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不是游戏,会是什么?──答张洪林先生之一
涂建华
《气功是成年人的游戏》在《五柳村》和《新语丝》发表后,张洪林先生迅速以《气功怎能是成年人的游戏?──与涂建华先生讨论之一》作出了反应。张先生是研究气功的权威,一言九鼎,因此,与张先生讨论气功问题是需要条件的。本人浅陋如此,以至于连“稍微有些逻辑学基础” 、“懂得心理学知识” 、“稍微有一点认真做学问的精神” 的条件也够不上 ,庶几如刘贵珍 "不懂医学不全面了解气功发展史”。之所以敢续作小文“宏论” 气功乃是因为张先生点名要我参加讨论,外加在对付伪气功时我们同志。
对气功这门学问,本人自学而未成材,所以研究伪科学近十年却在气功问题上不敢多说。大家想想中国有多少人练气功呀,门派上千大师上万习练者数千万,它和印度瑜伽术一样早已冲出亚洲走向全球,在这样涉及面广事关稳定剪不断理还乱的大是大非上作文章不容易呀!因为读者明鉴,我说“气功是成年人的游戏”时那口气,只差没说“气功是什么东西呀!”而口出狂言者是应该对所言的后果负责的。一言既出,回避已非上策,张先生都已“与涂建华先生讨论”“之一”复“ 之二”了,再不参与便不礼貌了。
一、刘贵珍说的不算!
作为气功界的行家里手,张先生在与我讨论的文中一开始就响亮地提出“气功的定义划界不能以刘贵珍为准”,对此,我们之间几乎没有讨论的空间。因为,我在《游戏》一文中正是这样认为的。张先生误以为我要把刘贵珍搬出来作经典,因而不吝引经据典以资指教,却对我在《游戏》中同样也曾把气功之源上溯到《黄帝内经》甚至更为久远视而不见,这是一个疏忽。不过既然张先生认为追本溯源对认识气功有利,我也斗胆在班门弄上两斧,以求大方指教。
气功的源头是那样的久远,以至于使我们不知要上溯到《黄帝内经》之前《道德经》之前的什么时候!据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称,炼气的功夫应在周朝即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产生,这个时间己在《黄帝内经》之前。李约瑟观点的依据是一段刻在柱杖的玉手柄一类的东西上的《养气铭》,该文称:“屏息以敛,息敛则充,气充则降,气降则平。气平则盈,气盈则复,气复则长,气长则还,气还则升,而达皇庭。上逼皇庭,下逼会阴。顺之者生,逆之者亡。”(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李约瑟是在阐述气功的道教传统时给出上述证据的。炼气的最大目的,是要回复到胎息的状态。李约瑟认为,炼气效应是道家的一种构想,而道家并不清楚胎儿与母体之间气体循环的情形。一呼一吸间,要求平静,尤其要能闭气,时间愈长愈好。“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十章)专精守气,达到柔顺的地步,能像婴儿一样虚静无欲。道家对闭气所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那种非常状态实际上与缺氧有关,耳鸣、头晕、出汗以至窒息的闭气状态并非妙不可言。《道藏》中有许多书都谈了炼气的功夫,《胎息经》和东晋道士葛洪的《抱朴子》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到了唐代,炼气思想又有发展。以前认为吸入的气不仅有呼吸的作用,还能滋补身体。唐代又有了内气之说,内气必须藉观想才能循环与变化。同时,炼气在时间和地点上,又有种种规定和限制。李约瑟研究道家养生术时,看到炼气与瑜伽术士之间存在某些关联,并且认为那是一种难于明了的关系。佛家修行讲究呼吸宜有规律而缓慢,而道家故意使气在肺中久久停留。“印度瑜伽的资料是很难得到的,因为这些工夫都是师徒之间私相授受的,所以外人看来一派神秘,无法捉摸。瑜伽的观想和出神冥想的工夫似乎需要修炼催眠术,自我催眠,以及用意识控制自律神经系统的工夫。瑜伽术大致已经过确实的鉴定(即停顿呼吸和心跳等),其内容到底与道家的工夫有多少相似之处尚无定论。其实瑜伽的工夫只不过是一种出神状态,在很多痴呆症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到。唯一可观的,是训练有素的正常人,也能够随意进入出神状态。”(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
张先生并不否认气功的宗教传统,虽然他本人更注重从医学的角度看待气功。我在这里给出李约瑟的观点是想说明气功研究的多视角和气功问题的复杂性。事实上我的《游戏》正是这样的文章。我不仅认为刘贵珍说的不算,而且还认为连“气功”一词也在刘贵珍前出现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文中说“刘贵珍定义了气功,他说了算,其他的方法,你爱叫什么叫什么”。
这里涉及到“命名”这一个问题。
不错,在刘贵珍统一“气功” 名称前,“气功这个事物”“早已存在数千年”,但刘贵珍可以对大家说:来,我们给这样一些早己存在的东西命个名,这些东西叫气功;我还要请大家记住,我命这个名只是为了叫起来方便,没有其他意思;我还要告诉大家,我讲的气功是泛指这样一些东西的,请大家千万不要打混,别以为只有这中间的某几种功法才叫气功。就是说,笔者在这里是把气功看作一个“泛名”来陈述的,是一类功法的“通称”。张先生不同意,是否因为他认为“气功” 乃是一个“专名”,是只有这些功法中好的科学的那部分才配领受气功的芳名呢?
