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之所以敢续作小文“宏论” 气功乃是因为张先生点名要我参加讨论,外加在对付伪气功时我们同志]
溯本求源,是涂先生最先在文章中点我的名字讨论我的观点才引发我不得不澄清一下。此外,“同志”不一定同德。近20年来,与我反伪气功是同志的人真可谓形形色色,“上士忘名”者有之,如于光远、龚育之、任继愈、杜继文等令我肃然起敬的先生们,“中士立名”者有之,“下士盗名”者也有之(此略,详见我将出版的《亲历伪气功》书),“有奶便是娘”者更有之(同前)。
[对气功这门学问,本人自学而未成材,所以研究伪科学近十年却在气功问题上不敢多说。大家想想中国有多少人练气功呀,门派上千大师上万习练者数千万,它和印度瑜伽术一样早已冲出亚洲走向全球,在这样涉及面广事关稳定剪不断理还乱的大是大非上作文章不容易呀!] [研究医学的张博士不应该对别人对气功的多视角研究说“不”!]
涂先生虽然表面用了点儿“自学而未成材”似乎自谦的语言,但实际通篇文章表现的却是对气功学科和研究纯粹是小菜一碟或“什么东西”的大权威样子。我这个受过中医教育、西医大学毕业、中西医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出身的气功专业研究者对气功的认识,在涂先生眼里也不过是坐井观天和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已。
如果自学就能成为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气功学科专业人才,似乎就不用再办医学院校和招收气功专业研究生了。
从事人多的事情就科学吗?谁都知道全世界从事人最多的事情是宗教,按照涂先生的逻辑就可以认为宗教是科学、广大教徒讲的都是真理吗?不过,宗教是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参加的游戏倒是真格的。
只要愿意,涂先生怎样“多视角”发表批判伪气功的文章我都一如既往支持和虚心学习。只要不点我的名字不歪论我的观点不说气功‘是伪科学’‘是什么东西’,我懒得浪费宝贵时间做这些意义不大的讨论。争分夺秒写我的书是我的当务之急,烦着呐!
[张先生误以为我要把刘贵珍搬出来作经典,因而不吝引经据典以资指教,却对我在《游戏》中同样也曾把气功之源上溯到《黄帝内经》甚至更为久远视而不见,这是一个疏忽。不过既然张先生认为追本溯源对认识气功有利,我也斗胆在班门弄上两斧,以求大方指教]
我想,涂先生在网上发表文章的目的不是给我一个人看的,如是,寄给我一个人即可。同样,我答复的文章也主要是面向广大读者的。因此,我引经据典的目的是让那些哪怕不懂气功的读者也能了解史实,知道全貌。所以,涂先生引《黄帝内经》我没有视而不见,不是疏忽。同样,我在讨论中引了《黄帝内经》中“所有”与气功概念有关的论述。这些“稍微有点儿逻辑知识的人”都可以从中轻易明白气功的本质特征和概念是什么的重要史实,涂先生不更是无动于衷吗?!为什么回避这些史实及其所能证明的内容?当然我并不认为涂先生的回避行为是因为不懂逻辑学和疏忽,不过是转移不利于自己的论题和概念而已。如果讨论时总使用这种逻辑方式,我就不再奉陪了。
至于“斗胆在班门弄上几斧”,我历来鼓励年轻人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班门弄斧。不过在弄斧前,一定要先花些功夫知道些班门的真实情况,最起码要锻造两把木匠用的斧子。千万别以为能将自己手里提的李逵杀人的大斧舞两招,就一定能杀进班门完成雕龙塑凤的“雕虫小技”。那也不是随便什么成年人都能参加的游戏或什么东西啊!
[气功的源头是那样的久远,以至于使我们不知要上溯到《黄帝内经》之前《道德经》之前的什么时候!据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称,炼气的功夫应在周朝即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产生,这个时间己在《黄帝内经》之前。李约瑟观点的依据是……]
涂先生提醒我在《黄帝内经》之前就有“气功”不知用意何在?是想让我这个气功专业科研工作者应该知道在《黄帝内经》以前就有气功这个东西吗?如果涂先生没疏忽的话,应该看到我在涂先生提醒以前的文章中,引述《黄帝内经》中有关气功概念原文“上古有真人者”的“上古”后,已扩注了“很久很久以前”。只是因为我文章的目的并非讨论古代气功发展史,所以只用了加注的简单方式没有浪费时间展开论述而已。
至于涂先生拿老外李约瑟的研究内容来让我明白,更让我感到悲哀和想笑。悲哀的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古代传统的东西而不是现代高科技的东西,涂先生却需要拿老外出口转内销的论据来证明其历史如何久远;想笑的是,李约瑟书中的相关内容恰恰是他出钱聘请我的研究生同学给完成的,我们师兄弟常一起切磋讨论气功,我怎能不知他们的观点呢?真是地球又大又小啊!
