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57阅读
  • 4回复

位卑未敢忘忧国(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海散人
 
发帖
17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786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18
位卑未敢忘忧国(转载

79年春节前,母亲千里迢迢地从老家赶去父亲的驻地探亲,一路上,她乘坐的列车和一趟又一趟“闷罐子”车擦身而过。偶尔有几扇铁门敞开的车皮,一瞥中,母亲只看见绿乎乎,黑压压一片。直到列车停靠在一个小站加水的时候,母亲才看清楚了对面铁轨上同样等待加水的火车里卖的葫芦——坐满了穿着厚厚的棉袄,军大衣的20岁左右的战士,还有几个干部样的人物,每个人都是安静从容而又木然的。不谙时势的母亲被眼前的场景吓坏了,生怕父亲也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她和父亲还结婚不到两年。事隔多年,每每看到有关那场战争的资料,母亲总是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感慨地说:“幸亏当时兰州军区没有动,不然……可能连你都没有了。”


母亲的担忧是正常的,79年的那场战争中方投入了十个军,分别是:东线: 41军、 42军、43军、50军(欠149师)、 54军 、55军;西线: 11军、 13军、 14军 、50军、 149师,约24万的兵力,总共牵扯到三个军区:昆明,广州,武汉。在后方,为了防止苏联的有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东北、华北、西北“三北”我边防部队均进入战备状态。在2月17日到3月19日,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中方仅牺牲的官兵就高达26000人。引用美国的杰.唐纳得.格特少校的话就是:这对于美国军队来说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战争爆发的时候,父亲正在军校进修。

……

87年,战争到了尾声。大院里有五个去老山的名额,主动请缨的人很多,院里的领导左挑右选,找了五个在宣传、组织方面很拔尖的叔叔敲锣打鼓地送上了南去的列车。记得走的那天,我挤在人群里,只看见五个胸戴红花,一脸壮烈的英武的军人围在人群中间,旁边是院长、政委……后来听父亲说,尽管他们只是作为宣传干事上的前线,但是每一个人私下里都留了遗嘱。半年后,他们面孔黑了,身体瘦了,胸前的红花换成了军功章,脸上的壮志变成了一种自豪。同样的三等功,战时的每一个奖励都要蕴涵着更深的涵义。叔叔们从战场上带下不少纪念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枚从老山上摘下的橄榄。咖啡色的外表,尾部有点烧焦的痕迹,它至今仍珍藏在家里缎面的小盒子里。那个时候我曾拿着她,一边琢磨,一边问父亲,要是把它种下去,还可以长出树吗?父亲笑笑,都已经被战火打坏了,怎么还能活呢?木尤如此,人何以堪!提到84年的“两山轮战”,人们更喜欢称赞的是打得最有魅力的者阴山之战,盛赞“廖锡龙不愧将才”,然而谁又知道者阴山战线的顺利进行,却是以老山血流成河的牺牲为代价的。战争的惨烈并不是以几个形容词就可以描述得尽的,你只需知道在“4.28”之战开始的头几个小时里,我们牺牲的战士就以千计。你只需看见麻栗坡公墓里层层叠叠林立的墓碑,就可以想象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如今又是树丛遍生的老山,在每一丛蒿草背后,都有着当年战士们蜗居的猫耳洞,就连去往公墓的台阶上,仍然有点点血斑。

……

2002年,我一边详细浏览大量战时留下的珍贵照片,一边和远在美国的邓哥谈那场战争。我惊异地发现,尽管战争已经过去20多年,尽管邓哥91年就出国了,尽管他不知道徐洪刚,李素丽,徐虎,可他却可以准确地告诉我战争是在2月17号爆发的,龙岩烈士牺牲的时候只有19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正如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孩子没有几个知道赖宁一样。有些东西可以尘封,然而有些历史和英雄是应该永远铭记的。20年后,官方的态度却让从战场下来的人多少有点心寒。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8年12月14日刊载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1978-1998),其中所列1979年的大事,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有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对大小金门的炮击;有中美建交;有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有李先念“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有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有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批准宝钢建设……,有这有那,唯独没有那场带著“血染风采”的战争,一个字也没有!我不能相信在总书记心中,这场打得惊天动地的战争不值得一谈,连“讨论批准宝钢建设”都不如。我不能相信在军委主席的眼里那成千上万条年轻的生命只是随风而去的山茶花一片。当在政治课上教员说,我们现在每年的军费只有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多,总数连日本的一半都不到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被从头到尾浇了盆凉水的感觉。遗忘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只是想用遗忘来掩盖尴尬,那么更是长眠在云南,广西,甚至至今尸骨也没有回到祖国的烈士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woaiyajiaji 发贴时间:2002-09-17 12:53:39

