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60阅读
  • 23回复

说“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三
 
发帖
4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6-02
道的本意为路,《说文》云:“道所行道也”。其后逐渐引申出了各种意思。
儒家所说的道一般是指人道,儒家认为它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范畴,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标准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提出了道的另一种概念。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老子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时老子又认为道是不能用言语来说明的,在《老子》开篇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在老子看来道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它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是一种无物之物,无状之状。它没有意志并不是人格化的上帝。
关于道的另一种新说是由《周易》提出的。
《系辞传》有云:“行而上者之谓道,行而下者之谓器”。什么是行而上呢,它又说:“《易》之为书,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屈,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
即行而上是表现脱离于实体以外的东西,它是无形的,但却又是表现形的这也相似于老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他并不单纯指事物所遵循的规律。
到了宋代,张载以气言道,认为道是气运动变化的过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他说道是万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原因。

参考书籍《中国哲学发展史》
《老子》
《易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 12:06:09编辑过]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离线小三
发帖
4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6-03
请大家指教一二
什么才是道的原本含义?万物的本体?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万物运动发展的原动力?还是“道可道,非常道”?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离线雪涛

发帖
645
开心币
0
好评度
20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6-03
都是,都不是,
所以都是。
鼎鼎原无鼎,炉炉亦非炉。 身心两个字,举世尽糊涂。   欢迎大家有空时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u/1244243232
离线土行孙
发帖
592
开心币
0
好评度
209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6-03
是道的原本含义是不知道。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做田。
离线丑八怪
发帖
1006
开心币
0
好评度
449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6-03
道本无名,强曰为道。不好解释呀!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6-03
道难道----受小三先生启发也试说“道”
道,是难“道”的。说不清,道不明。要不是当初的守关人“为难”老子,老子也不“道”了。他明明白白于道,却不想道出来是有原因的,就是怕所道的道“非常道”吧?我在讲解“道”这个语词概念的时候,俨然明白什么是道:1路;2方法技艺;3思想学说;4原理规律;5道理道义;6办法;7动词说讲;8古代行政区划名;9姓------可是,作为哲学的形而上的概念和作为宗教的人格化的道,我就不甚了了了。
《系辞传》:“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这个形而上就是超过了形体之上的抽象原理。是对道的描述,但又没能详尽“道”的内涵。形而上的东西多了,比如“天赋观念”“绝对观念”“绝对命令”“绝对精神”(请网友们思考“绝对精神”和“道”何其类似,发文章上来,我们共同比较。)就不能名之为道。西方哲学最早把上帝、天使、灵魂等超过了形体之上的东西称作“物理学之后”,--一公元前一世纪安德罗尼克(对不起我不知道国别称谓)编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著作时,把其中专讲事物的本性、本质以及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的一些篇章放在物理学之后故名。西方文明比之中华文明是迟滞的,他们在十三世纪才把“后物理学”当作哲学概念,跟与之相对的有形体可感知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称其名,究其质。作为哲学意义的“道”发展到魏晋又嬗变为“玄学”了。
小三先生理解的“在老子看来道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它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是一种无物之物,无状之状。”是对的。道就是玄妙!道学(该词不是演变了的理学之称说。哈哈多余的解释,真应了“名可名非常名”了,呵呵)----道这门学问是“众妙之门”。她“渺冥幽远”“玄之又玄” 。什么是玄?道教认为主张“无”或主张“有”都是偏执,因此要“非有非无”“合于中道”,这就是“玄”。什么是又玄?“又玄”即“重玄”。用重玄思想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就能从心志上取消“有”和“无”的对立。在雪涛先生的回帖中,我看到了“重玄”的思想的光辉!
我呼唤我自己的思维稳定在“重玄”的境界里,我开始后悔以往做过的许多傻事(可能现在还不由自己的重复着做。呵呵 明知道“无为而无不为”却要免难说“道”就是。这是误解圣经 哈哈),与人辩论什么唯物呀唯心啦----唯物偏执于有,唯心偏执于无。这两大阵营又何尝不是一个圆满的太极球呢?
真的喜欢道教对“道”的解说,她把形而上的抽象具象化了。比如〈老子想尔注〉说“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我也喜欢道教把没有意志的道人格化。虽然道不是上帝,但道是老子的化身。这多好理解。我以为,在道教张道陵创教依始就把老子的两难处境给解决了:道,非常道却道了洋洋五千言。圣人述言五千,我等要多少倍于五千言才能读出五千言真意呢?圣人都难于道的道,今之俗人可怎么能道的清?所以,张道陵就解决了我等求道人的撼树的尴尬:做道士之事,行道以道为事。把道的总纲用德的个性体现出来,以柔弱为用,以自然无为为法。如此,好象说的清了呀。只能说好象----
道,可真难道啊。说不清,道不明。。所以,要悟。我在渐悟中期盼了悟,何时顿悟要看瑶琴造化了。网友多多提醒,教导啊 呵呵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小三
发帖
4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2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6-03
谢谢瑶琴女士的指点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离线卫子
发帖
1093
开心币
0
好评度
451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6-03
也说“道”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其含义广泛,各家有不同的解说。道论是道家的根本理论,故谈道,宜从道家的立场进行理解。

道家对道的经典认识是:道是宇宙的本根,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道在体性上无形无象;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道是生化万物之母。道的这种真实存在是可以通过修炼来体认的,而修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返璞归真,与道合一。

古人建立道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修炼。古人认为人心即道,人之所以失却道的本性是由于七情六欲的干扰,因此主张修道就是要去除这些干扰,效法道的各种体性。

修道体道的原则和方法有:一从无,二主敬静,三守一,四守中,五守虛,六守忘。前五点从文字上不难理解,第六点守忘,可以引用谭子《化书》里的一段话来诠释:“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虛。”
离线阿杂子
发帖
25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67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6-03
道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传达和理解的
什么是道?这个概念在现代已经被搞得太繁杂了,什么经营之道、治学之道、黑道白道、兵家之道、政治之道、大道小道、宗道旁道、正道邪道等等,令后学者无所适从,难以把握要领。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打破现有一切概念,让一切变得“空空如也”,然后咱们再从头开始,从无知识开始。

从头开始,头在哪里?当然还得从佛道儒易的初期开始。要以原著原版的东西为基础,参考其他的注疏禅释。在参考注疏禅释的时候,要始终保持自己头脑的“空空如也”,并且一切所知所识的东西都只能是暂时的认识,不要作定论,不要去下定义,要保持随时更新认识的状态,如此长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渐地从中“抽象”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对道的认识。

认识道,有一个特点,即对道的印证只能是自己,或者印证的东西只能自己明白,用语言和文字是无法交流所印证的东西的。真正修成、开功开悟后,相互交流是不用语言和文字的,而是用“心灵相通”的方式,你想什么,对方能知道,对方想什么,你也能知道。这种“通灵”的方式可以真实交流各自所印证的东西。所以,道不是不可以说出来,而是要用“通灵”的方式才能说出来,交流双方在“通灵”中才能真正互相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用语言和文字交流,往往会出现“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别人的意思”,这种理解往往根本不是别人的真实意思,而是把自己的理解误认为是别人的意思。这就会出现认识误差。很多人在学道中,常常犯这样的认识上的毛病,结果是自认为认识道了,其实所认识的道与道的真义相差甚远!

说出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诚心求道者,不要在概念上误识道义,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不值。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

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6-03
不是啊!卫子说的才是对我们两个的指点。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