[这根本构不成我们之间的原则分歧。但我们研究气功——如果我也有资格研究的话——的角度却不尽相同:我是从人文的社会的角度在研究气功这一“存在”的历史和现状,而张先生虽然早已研究了气功发展史,但他更注重气功的医学方面,意欲建立一门“与现代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或者一开始就把它当成一个“学科”在研究。如果张先生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他就不会认为对我这个算不得“稍微有些逻辑学基础的人”的那点“宏论”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说白了,我们说的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
根据文章内容,我敢断言涂先生不清楚“气功这一‘存在’的历史和现状”。请问,涂先生研究过历代中医著作关于气功的论述和气功在中医学内发展的历史吗?还请问,涂先生了解从50年代至今的气功机制的实验室和临床等研究现状和成果吗?很懂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涂先生具备从事上述内容研究的专业知识素质吗?对照一下,应该明白自己是否“有研究气功的资格”了。
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的是,气功从在《黄帝内经》被确立为中医学组成部分始,就一直在中医学框架内发展。即使50年代被统一名称,也是如此。至于“人文社会”上那些打着气功旗号的伪气功,从它们出现那天起与气功才“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我相信涂先生很熟悉其历史与现状并研究的不过是伪气功而已。硬将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的气功与伪气功先人为地混为一回事再进行无情批判,压根儿是自己一开始就逻辑混乱和欺负气功这个东西自己不会喊冤。
[那种认为《黄帝内经》《千金要方》中所言“精” 、“气” 、“神” 之类是多么科学多么合理的观点是对古人智慧的不负责任的高估。那种把“呼吸精气”旁注为“吐呐” 把“独立守神” 曲解为“站桩入静” 的作法是在强奸古人!古人在哲学上科学上甚至语言上的贫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而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者竟然始终视现代实验科学的成果于不顾却执迷于从老祖宗的经里找“文明”! ]
针对以上观点,我的反射念头是这太数典忘祖太现实!这种行为方式使我联想到一个画面:一个人从泰山脚下的第一个台阶开始,一级一级登上顶峰后,回过头来向下面的台阶喊到:“你们如此低级,怎能与我现在的高度相比?”
科学发展的过程与登泰山的道理有什么不同吗?我本来有好多话想说,但不想多说了,相信读者们自然明白这些简单的没法再简单的道理。
[我乱杀一气并非失去理智更非走火入魔,盖因本人从来未见一样“真气功”!]、[但他(张洪林)以务实精神大破伪气功的同时,却始终在真气功问题上兜从概念到概念的圈子——他没有为我们指出哪些是真气功]、[张洪林先生在真气功问题上长期理论务虚,这没什么不可。现在有人出于求教也好,出于挑战也好,已经请他甄别真伪了,他应可大显身手了]、[在专家(指张洪林)鉴定还未出来时,我们先预测一下可能的结果……这样分析下来,好像怎样的结果也逃不出笔者在《气功是成年人的游戏》中给出的结果]
首先我想问涂建华先生,此时再看自己的这些言论,不觉的自己过于狂妄了吗?
以自己带有强烈偏见、立论的逻辑混乱和知觉选择性的实践为基础,“从来未见一样‘真气功’”,就一定没有“真气功”吗?不知道自己还没有见识的东西太多太多吗?比如,涂先生见识过我怎样通过自己学练气功成为受益者,从而毅然决然放弃了从事多年的经络实质专业研究而走上了专业研究气功之路吗?见识过我怎样教气功专业研究生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的人士习练气功吗?见识过我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顾问被派到国外如何培训气功医师和指导建立气功学科吗?涂先生以为我只是带了“长期理论务虚”和“兜从概念到概念圈子”的嘴去的吗?或者认为在伪气功大肆泛滥大敌当前之时,我本不该写理论文章搞务虚,在伪气功面前练几招务实的就可轻易大获全胜?并且我再怎样练也练不出“真气功”?
被涂先生逼到这个份儿上,我不好意思也不得不找别人来帮助证明自己确有务实的“真气功”啦!我的一位“同志”在他出版的书中曾经有些肉麻地吹捧我写到:
“出生中医世家的张洪林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医学硕士,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并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气功。这使得他对真伪气功的研究多了一重学者的严谨(张洪林注:此人承认有真气功)。199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研究室主任张洪林有一本《正本清源,还气功本来面目》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向世人展示了这位气功理论工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致力反‘伪’的成果。他的‘反伪’名声远扬,多次公派出国指导气功工作(张注:此人认为张洪林也能务实),并成为加拿大籍著名魔术师、反伪专家兰迪的朋友。
在这部洋洋三十万言的专著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张洪林对伪气功的源流探索和理论探讨,提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如:气功在定义上出现重大失误;‘外气’的治病机制是心理暗示;证实‘外气’存在的重要实验是不可信的;‘电气功’与气功无关;‘减肥气功’不能减肥;‘硬气功’不过是一些靠力气、靠胆量和窍门来迷惑不知内情的人们的一种杂耍表演;‘轻气功’表演利用的是物理学原理和人们认识事物时过分相信常识而形成的误区;等等,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为揭露‘伪气功’、‘特异功能’所作的种种实际性操作:一方面指导学员进行正确的气功锻炼(张注:此人再次承认有真气功和张洪林有‘务实’能力),一方面又主动出击,打败一个又一个伪气功大师和中国超人。
一个可以用宣称有特异功能的人类似的方法治疗病人且达到类似效果进而揭露特异功能在理论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欺骗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人。张洪林先生不仅会研究,会揭露,而且他自己就拥有种种‘特异功能’…………”(张注:吹捧的内容还有很多,恕不多引)
如此认识、评价和吹捧张洪林的内容,引自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的《走出骗局》一书第333页。作者:涂建华。
请问涂建华先生此时是否也能象你文中问我的那样“心平气和(‘气机协调’的状态)地看完本文,并实事求是地评价本文论据的真实性和论证的逻辑性”?从而认识到自己前后不一的评价有违逻辑学的统一律、矛盾律?这种行为能说明什么?
谨以此答涂建华先生,不当之处,也见教大方。
修订时间:02年11月18日。(转自五柳村网站)
[此贴子已经被卫子于2002-11-23 10:14: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