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17阅读
  • 0回复

中有成就秘笈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紫微大帝
 

发帖
236
开心币
16
好评度
219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3-01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闻教得度释义

元音老人 述????????

    

(免 费 赠 阅)

目  录

  第一部分、绪说1

    一、翻译缘起2

    二、卷头语98

     (一)中有的种类98

     (二)密法成就的种类100

     (三)本法是中、下根人、凡夫或

  大罪者最方便的解脱法109

     (四)本密法的殊胜功德117

     (五)度亡时期注意事项十四条125

  第二部分、正文170

    [初]前导172

     一、颇哇法176

     二、诵法须知178

    [次]正述181

     三、诵法实施181

     四、行法须知216

     五、行法实施222

      (一)第一阶段行法222

      (二)第二阶段行法229

      (三)第三阶段行法241

      (四)第四阶段行法301

    [后]、结归350

   附编:汉文咒音表355

--------------------------------

 

 

  第一部分  绪  说

  今天,有无上胜缘,和诸上善人共同研究佛法。诸位切莫看轻自己,因为一切众生均具如来智慧德相,只要我们发心、修法,知道世间一切相都是假的,都不可得,不去追求,回心向善,自度度他,就是大菩萨。我们平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呀,试看六合之内、宇宙之中的芸芸众生,得人身者能有多少啊?!胎、卵、湿、化四生不知道有多少,就象大地的土那么多,得人身者只如一指甲里的土,真是少得可怜;可那些昆虫、蚂蚁遍地都是,还有我们平常喂鱼的鱼虫,用网一兜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说“人身难得”真是不错!而既得人身又能听到佛法的人有多少呢?那就更少了。整个世界这么多人,没有多少人能听到佛法,即或能听到佛法,而能听到大乘了义的经文就更少了;听到大乘佛法而又能发心实修,证得本性的又更少了!大部分信佛者只是接触佛法的边缘,烧烧香,拜拜佛,求点福报,种点善根,只能作为将来修法成道的资粮。真正能了解佛法的真义,又能按之实修的,真是凤毛麟角了。今天我们讲的这部《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是密教中的密中密,是不轻传的秘密法宝,是不需要经过修行就能成就的大法。一般净土宗、禅宗、密宗,都要经过修禅观、打坐、入定才能把妄想歇下来,打开本来亲见佛性,而这部法,不需要这样修行,你只要懂得成佛了生死是怎么一回事,得到这个秘诀之后,到临终时就可以解脱了。所以这是密中密的无上大法。

  我们今天能有幸听到这个法,真是多生历劫所种善根得的福报。在未讲此法之前,我们先看看“翻译缘起”和“卷头语”。了解一下这个法的流传经过和修习本法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我们明白之后,就会知道它的珍贵之处。

  

  一、翻 译 缘 起

  (一)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者一百多岁,短寿者十几年,还有的生下来就死了。人的一生一世,虽有些长短不同,但都是一转眼就过去了。那么,人生从什么地方来?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知道。所以生死是个大事!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出生于世,指点我们的迷津。让我们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打破这个迷闷的疑团,打破这个哑谜。

  没有智慧的人,他也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到何处去。他既不管,也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他以为生到这个世上来,就是穿衣吃饭、娶妻生子的,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混过了一生。从前梁启超曾就这个问题问大家:“人生到这个世上来究竟是为什么?”是叫你来穿衣吃饭的吗?难道这个世上的饭太多衣太多,没人吃无人穿,叫你来吃来穿的吗?可见不是!是要你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吗?要是只为娶妻生子的话,那等于粪坑里的蛆一样,又有什么意义!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但愚者无知,也不知研究。就这么从梦中来,到梦中去。糊里糊涂转眼几十岁、乃至一百岁,人生一世就这样昏昏沉沉地混过去了。

  在我们人类,想研究人生宇宙真理,打破这生死迷团的人,确是少数。大部分人只知道升官发财、赚钞票、娶老婆,生活过得舒服一点,能享受,就满足了,从不知研究人生宇宙的真理和人生于世的价值所在!有智慧的人就不甘迷闷,要研究研究我们人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这个宇宙又是怎样形成的?他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就产生了哲学。古今中外很多杰出之士纷纷研究这个世界、人生的由来,但是他们费尽心机、竭尽脑力,得不到一个真实正确的答案。有的说唯心,有的说唯物;有的说一元,有的说二元。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得不到真实的结论。只有佛陀能指点迷津,能打破这个哑谜,能正确地告诉我们人生宇宙之由来。今天我们能听到这大乘了义的佛教秘密经典,真是无上的福报。这个福报不是世间的洪福可比的,所谓洪福,就是地位高一些,收入多一些,生活得舒服一些。但是你生活得再好,也离不了生、老、病、死。到时还是赤裸裸地去了。钞票再多,一分钱也带不走。只有研究佛法之后,明白了这个真理,明白了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而脱出这生死的圈套,这才是了义的大福报。