回复[1]:79年对越之战对我影响之大超过历次卫国战争,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多讲, 光就其惨烈程度就直逼朝鲜战争,尽管韩战我军伤亡将近60万人,对越只伤亡2万 6千,但60万人多半伤亡于美军优良装备之手,我军对美步兵作战素质向来蔑视, 对其战法也呈批判态度,事实上,志愿军当年赢得韩战胜利,一半靠志愿军优良 的战斗素质、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一半靠志愿军高对手一筹的战法,美军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战术,更不要说从战法上超过志愿军。但对越作战,使得我军首次面对一个与自己曾经如此相似,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不论是军事作风还是战斗 素养,不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人文思想。有人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无法理解的,两个东方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血腥的。中越在79年的战争中让双方 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越正规军付出 3万9千的伤亡,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伤亡多少,还是未知之数,双方合计伤 亡绝对在10万以上,从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伤亡10万,日均5000人。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烈士先进个人就有30余,上面提到的龙岩烈士,牺牲时年仅19岁,入伍还不到一年。二月二十一日,龙岩所在地部队奉命向南征的方向开进时,途中与敌遭遇。战斗中,龙岩在与班排失去联系,阵地上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毫无畏惧,主动出击,孤胆深入敌人阵地前沿河后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机动灵活,奋战四个小时,先后打死敌人二十多名,为连队及时调整部署,赢得了时间,他后来在搜索残敌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战后,龙岩被追认为中国*员,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据我所知,被誉为董存瑞一样,舍身炸碉堡的烈士就有梁英瑞、李成文、陶少文三人。还有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李水波……如果这个名单一直列下去,这篇文章足可以出一本“英雄谱”出来。据说,当时中国方面决定发动战争的几条理由:

1, 检验解放军在十年文革后的战斗力;

2,迫使越军精锐从柬埔寨后撤以减缓当地战场的压力;

3,消灭越方在中越边境的军事力量。

以上三点,在我们付出   

死亡:    26000  

负伤:    37000  

被俘:    260   

战车被毁:  282   

其他车辆被毁:490   

各型火炮损失:670   

步机枪损失: 3100  

---woaiyajiaji

回复[2]:后只有第一点算是达到了目的,解放军被证明战斗素质低下,指挥及后勤系统紊乱。举我看到的一个例子:“在打通四号公路的强攻中, 部队付出了许多无谓的代价,特别是搭乘坦克的步兵部队,一路上更是横遭惨祸, 一些部队为了让搭乘步兵不被甩下坦克,竟用背包带将士兵固定在坦克上,结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武汉军区内部记录片上曾有这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仍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帮在坦克上。我国在战后的检讨仅我个人所知就长达十条:

1.越南方面的抵抗强度超过预期,而中共方面由於缺乏战车、步兵、炮兵间的协同作战经验,所以在战争开始前几天伤亡惨重。

2.前线通讯能力不良,炮兵因发生误击友军事件而无法充分发挥支援效果。

3.五九式与六二式战车不利於在山岳丛林地带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战车武器攻击,六二式战车装甲太薄,防御力不足。

4.步兵缺乏装甲车或步兵战斗车输送,全靠步行作战,机动力太差。

5.医疗设备不足,造成死亡比例偏高。

6.工兵设备与技术都不足,尤其缺乏现代化渡河工具,影响攻击速度。

7.空军支援不够。

8.前线一些指战员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仍然使用老式战术导致重大伤亡。

9.补给情况不理想,补给车辆不足,常靠人力进行运补。

10.部队缺乏山地与丛林战的训练。

引用国防大学研讨班对此仗的评价,本此穿插之北集团的军事行动,简直是错误百出,指挥素质低下,如果不是看在老许的面子上,许世友将军按文中评论已经可以够上军事法庭了。


而剩下二点却都未能达成预想的战略目标,越军主力仍保持在柬埔寨主战场,在中越边境越南也很快恢复了其进攻能力,所以才会有后来81年法卡山84和85年的老山、和者阴山之战。
---woaiyajiaji

回复[3]:自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展开大规模拔点战斗起,84年至89年,七大军区轮番派部队参战,兰州军区47军,沈阳军区16军23军,北京军区27军,38军(侦察部队),南京军区12军,1军,广州军区42军,41军,济南军区67军,26军,20军,成都军区13军均分别参战。有关那段时间的战事,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战斗中先后涌现了“李海欣高地”,孤单英雄陈洪远,史光柱,英勇无畏九战士等光荣集体和个人,老山对越轮战,对我军建设影响深远,众多新星从中涌现,大批部队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越南长期被我牵制,无法修养生息,30年的战争经历,并不是值得夸耀的历史,越南的国力日见空虚,更重要的是浪费了10年的大好时机,错过了起飞的大好机遇,同时越南也拖住了苏联的后腿,每年的大量援助和阿富汗极大的削弱了苏联,这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不否认这段文字的真实性,但是又有谁知道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前线早已普遍弥漫着厌战的情绪。甚至那首家喻户晓的《血染的风采》,在字里行间也隐隐传递着反战的精神。“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上有我们付出的爱!”听到这首歌的,没有一位不动容的,尤其是当董文华推着特级战斗英模徐良的轮椅出现在春节晚会的现场时,全国各地,真应了主席那句诗:泪飞顿做倾盆雨。


