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87阅读
  • 0回复

经学的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海散人
 
发帖
17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786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16
经学的开始

  经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很密切。经学虽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也起了一些好的作用。例如,宗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顽固敌人,许多民族的宗教信仰很深,汉民族的情况就不同些。汉民族的宗教棗道教和自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隋唐时期盛行,但无论如何总有儒家与他们对抗。唐太宗时,道教的地位最高,佛其次,儒排在最后。武则天时,佛的地位最高,道其次,儒仍旧排在最后。尽管儒的地位不及佛、道,做官的人很多都信佛、道,但唐代仍以明经取士,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儒者。以诗赋应试的进士,也很多以儒自命。宋学是由韩愈创始的,韩愈反佛很积极。宋学产生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就是儒与佛的对抗。儒经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它起了反对宗教的作用。宗教不能在汉民族中扎根,儒有贡献。这一估计可能高了,请大家批评。

  经学是什么?什么叫经?章学诚有“六经皆史”之说,这个说法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古代所谓的史,就是记事和记统治者重要的话,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六经中的《书经》是重要的政治文件选集。《春秋》是大事年表,其他四经棗《周易》、《诗经》《仪礼》、《乐》(《乐》已遗失),既不记言,也不记事,只有史料价值,讲究哲学、文学、制度、音乐这些独立性的专业,都得研究讲这四经。所以,说六经皆史,其实只有《春秋》、《尚书》是史,其他四经不能称为史。但是章学诚的话有他的道理。清儒讲汉学,也讲宋学,都把经看作神圣的书,章学诚却说经都是史,把经从申圣的地位上拉下来与史平列,这是有意义的。另外,章学诚反对“离事而言理”,就是反对宋学的空谈。章学诚偏重古文经,主张实际的考察和治史,所以有六经皆史的说法。

  什么叫经?恐怕谁也讲不通。班固的《白虎通》解释经为常,即常道,也就是正常不可改变的道理。《说文》释经为直线,六经讲的都是直言,故称为经,这是很牵强附会的。为什么叫经,是无法说清楚的。

  经有多少

  先说经的来源。

  周朝的技术官是世袭的。例如史官,掌管典册,世代相传。史官记言记事都有一定的书法。左传中有五十凡,即是史官纪事的条例(其他各官也都有其条例,世代传习,供贵族谘询和使用)。一些史官是忠于世袭条例的。例如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史官依书法写“崔杼弑其君”,崔杼杀史官、史官的三个弟弟继续坚持史官的书法,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连杀了两个,最小的一个,崔杼不敢再杀了,终于按照史官的书法写成了。

  春秋时鲁国文化最发达,官守也最完备,与周天子相同。孔子时,鲁国衰微,百官流散,《论语》说:“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鲁国君养不起这些乐官,他们就四散谋食,各奔前程。

  孔子是贵族出身,又作过鲁司寇(司法部长),有条件收集各种文献材料。他又是第一个创设私立学校的人。他的弟子前后共有三千人,通经者七十二人。孔子教学生的课本,就是从他收集的各种文献材料中整理出来的。从卜官那里的材料中整理出《易经》,从史官那里的材料中整理出《春秋》,《乐》、《诗》、《仪礼》等书,也都是从既有的材料中整理出来的。所以说孔子“述而不作”,从六经的形式上说、都是叙述各官保存的旧文。对此,今文经学有不同的看法,它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说孔子是作者之谓圣,我看还是“述而不作”的说法比较正确。

  六经就是孔子整理旧文写在竹简上教授学生的课本。但实际上是五经,诗与乐是合而为一的,诗是词,乐是谱,后来乐完全亡失了。

  西汉时有五经博士,博士就是国家任命的教授。东汉时,五经之外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到唐时,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让》,《春秋》分为《左传》、《公羊》、《穀梁》,加上《易》、《书》、《诗》成为九经。宋朝又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合成十三经。除十三经外,宋朝的程颢、程颐、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四书在宋朝地位很重要,考进士出题皆出自四书。

  诸经内容:

  《周易》。本是占卜书。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说明本卦的性质。例如乾卦,卦辞是“乾,元、亨、利贞”。每卦有六爻,每爻有爻辞。例如乾卦中的初丸,爻辞是“潜龙勿用”。卦辞爻辞是谁作的不清楚,有说周公,有说文王。卦、爻辞合起来即是《易经》的经文。此外还有彖辞、象辞(有大象小象,但分篇按上下分,称上象下象)、系辞(分上系下系)及文言(独乾坤二卦有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称为“十翼”,是为《易传》,是解释《易经》的。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孔子讲易时的笔记。

