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易学界来说,把老子的道说成了是易道是可以理解的,吕绍纲谁也好,身在庐山中,看似有道理而牵强附会,那是很容易的事情的。
邵康节坐在雪里以易推天下的前景,好象也是老子的“不窥牗,见天道”,这种推理恐怕最容易为学者所接受。但是两者之间相差几千里远。
如有一个导师,上课时引经据典,说明龙来源于男根,这其中看起来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但是,在道家看来,龙就是龙,不是男根,但是那些没有体证过道家的学者看来,龙是男根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的道是不是易道?易之道是不是老子的道?
道家武当丹道的看法很明确:一阴一阴谓之道”的“道”是后天之道。老子的道不只是后天之道,还是先天之道。庄子说“易以道阴阳”,故可以说易道是后天之道,不完全是老子的道。老子不光是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而是看到道生浑沦(一)。老子不只看到道的生成过程,连道未生成“一”的状态也很清楚。
我觉得,老子只留下五千言,在这以前的书籍经过孔子的修订和秦始皇、项羽的焚烧,已经很难找到多少经典了。在老子之后的书籍,在研究老子思想的来源问题上,都难以令人信服。
对于没有体证验过道家的人来说,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只怕也容易和坤卦连起来。但是庄子的思想如果和老子连起来是可以的,和坤卦并非不可以,只怕是非常牵强的。
同样的道理,对老子的思想,我不知道吕绍纲等学者用什么文献去论老子,如果用老子后的文献去论证,我认为未必敢信服——但是某些道家经典例外。对老子的思想,简单地和易道连在一起,太合于易学者的思想,却未必是历史的真相。
老子就是老子,他可以集大成,同时也独立一家,超越古人。
这和释迦王子一样,释迦是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中有婆罗门轮回思想,但是他超越了婆罗门的观点,远远地飞上了历史的天空,他也是古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
老子的“道”思想有易道,但不是易道,他是就道的化身,道的代言人。他的宇宙生成观是他在“恍兮惚兮”中体察到的,而不是从易中学来的。如果和和易和相似的地方,可能正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些真正体证过道家思想的人会知道他。简单地从《周易》中看老子,那是不一定可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易,老子应该一样会说出“道生一”的观点,正如释迦说色与空的观点一样。
然而,问题又绕原点,如果没有受易的影响,老子会不会说出“道生一”的观点?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释迦王子说出色与空,而不说阴阳,因为古印度没有阴阳的观点。释迦说出地火水风空的观点,因他曾经受过这样的教育。
没有易文化的影响,他会不会说出阴阳的观点呢?如果他看到,他一定会说出来。
问题是谁给他方法的?
易文化是怎么来的?源远流长。虽然说儒家的文化是在“察察”的状态下可以理解,但是,这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却和人的灵感——一种超常的思维分不开的。八卦所蕴含的智慧,并非普通的智慧。八卦及起卦程式的产生,一种可能是众人的智慧,经历多年的探索。另一个可能是主要由一个人创立的,如伏羲,那么,这个人必定有着超常的智慧。
我们假设,老子在远古时有一个老师(也许他是中华文化的祖宗之一)有极大的智慧,他也洞察了宇宙的生成过程,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观点,从而创立了易文化,不管他是伏羲也好,元始天尊或九天玄女也好。后来老子受他们的影响,也体察了宇宙的生成及其规律,那么,老子思想又怎么能和易文化分开呢?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便是受易文化,包括八卦及其起卦程式的影响产生了了自己的《老子》。
这样绕过来,我把我的观点翻过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7 15:39:3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