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想回贴,但感觉一时无从说起,从你的文字里看对智能功熟悉,还有可能练过,但是有些理解的又不太对路。
先说说仰视:我对许多人都有一种仰视的感觉,象博学的人,道德水平高的人,刻苦修炼的人,谦虚谨慎的人等等;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因为我的水平比还远远不够,不仰视不行啊!难道先生在读道德经金刚经是没有这种感觉吗?一个道理,是我们水平不够而已。
再说说混元归一,以前雪涛斑竹也谈起过智能功功法,说练混元气应该有五种体式,智能功只有两种即站庄和动功,不完整;和您说的有所不同;雪涛斑竹知识渊博,有他的道理。但是不是动作少就附和混元气理论呢?简单想一下,太极拳动作很多,也有很多功,还有刀剑等器械,不是只有一个体式或一种动作;八卦掌不少动作,也是有器械;所以考虑问题不能机械的去考虑,以此作为评判的依据。
您所说得道家功我不太懂,动作不多,但是意识的运用可能照样复杂。清静自然法门很好,坐下什么都不想就行了,但是我们都做不到啊。作为一个大众功法大家要是接受不了就很有问题,您说是吗?所以一种功法有它的编排思路,不是动作简单了就高级,就符合混元理论,不一定。至于气功城建成八卦模式,我认为在采光,场地安排,日常方便等等考虑,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难道非要搞成阴阳未判,一气混元的模式吗?那样在建筑上怎么实现并符合建筑学的规律呢,您考虑过吗?
说到智能气功动作多,糊涂虫已经说了许多,我再补充一点。智能气功分为三个层次,捧气贯顶法是第一部功,形神装配和循经导引法是第二步功,五元庄配合脏真归元法是第三部功;三心并站庄是过渡功法,蹲墙为了松腰。所以说他们是在不同阶段个有不同的侧重点,许多功法都是这样安排的,您说是吗?
至于您说的几部功的规划没有按期实现,我想应该可以理解,任何事情发展都有外部和内部的矛盾在干扰,也会对困难认识不足,计划推迟是正常现象,只能说当初考虑过以乐观了。
至于您说的拿人做实验,哪一种功法不是试验呢?有没有绝对安全绝对有把握的得道的方法?现在还没有。都是在实践中前进发展,都在找更好的途径。智能气功经过实践验证,证明他是安全,快速有效的,这不都说明了么?
您说的那块木板,我还没理解,请您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