  卜官积累了丰富的人事经验,假借鬼神来表达意思。《易经》语意隐晦,文又极简,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解释,能够使人听来似乎有道理。例如《左传》襄公九年,穆姜(国君夫人)行为不规,得罪季孙氏,被关进东宫,穆姜将往东宫请卜官算卦,卜官看卦象说她很快会出来。穆姜说,不!看卦象我是出不去的,我必死在这里面。后来穆姜果然死在东宫了。穆姜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吉利的解释,似乎很灵验,卜官先作的判断,似乎是错了,其实任何一类,都可以作或吉或凶的判断,灵验与否,取决于卜官的经验和骗术。

  孔子对于《周易》很有研究,他经常读《易经》,以致系在竹简上的皮带断了三次。《论语》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对《易》的重视。

  《易》在六经中是最重要的,汉代以《易》为六经之首。《汉书艺文志》称《易》为“六艺之原”,封建时代学经首先学《易》。《易》是哲学,是一切道理的根本。汉人讲《易经》不外象数,目的在于卜筮,讲灾异。三国时王弼注《易经》,讲义理,推掉汉人的象数,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尚书》,这是最古的一部书。一说是孔子取自史官,删订成百篇。秦始皇焚书,此书被焚,后来山东伏生自壁中取出28篇。一说优生没有书,只是口传,朝廷派晁错去学,伏生年老牙缺,口音难懂,由女儿代传,故记录下来错误甚多。

  伏生传的《尚书》,用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旧宅,于壁中得蝌蚪文《尚书》,称古文《尚书》。尚书学士孔安国将今古文《尚书》两相校对,古文尚书多十六篇。孔安国并作了注。司马迁是孔安国的学生,《史记》中还保存一些孔安国的古文《尚书》的材料。《史记》讲古史也大都根据古文《尚书》。古文《尚书》于西晋时亡失。东晋梅颐(又作梅赜)造伪孔传古文《尚书》,直到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才完全揭穿梅颐的伪造。我们采用《尚书》的材料,必须注意它的真伪、这可参考清

  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一书。

  《诗经》。太史公说。孔子自三千篇诗中删成三百零五篇,去其十分之九。这一说法不可靠。春秋时,外交人员必须会说《诗》,所以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应用的诗不过三百多篇,从《左传》所引的诗看来,超出三百篇以外的诗极少。

  古文里诗共311篇,其中六篇逸诗“有目无文”(有目录,没有文字)。

  《诗》至汉分成三家:齐、鲁、韩。另有古文诗称《毛诗》。三家诗全亡失,今存的是《毛诗》。

  《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

  《仪礼》。周时,诗、礼最重要。孔子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人的行动都要根据礼。礼有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大夫之礼,士礼等等。庶人是没有礼的,统治阶级对庶人只用刑,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所传的礼是士礼,因为孔子和他的学生都属于士阶层,必须懂得士礼。孔子及其弟子对礼很有研究,以致当时的国君、大夫都要向他问礼。墨子骂儒者靠办丧事混饭吃,是有道理的。当时贵族人家有了丧事,儒者去替丧家主持丧礼,可以带一大批人去吃酒饭,还有前往观礼的儒者,他们不曾被邀请,但可以指点批秤,分些酒饭吃。

  礼和仪是有区别的。礼是规则,必须共同遵守。仪是态度姿势,各人修养不同。有一次子贡和曾子前往季孙氏家吊丧,看门的人不许他们进去,二人在马房中修容,摆好姿态再去,看门人看见曾子就吓得逃走了,这就是仪。

  《周礼》。周公制礼作乐,此礼即周礼。《周礼》是周公的旧典,《左传》中常提及。但它不一定是今日的《周礼》。今日的《周礼》,大约在战国时出现。战国时,懦家将商、周、春秋各时期的官制汇编在一起,加上儒家的政治理想,形成《周礼》一书。这些官制在很多甲骨文上都能见到,可见并不是儒家凭空捏造的。但说它是周公所作是不可信的。例如孟子、荀子都不讲《周礼》,孟子的井田与《周礼》上讲的沟洫制度不同。可见造作《周礼》者在孟、荀之后。

  《周礼》不是周公所作,它的作用却很大。后来的人想要解决土地问题,都从《周礼》找根据。王莽是这样,直到太平天国还是这样。封建社会的政治家、思想家,有的根据《周礼》去行动(如王莽),有的以《周礼》为理想(如张载)。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说《周礼》是刘歆所伪造,其实刘歆没有这么大的本领。王莽想要利用《周礼》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根据,刘歆便提倡《周礼》,并不是他所伪造。