这根本构不成我们之间的原则分歧。但我们研究气功──如果我也有资格研究的话──的角度却不尽相同:我是从人文的社会的角度在研究气功这一“存在”的历史和现状,而张先生虽然早已研究了气功发展史,但他更注重气功的医学方面,意欲建立一门“与现代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或者一开始就把它当成一个“学科”在研究。如果张先生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他就不会认为对我这个算不得“稍微有些逻辑学基础的人”的那点“宏论”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说白了,我们说的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
二、应该正视气功的神秘主义源流
张先生致力于气功的学科建设,他是那样专注,以至于在气功是否科学一类问题上容不得他人半句非议:对于那些运用欺骗手段作表演的“人体科学”和意欲实证外气的病态科学,张先生毫不留情地斥之为伪气功,这使我们得以成为“同志” ;对于视气功为神秘文化将气功疗法看作“信仰疗法”如我者,张先生又认为太过偏颇而大加讨伐。张先生在气功问题上既反左倾又反右倾腹背树敌,斗争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执著终究为了“正本清源”“还气功本来面目”。但是主观愿望是一回事,客观事实是另一回事。张先生不该仅仅着眼于气功的心理学医学方面而忽视它的包括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或者反过来说,研究医学的张博士不应该对别人对气功的多视角研究说“不”!
事实上,在哲学视野里,气功历来被视为神秘主义品种,这种状况终究未因当代中国20年真伪气功之争而根本改变。气功与宗教的关系在这里应被视为共识,张先生亦承认气功在来源上有医、儒、道、佛、武之差异。宗教认为可以“通过祈祷忏悔、冥思静观、禅定止观、禁欲苦修、道德净化,以及各种修习、修持、修炼等方法,达到一种靠人的理解或感觉经验无法达到的最高认识”,与此相适应的包括天人合一学说(又称人天观)、老庄哲学和阴阳学说在内的哲学神秘主义与宗教神秘主义纠缠在一起并自觉为宗教神秘主义作出理论表述(参见王六二:《近现代神秘主义研究状况》,《宗教》2002年笫1期第3-4页)。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新的神秘主义体系更是西方古代的占星术、信仰疗法以及印度古老的轮回学说、瑜伽冥想、古鲁斯、中国气功、藏密功法等与神智学、深层心理学、超心理学、脑科学乃至现代物理学混杂糅合的产物。“东方神秘主义” 早已成为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气功和印度瑜伽的通称。
在史学视野里,任何抹煞气功复杂性(即我认为的“大杂烩”)的企图都会遭到史实的无情反驳。持不同观点的气功研究者曾经各取所需地为自己所定义的气功追本溯源,这些“成果”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只要把哲学、宗教、文化、医学、体育、养生诸角度的关于气功本源和流变的资料集中起来,我们就能获得一部颇为完整的气功史。
在社会学视野里,气功组织是一类复杂的群体,它的准宗教组织性质早已为研究者关注。中国当代气功运动是包括美国“新时代运动”和日本“新灵性运动”在内的世界“新宗教运动”在中国的反映。
复杂而且神秘,李约瑟正是如此看待中国气功的。我们今天对气功的研究究竟有多深入多透彻?我们追溯了它的本源,但我们得承认越往上溯越是玄而又玄。那种认为《黄帝内经》《千金要方》中所言“精” 、“气” 、“神” 之类是多么科学多么合理的观点是对古人智慧的不负责任的高估。那种把“呼吸精气”旁注为“吐呐” 把“独立守神” 曲解为“站桩入静” 的作法是在强奸古人!古人在哲学上科学上甚至语言上的贫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而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者竟然始终视现代实验科学的成果于不顾却执迷于从老祖宗的经验里找“文明”!
张洪林先生曾引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描述──“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汨汨然,意专思存,不得外援,斯须,则自达于涌泉” ──并认为“懂得心理学知识的人” 可以轻而易举的认同这段论述所扣合的现代心理学原理。我承认这一点,并且我更进一步认为,懂得哲学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文中透出的非理性或曰超理性的诉求。我们不要因为古人的这种描述可以获得心理学的解释,就认为这段文字本身就归属了心理学这样的科学范畴,这样的文字所表达的是一种神秘而超验的形上追求,它与科学相去甚远。
三、气功是科学吗?