  很多聪明人在做学问上走不通,得不到答案时,就在宗教上来研究,看看是不是能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人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不同的宗教说法各别。基督教说:“是上帝创造的。”伊斯兰教说:“是真主创造的”。但是要真正再深究一下,上帝创造了我们大家,那么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就无法解答了。所以,只有佛法说的透彻,不是谁创造谁。佛法告诉我们:无始以来就有这个佛性(无始就是没有开头)。这个佛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能量,就是我们见闻觉知的性能。我们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根尘相对,就起知觉。所以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臭、舌尝味道、身体就是对外边环境的触觉、第六意识大脑就起知觉和分别。所以说意属知、身属觉、眼属见、耳属闻、鼻属嗅、舌属尝,这些就是见闻觉知的性能。这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本性人看不见,就以为没有。其实这个性能就象电,我们把电线接好,电灯泡装好,开关一开,灯就亮了。但这个电看不见,我们的大脑神经就象电线一样,靠这个性能来起作用。假如我们一口气不来,就是气断了,大脑神经还在,但它却不能起作用了。所以禅宗人在修法的时候就参:“念佛是谁?”,这个佛究竟是谁念的呢?是你念的,把什么东西称作你呢?把身体称作你还是把思想称作你?这个身体不是你,因为身体只是你住的房子。佛性一走,离开身体以后,你的身体就不会念了。那么,思想也不是你,因为思想是外界客观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外界的客观环境,就没这个思想了。身体不是,思想也不是,那么究竟是谁呢?把这个话头在心里思索,就起了疑情,就把你的妄念割断了。就在能所双亡的时候,回光自见,就看到这个无相的佛性。这个佛性虽然是无相,但是它有功能。还是有啊!所以我们研究来研究去还是佛法讲的是真理。为什么呢?因为它必须经过实证,才得真实受用。我们做功夫做到妄想断了,妄念绝了,即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时,它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但是了了分明,非同木石,这个“了了分明”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知觉性,就是我们无所不能的性能!也就是大家时刻想念明心见性的佛性呀!我们如果在这上面着眼,明悟了,体会了,再能在境上锻炼,顺境不喜,逆境不恼,对境无粘染、爱嗔、取舍之情,就叫“开悟”!因佛法有办法叫我们打开迷团,亲自见到这人生宇宙的本性,所以佛法是人生唯一正确的指南。

  佛教是无神论者,和其它宗教讲的不同。佛教不讲上帝或神来创造、支配我们,而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创造自己,所以叫“一切唯心造”。而其它宗教都有个至高无上的真神或真主来支配你。有不明白的人说:“佛教不是说人死了之后有十殿阎罗吗?由阎罗王来判决你,那不就是由阎罗王来支配、发落你了吗?”不是!那是误会了。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支配自己。造善业的有善报,到好的地方去。造恶业的,就要受恶报,到坏苦的地方去。并不是阎罗王来支配你。阎罗王就等于我们的公安局。比如我们没做犯法的事情,公安局能来干预我们吗?假如你做了犯罪的事情,公安局就对你不客气,要来抓你判刑了。所以一切都是自己支配自己,不是谁来支配你的。我们说造十善就生天,贪嗔痴具足造恶就下地狱。都是你自己造的。十法界就是一心。十法界是指四圣六凡(四圣:即佛、菩萨、辟支佛、罗汉;六凡:即天人、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牲)。这十法界都是我们一心创造的。佛教讲的“因果轮回”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律,要怕受果报,首先在因地上不要造业。凡夫是不怕造因,只怕受果。菩萨是只怕造因。他不造因,就不会受果。比如我们现在做了犯法的事情,就造了恶因,那就一定要吃官司,受审判坐监牢。我们没有干坏事,就不会受这个恶果了。凡夫不是这样,他只怕受果,不怕造因,为了达到他享受的目的,不择手段造恶业,所以社会上就有许多犯法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刑法》、《民法》等等的法律制裁手段。实际上人们就是因为执着这个色身为我,才要尽情享受,尤其现在这个世界,科学昌明,物质丰富,有很多的享受,而人的物欲高涨、欲壑难填,有了这样,还要那样,都是高消费。自己没有这个收入,就免不了要做犯法的事情。因此社会上犯法的事件层出不穷,皆由于此。由于我们错误地认这个色身为我,于是就产生了造业的因,生出了妄情,又因为这个虚妄的情见,就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可见佛教讲的“因果轮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与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因果律”一样,是真实可信颠扑不破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