  《礼记》。这是孔子以后的儒者研究礼,选取讲礼的文篇作参考材料。汉时有131篇。后来刘向增至214篇。戴德从中选了八十五篇教学生,即大戴记。他的侄子戴圣,选了四十九篇,比较简要,即小戴记。小戴记后来上升为经,大戴记地位反而较低。《礼记》有曲礼篇,都是记日常行动的规则,某中有些很有些道理,例如“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并坐不横肱”等,在春秋时,诸侯经常互相攻袭,有人在城上指点大叫,可能引起城中人的惊扰;两人并坐,一人横肱,另一人活动就受妨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也要注意,记这些小事的礼,叫做曲(小)礼。

  《春秋》。

  周代除了周天子有史官纪事外,诸侯也都有国史。鲁国的史书就叫作《春秋》。春秋是按四季编年的意思,孔子根据旧有的鲁国史编为《春秋》。《春秋》的文字很简单,用字根据孔子的观点,有褒有贬。孔子修《春秋》一直到他死前二年止。被写在春秋上的都是鲁国有权势的人物,所以“定、哀之间多微词”。还有些事不敢明写,就用“大义微言”口授弟子。由于各个弟子领会不同,所以说法也就不同,《左氏春秋》把春秋的事实写出,《公羊》和《穀梁》根据师传的“大义微言”写下来,不讲事实。因此,《春伙》就分成了三传。《公羊》传讲大一统,复九世之仇,最能适合汉武帝的需要,故西汉时《公羊》最盛行。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各立门户,韩非子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即于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公孙氏、乐正氏。八派之中,孟、荀是明显对立的两派。孟子学问出自《诗书》,荀子学问出自《礼》、《乐》。孟子的后学与阴阳五行家合流。孟子的思想本来有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例如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以与阴阳五行家合流是很自然的。荀子说子思、孟于是五行学说的创

  始者,有根据。荀子与名法合流。礼,就是规矩,再推广就是刑。荀子讲礼,他的学生必讲名法,如韩非即是。孟子讲仁义,荀子讲刑名,这两派对立是很清楚的。但是,儒家不论那一派,都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只是各派政见不同,这反映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故派系斗争一直存在。

  战国时,封建领主制崩溃,地主阶极兴起,失去土地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如何治理天下,对当前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荀、盎二派意见很不同。一个主张法后王,一个主强法先王。孟子说要行仁政,行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就是将地划分开,每人有百亩之地,大大有禄田。孟子认为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就不能行仁政。暴君污吏必去其经界,而行仁政必使经界正,分田制禄;天下可坐而定也。孟子的政治思想即如此,井田制是孟子想出来的,他以西周的授田制作为根据,所以说要法先王。荀子正相反,要法后王,即当代的王(战国时期的王)。荀子赞成秦国的作法,承认地主占领既有的土地,实行以刑名为主的新法。孟子要农尺不失土地,他的理想是行不通的,他反对土地的自由兼并,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占有情况,但如何去作,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滕文公问他怎么办,他说不出来。

  孟子学派与阴阳五行结合后,势力大起来。秦始皇时的博士儒生,大都是孟派,荀派李斯在朝廷作大官,有权力,孟派喜欢是古非今,否认现状,自然引起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的厌恶,经果被秦始皇坑杀四百多人,孟派的重要人物大都死光了。但孟派潜在势力仍很大。汉初荀派失势,孟派与阴阳五行结合,很受统治者欢迎。汉文帝时,孟子曾立博士(不久又取消)。传授五经的儒生,一般出于荀子之门,学风比较朴素,不讲阴阳五行去迎合朝廷的好尚,始终与孟子学派对立。

  西汉阴阳五行大盛,孟派与阴阳五行合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在汉代地位崇高,汉人把他看成是汉朝的孔子。孔子以周公的继承人自居,所以自称常常梦见周公。据说董仲舒也常常梦见孔子,他的学门是孔子在梦中亲授给他的。这当然是胡说之学,但也可见他的学问的正统性为汉儒所公认,连积极提倡古丈的刘歆,也承认董仲舒是群儒之首的地位。董仲舒是今文家,一生专治《春秋》,把春秋阴阳五行化了,其他各经也跟着阴阳五行化。他在政治上主张用限田的办法来解决西汉的土地问题和奴隶问题,但是都解决不了。后来王莽主张将土地收归国有,改成王田,重新分配给百姓。王莽是以《周礼》作为改革的根据的,于是古文经就被提倡起来。

  战国至秦的荀、孟之争,也可以说是原始儒学中保守(法先王)适时(法后王)两个学派的斗争。从西汉后期开始就变成今古文之争、这一斗争直到唐朝才告一结束。
轻松愉快的融入自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