其實修行的最重要
口訣就在這裏。一個人見慣了的東西,或人或物,日子一久就不再尊
重或重視了,這是娑婆世界凡夫的習氣,可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由恭
敬中來,都是從恭敬之中而獲得呢!  

  修行,就是磨鍊我們法性上的長養,六祖慧能在獵人隊裏生活十
多年就是磨鍊,那洛巴上師十二大苦行、十二小苦行就是磨鍊,密勒
日巴尊者蓋房子以至於皮開肉綻就是磨鍊,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朝禮
五臺山報答父母恩德就是磨鍊,以至於大覺世尊佛陀本師,也示現修
持外道仙人之苦行,為求無上正等正覺。  

  修行者其實要視每時每刻都是磨鍊,磨鍊有順境正面亦有反面逆
境的,順境的磨鍊可能就是別人的讚譽或五欲的吸引;逆境的磨鍊可
能是別人的言語毀謗或甚至人身上的攻擊;若遇到這些情況,我們應
視此為修行的課題,要由三世因果觀點上分析,要用安忍波羅密多去
面對。我們要學習不動明王的心,要學習阿 如來的無動心,要學習
本師佛的安忍智慧去面對一切,「我師得遇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本師佛多生多世以安忍作為修行課題,歌利王將本師四大分解,
本師亦微笑欣然接受,這種修行、這份對眾生的大慈,我們是否應該
要開始學習呢?  

  彌勒菩薩曠劫修習慈心三昧,故亦名慈氏菩薩;慈者,就是給與
一切眾生快樂,絕對不做擾惱及妨害眾生之事,慈氏菩薩在中國的化
身--大肚笑面布袋和尚,祂以這個形象示現,就是要教化一切眾生
「大肚能容不平之事,笑面常寬不赦之人。」菩薩其實已給了我們修
習慈心三昧的一點消息。  

  我們要學習地藏菩薩的一份平靜及安穩的心境,地藏菩薩法號中
的「地」字,就是「安穩不動如大地」的意思,有這份心境才能成就
不可思議的無盡大願,在曠劫以來的時空中救度無量眾生。

  觀世音菩薩在久遠的不可說時空中亦勤修「大悲三昧」;大悲者
,拔除一切眾生的苦難我皆代受,而令一切眾生得入無餘涅槃之心。
觀世音菩薩之心亦是謙卑之心,視一切眾生如佛陀來恭敬承侍,其實
祂真是承侍服務眾生而不是教化眾生,亦不為任何目的及益處。  

  文殊師利菩薩是般若之母、七佛之師,祂在其無盡的甚深大願當
中,亦教導我們化敵為友、以德報怨;「若一切眾生怨我、恨我、害
我、殺我,我皆與其為朋而作利益,令一切眾生畢竟獲至菩提大樂。
」這是一份何等的胸襟抱負!  

  普賢菩薩亦教導我們:「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將我們所有修行的功德好處,悉
皆施與一切眾生;普賢菩薩教導我們:「若發大心者,必能與三世十
方諸佛同行」的大道理,我們又可有體會到菩薩的心意呢?  

  佛陀的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佛陀稱讚祂證得「無
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無諍三昧就是心境平
等一如、無分別取捨之真空境界,亦與人無爭,具有謙卑、禮讓、恭
敬之精神思想意義。須菩提尊者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修持中的無爭意
義;我們經常與眾生爭一日之長短,為爭一口氣可能做下五逆十惡而
墮入無間地獄。提婆達多為與本師爭奪尊榮地位而不惜千方百計謀害
本師,惠明和尚亦為爭奪禪宗法位而欲劫奪六祖慧能傳承衣缽,其實
放下一切無爭,自然就會顯現自在、具足宇宙一切萬法的真心;心法
用人世間物質上的技倆及手段如何能掙得到?若能入「無諍三昧」,
即是一即一切,一得亦永得。本師「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故
其能毫光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加被護持一切眾生,八風吹不動,就是
無諍三昧的最高境界。  

  我們在修行的歷程中,不可過於輕視自己的能力,亦不能有不可
一世的傲慢之心,應該要尊重自己、尊敬他人及恭敬一切如來菩薩聖
者。尊重自己者,就是莫負四重之恩,故此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
瞋痴。」尊敬他人者,就是要時刻念記三途之苦,誓救一切眾生,亦
不作任何損害眾生之事;所謂凡夫者,損人利己,所謂菩薩者,損己
利人。恭敬一切如來、菩薩及聖者,是要說明佛法由恭敬中而獲得的
道理。若失去恭敬之心,則會自然失去一切學習佛法的機會,失去恭
敬心的人,修行亦將沒有任何成就。釋迦佛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用
頭髮散在泥路上給燃燈如來踏過,這就是恭敬之心,燃燈如來故為本
師授記未來成佛。持地菩薩發願要填平一切眾生所走的崎嶇道路,亦
要平復一切眾生的心令其安穩,這就是恭敬及不輕視一切眾生是未來
佛的行為表現。  

  佛陀在世的時候,其弟子、天帝及護法的天龍金剛,欲請教本師
任何問題時,在未發問的時候,總是先敬奉一些供養給佛陀,或是鮮
花、或是珠寶及其它的物品,亦或右繞佛陀三匝,然後才提出自己的
疑難讓佛陀開示,這就是恭敬之心了。  

  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當中,無盡意菩薩獻上寶珠
瓔珞,價值百千兩金來供養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已是位證一生補
處之菩薩,即將候補佛位,祂亦要示現修持恭敬的法門,但觀世音菩
薩在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供養之後,祂將供養分作兩份,一份敬奉給
本師,一份供養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貴為古佛之尊「正法明如來」
,也不忘教授眾生謙卑及恭敬的法門,我們於研讀《普門品》時,又
可會忽略了菩薩度生的心意呢?  

  恭敬的法門,在修行鍛鍊的歷程上,實在是太重要的一課,不要
將日常的平淡,把你應該恭敬佛菩薩的心沖淡洗去,就算我們能出生
於正法時期,甚而近在本師身邊,若失去恭敬,心即已離佛漸遠,對
著本師的化身肉體又有何用?心離佛陀,已失卻進取菩提大道之機會
,能近在佛陀身邊亦得益甚少。  

  修行雖然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來修持福慧雙圓之行,但是三祇亦
可能只攝於一剎,全端賴在我們修持的心態來決定;因為漸法之中亦
有頓法,頓法之中亦有漸法,頓中有漸、漸中有頓,頓漸亦相兼相融
,而頓漸之分亦按眾生之根基來界限,在宇宙的一如本體中,又何有
頓漸之法呢!  

除滅一切諸三毒 思惟修習無上智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願一切有情同證華嚴境界,同入華嚴覺海。

謹以此至心迴向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