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智能气功学》之第三章《混元气理论简介》第一节、第二节(一校)
第三章 混元气理论简介
第一节 什么是混元气
本文讲的混元气理论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与古人的论述不尽相同,这可能是时代的缘故吧。
(个人觉得庞老师只是从现代物理学的物质论角度去看气功而已,不是从古代虚构的精气神去看待,但是他也没有否定古代的看法,因为那只是角度的问题,不值得辩论)
第二节 混元气的层次
二、混元气层次的形成
1、阴阳层次的混元气是在一气化生阴阳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两个层次的物质虽然都是无形的物质,但两者之间有质的差别。如果我们把一气用圆圈来表示,阴阳则可用阴阳鱼来表示。当一气已开始衍化,而阴阳二气的特性尚未形成的那一刹那,既不同于一气层次的特性,也不同于阴或阳,这一物态我们则用圆圈中央加一点来表示,这圆圈中的一点是生化成阴阳的肇基,因而它含有阴阳两者的特性,这是最根本的混元气。它可以在一气化生阴阳过程中呈现,也可以在阴阳化合成一气时呈现,由于一气与阴阳两者无时不在进行生化、化合,所以这一层次的混元气,也就充斥于整个宇宙中。
2、有形物质的混元气是在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相当于过去道家所说的“三”。阴阳二气这一层次,阴阳之间只有性质的差别。当阴阳二气继续按各自的规律进行运动,就进一步进行分化,阴中又分出阴阳,阳之中也分出了阴阳,于是形成了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阳中之阳四种形态。于是,阴阳二气在原来只有性质区分的基础上,产生了量的差别,这正是从无形向有形转化的开始。阳中之阳集中了阳动的特性与规律,此即有形之物的“质之始”;阴中之阴集中了阴之静敛特性而使阴气更加凝聚,此即有形之物的“形之始”;阴中之阳与阳中之阴于阴阳之性兼而有之,两者结合成为阳中之阳与阴中之阴的连结枢纽,此即有形之物的“气之始”。这时候虽然与原来的阴阳二气已经不同,但有形之物尚未呈现出来,因而“形之始”、“气之始”、“质之始”三者仍是混在一起的一种无形气态。这一气态包含着形气质的根本特质,它就是有形之物的混元气,这一混元气将进一步衍化为有形之物。当具体的有形之物生成后,该混元气集聚于该物质中以体现其整体特性,同时也弥散在该物质周围与外在客观世界连为一体。
(不知道先生是否能够看出点东西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