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
问答~静功总说~治遗精特效法
水帝子周武 梁彝珠 刘碧城 編注
接澳门出版社《陈攖宁仙学文选》庄子心斋法2
三、庄子心斋法(《庄子·人间世》)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於耳,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子的字。颜回问:“心斋”两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而是用心听,这还是麤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功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早已停止了,神{编者注:此处“神”字作“心”字解}和气二者合为一,心{编者注:此处“心”字作“神”字解}不起作用了{编者注:可于慈怒悦悲恐之处体会“心”,“心”为本源;可于念头起处体会“神”,“神”为“心”之子}。气的本体是虚的,它要等待一种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这个东西和太虚之气才能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
以上是孔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功夫的做法。这种功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这个功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地加以说明: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首做功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乾净,功夫很难做得好。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於“毋”,也可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功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耳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決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然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既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无听之以耳”,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麤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编者注:若能下身不漏精(详见后文眞武仙法),只要按口诀“闭目照鼻,心炁合一”做下去,无需巧妙,只需时间,必能使人见到眼前的道炁(道光、道珠),此即是见道,即是成佛。纯阳吕祖(吕洞宾)曰:“闭目寻眞眞自归,玄珠一颗出辉辉;终日玩,莫抛离,免使阎王遣使追。”“闭目照鼻”是用眼光照鼻子,目的是为了让目光在眼前含光内守。
若有佛教徒依此法见道,请反思从前依照佛经佛教修炼有何收获?只不过耽误了时间,让自己活得怪異罢了。此种成就纯粹是技术问题,与你的看破、放下、执着等思想觉悟毫不相干。}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无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来听?心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功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编者注:此处“神”字作“心”字解}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微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许多时间,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阶段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互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灭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於“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它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听止於耳,心止於符。”初下手做功夫注重“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如长久地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於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於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於听。此时功夫渐渐地入於混沌境界,身中的神{编者注:此处“神”字作“心”字解}气合一,心{编者注:此处“心”字作“神”字解}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於符”(符即与气符合之义)。这种神{编者注:此处“神”字作“心”字解}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同的。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地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来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功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成虚了。全部功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功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做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编者注:此处“神”字作“心”字解}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於符)已足够了。
{编者注:若能下身不漏精(详见后文眞武仙法),只要按口诀“闭目照心,心炁合一”做下去,无需巧妙,只需时间,必能使人心胸中道炁充盈,上冲两眼之间,下达脐后黄庭,并与身外的道炁沟通相合,此即是得道即是与道合眞。张紫阳眞人曰:“天人一炁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鍊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相即眞空。”功夫至此,已经天人合一了,与“大道”即“上帝”合为一体了,不用迷信死后去极乐世界、涅槃等天堂了。“闭目照心”是用眼光照心胸中,可於慈怒悦悲恐之处体会心胸中,此为人之本源所在。}
今将以上所列三种法门作一个总结:苏东坡是先数息,后不数,他所谓“随息出入”就是随其自然,不要再去数它;朱晦庵是先做观息,后不观,他所谓“不宰之功”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再去观它;庄子是先听息,后不听,他所谓“听止於耳”就是任其自然,不要再去听它。三人下手的功夫,虽然不同,后来都归到同一条路上,学者可以参考用之。
青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七八;中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五六。但病有轻重之别,此指病重者而言,病轻者差不多可以痊愈。出疗养院后,回到工作岗位时,每日早晚仍宜抽空做两次,勿使间断,才能继续维持已得之效果,逐渐完成未了之余功。
治遗精特效法
遗精这件事有生理关系和病理关系之不同。青年人半月一次,中年人一月一次者,是生理上常有的现象,不能说他是病;若一星期有数次之多,或性交无力、滑流不禁者,才算是病态,急需要治好,否则身体永无健康之望。
因为神经衰弱,性器无控制之力,所以常患遗精,因为洩漏太多,神经缺滋养之源,遂致更加衰弱,此两者互为因果。遗精病若不治好,神经衰弱病恐难收全功,所以又附录此一法,使动功和静功相辅而行,立法始称完善。
静功疗神经衰弱,虽大有效果,但於防止遗精,尚无显著的成绩;气功有时虽能愈遗精,有时亦不起作用,假使做得不好,遗精反而加甚;惟有此处所说的运动法,人人会做,个个有效。
此法要在床上做,床要一头高、一头低,高低相差六七寸,下面是硬板,上面铺厚褥。若是钢丝床、棕榻床,皆嫌太软不合用。静功也需要这样的床,前面第廿六问答“身体的姿式”一项中已经提到。
这个动功,是专门锻炼腰肾和精窍部分,每天要做两次。一次在晚间就寝,拟用睡功,尚未卧下时;一次在早晨睡足,将要起身,尚未下床时。先坐在床上,面向床低处,背向床高处,两腿向前平伸勿屈,脚尖朝天,自腰以上,身体挺直,两手掌搭於两膝盖骨,是为预备姿式,然后分为三个动作:
一、两手握拳,将两拳缩回,紧贴於左右肋下,肘尖尽量伸向后方;
二、再将两拳放开,掌心朝天,由两耳旁向上眞托,似举重物,两臂伸直勿屈,使两手背覆盖头顶,两眼仰观两手背;
三、再低头弯腰,同时将两臂向上直伸的姿式改为向下向前直伸,使手指尖碰到脚趾尖;再回复到身体正坐、两手搭膝的原状。
是为一遍运动完毕,第二遍仍如前法。初做以十遍为度,可以多练习几天,等到做熟了以后,即逐日增加一遍,做到两个月后,可以每次做六十遍,连最初的十遍计算,就是七十遍。如果身体衰弱,气力不够,做七十遍觉得疲劳,也可以减少遍数,或五六十遍,或三四十遍无妨,但至少每次要做三十遍,不能再少。若问动作的快慢如何?最好是宜慢不宜快,一分钟只许做五遍,六分钟做完三十遍。
做这个动功,有一件事须要注意:当低头弯腰手指与脚趾接触时,两腿要伸直,不可弯曲。普通未曾练习之人,此时若将两腿伸直,每苦於手指和脚趾距离数寸之远,很难碰到一处,但也无妨,只要每日照样做去,总有一日能够碰到。
正当低头弯腰、手指尖攀脚趾尖时,两腿如果十分伸直,丝毫不屈,后腰部和两腿弯必定发酸,肾囊后和肛门前必定拉紧,会阴部必定和床褥互相摩擦,这些就是治遗精病特效的作用,要稍为忍耐一点,不可畏难中止,但也要依次渐进,不可蛮干。每次无论多少遍,做完之后,需要休息,在床上静坐三十分钟,勿急於下床。
此法不但能治夜梦遗精,纵然比遗精更严重的如白昼滑精,或性交早洩,也能够治愈。若已结婚的男子,不住医院而在家中,正当练功的期间,务必分床独宿,禁止房事三个月(能多几个月更好)。否则,今日尚未将关窍收紧,明日又去把它打开,那是永远练不好的。
另有呼吸升降作用、意识导引作用,都是身体内部的事,若能同时和外部的运动并做,效力更大更快,在短期间就可以紧闭遗洩之门,但因做法复杂,纸上写不清楚,而初学又不容易做得合法,不合法就要出毛病,今为避免困难起见,所以此处不谈。普通患遗精病者,仅做外部简单的运动已够用了,如果每天不断地做去,两三个月之后,必有良好的成绩表现出来,足以使练功者增加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