气功是科学吗?这就涉及什么叫科学的问题。据说“科学” 有150余种不同定义──这个事实使我有胆量认为气功可以有几种定义,并以此同张洪林先生把持一个定义并视之为颠扑不破的观点进行商榷──已非我与张洪林先生可以讨论出结果,但学术界趋于近似的观点还是有的。如果我们视科学定义的多样性争论为畏途而尽量抽象,那么像“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趋于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说法庶几可以暂时借用于我们的话题。
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自然科学”,更广义的“科学”是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甚至两大部类之上的哲学的,这种广义的科学即我们所称的“知识”的一部分。而知识则是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对自然和人文社会的科学的、艺术的、巫术的、形上的解释。我认为气功不是科学是指它不是“自然科学”。其理由可以极其浅显而简洁地表述为:气功不是实验科学,也不是实证科学。气功中有的是一些经验,但尚难以“经验科学”命名。更何况“经验科学”本身也不被人视为自然科学。更大的话题可以扩展到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就是说,大家有理由怀疑中医是否科学。这个话题本人不拟发表意见以免被讥为鲁班门前弄大斧时珍面前卖草药。气功也好,中医也好,之所以倍受论争终究在于它们的复杂性。气功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我在《气功是成年人的游戏》中从四个方面描述它的特性之后仍不免挂一漏万意犹未尽。气功中所蕴含的催眠机理心理暗示机理可以获得现代心理学的解释,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催眠和暗示是科学原理指导下的科学技术。用一个不想用但未必不贴切的比喻是:法O功修炼者走火入魔是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的,这并不说明法O功是一种科学技术。气功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是正确和错误的混合体。气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进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但如果把如此复杂的气功简单地归入科学技术的范畴,那么,我只好认为它是伪科学理论下的伪技术。设若大家不把结论下得过激,我们可以选择如下角度看待气功:气功是一种民间养生术;气功是一种体操;气功是一种心理疗法;气功是一种信仰;气功是一种游戏。
张洪林先生的“真气功主义”在遭遇“游戏说”的挑战后,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上把“真气功” 树起来这一条路可走, 否则,他就会退守到“好气功主义”这步田地与我汇合。因为我在《气功是成年人的游戏》一文中即已表达“气功没有真伪之别只有好坏之分” 的观点。
从理论上树立气功的科学形象不容易。张洪林先生在与我“讨论之一” 中给出了四个气功定义,这四个定义如下:
第一:“如果用中医语言为气功下定义的话,可以说气功是通过调神来促使气机协调(所谓心平气和),以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锻炼方法。”
第二:“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概括气功,可以说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第三:“根据气功的锻炼方式,也可将其定义为: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入静)状态,通过良性的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某些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第四:“气功是中医调神理论、情志理论具体指导和应用的学科,是与现代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
请读者注意我给张氏定义划了线的文字,然后想想如何以外行的身份帮助张洪林先生改进他的权威定义。
首先,有三个定义说气功是一种“锻炼方法”,也就是一种“技术” 的意思,而张洪林先生孜孜以求的乃是把气功定义为一类“科学”。这就是说张先生自己的定义没有达成自认结论的预设。
其次,定义第四说它是一个“学科” ,仍然没有揭示气功作为一类科学的实质。
再次,张洪林先生认为定义第二是用“现代语言来概括气功”的,意即用了与其他几个定义比较有所不同的“语言” ,而读者明鉴,上述四个定义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
再后,张先生说“气功”是与多种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 时把“现代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等并列起来陈述了。我们如果把“现代心理学” 看作现代科学的主干学科,那么,“心理生理学” 就只能是下一个层次的分支学科,正如“心身医学”、“行为医学” 是“现代医学” 这个主干学科下的分支学科一样,这样的不同层次概念的并列对于一个没有“稍微” 的“逻辑学基础” 也不“懂得心理学知识” 的人来说本是可以谅解的,不过张洪林先生是“具备医学(包括中医学和西医学)、心理学、科研方法学(有这个学科吗──涂建华注)和哲学(正确的思想方法)等学科知识”的,也“经过十几二十几年时间的上述专业教育和实践”,已有“深入认识和中肯准确地评价气功学科” 的能力,却仍不免犯此逻辑错误,这就成了问题。这至少可以提醒张先生不要因为笔者等人没有他认为的那个学术层次就不能“宏论”气功,你智者千虑也难免一失,我等愚者千虑何尝不可一得!张先生文中这类问题还不少,我这里只是顺便提及一下,太过纠缠便显得文风不正了。毕竟张先生只是医学兼“气功学”专家。
可见,要想把气功的定义做好已非易事,要想论证气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论证气功是科学而非非科学更非伪科学更难。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从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审视的结果是:“气功是集养生术、巫术、道术、瑜伽术、催眠术和体操于一体的成年人的游戏。气功的流行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这种表述如果还不完全的话,尚可加上“作为心理医学的气功是一种心理疗法” 、“作为信仰的气功技术是一种信仰疗法” 等等。但不论怎样,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定义” ,它们只是对气功复杂性的表述。笔者的文章已经论述了这种复杂性,笔者无能为气功做出科学定义也无意给气功作科学的定义,所以,“气功(真气功)科学”的科学定义和举证还得请张洪林先生这些专家来做。否则,就更“越界”了。(下续)
[此贴子已经被卫子于2002-11-22 10:32: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