1989年9月26日,最后2600名侵柬越军列队开过了柬越边境的得胜门;与此同时,鉴于形势的变化,中国野战军向英雄老山吻别北上;1992年12月,中越关系终于正常化。

……

站在2002年的春天,反观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历时仅短短十五天而中国方面的损失却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据说只有淮海战役的惨烈程度可与之相比拟。大军所至,玉石俱焚;“征夫戍卒,俱成白骨。鸟无声兮”。部队凯旋了,可是谁来安慰那些寂寞的英灵?战功赫赫的将领拔擢了,可是谁能明白“一将功成万古枯”的辛酸。79到89,整整十年,没有一个死亡的准确数字,然而,久久注视着网页上那张麻栗坡烈士陵园的照片,墓碑无言林立,那种对人心灵的震撼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因为躺在那里的大都是一些和我同龄的人。他们的生命永远停止在了那个如花的年龄上。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履行了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为这个国家付出了爱,付出了生命,可是他们的奉献却得到了多少承认?我一直认为在天安门广场应该再立一座“自卫反击战英雄纪念碑”。即便没有,也应该有一座大规模的纪念馆,而不是蓄意的忽视。


关上电脑,却不关上那一张张黑白的印证着历史的照片。我陡然发现,和平时期的军旅生涯与其说是一种人生体验,不如说是我们的幸福。远离了炮火的硝烟和战争的压力,处在这所军队最高学府的学生大部分成了不折不扣的“太子兵”:不练武、不学习、还没有毕业就想着转业,不是想着怎么报国,而是怎么从国家身上揩油。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我们是否可以担当起“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重任?面对就长眠在1000公里外的青山下的烈士们,我没有底气说:“是!”


忘了是哪个诗人的诗句了: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如果可以,我愿意,在一个春天,手持洁白的山茶,沿着南疆绵延的红土,向英烈们献上我永恒的崇敬!



后记:感谢每一个不辞辛苦看完我这续续叨叨近5000字文字的同胞,以我的年龄和阅历,根本没法对那场战争作出任何贡献,然而,正如我题目所说:位卑未敢忘国忧。在危机四伏的今天,我希望借此文给每一个还沉浸在风花雪月的小感情里的人提个醒:不要忘了你们是军人,你们的最终责任是保家卫国,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有感而发,草草而做。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woaiyajiaji

回复[4]:英雄!其实这场战争是我们改革发放的转折点,长眠于他乡的烈士也可能没有想到中越之战是西方列强开始正视中国的开端,由此我西方开始与我们开展正常的关系,也从此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三言两语可能说不清楚!但中越之战无论是从维护国家主权还是从打开国家的新局面的来说,都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
---seamaid77

回复[5]:楼上的这位兄台说得不错,但是这个世界始终给我一个感觉——人们似乎已经忘了那个时代的事那个时代的人了,
---woaiyajiaji
轻松愉快的融入自然
离线月射寒江
发帖
21
开心币
0
好评度
16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9-18
就是这句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离线菩提
发帖
4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9-18
来点稍振奋人心的
据越南的战报,越南精锐第3 师、345 师、346 师,大约2 万7 千人被我军歼灭。
在1979年3 月5 日,在中国刚刚宣布撤军的当天,越南政府发布总动员令,要求
全国18岁到45岁的男性、18岁到35岁的女性,一律必须参加民兵游击队和自卫民
兵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越南当局在战争打了17天后,要求全国所有适合当兵
人的都要当兵,说明越南的正规部队已经基本顶不住了。从各方面的公开资料来
看,中国军队当时面对的强敌是越南游击队。但大多数伤亡是在战争初期,由于
中国军队奉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越南百姓过于友好。在帮越南人干活
等时候,就被人从背后“突突”掉了( 典型的游击战) 。后来,各基层部队十分
冒火,实行了“不是中国人就干掉”的政策后,伤亡率就低了很多。

还有在我军野战医院被端掉以后,当时中央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越南人不遵守战
争道德的野蛮行为。当时,立即命令某野战军特种兵部队集体观看野战医院的实
地拍摄的录象。这下炸了营了,我特种部队为了报仇,埋伏在前线,专搞越南特
工,手段之残酷,令人吃惊。中国特工袭击越南指挥部时,经常用匕首摸掉哨兵,
然后向里面投集束手榴弹,然后进去对还没咽气的补枪,如果越南人发现了,就放好
地雷一类的东西再开溜。其中曾经用这种办法端掉1 个营部。有些中国特工则专
找越南特工人员下手,有一个我方特工在一次潜伏中一口气干掉3 个越南特工后,
回来极不满意”本来要抓个俘虏的,没想到一捏就死了“。越南特工在对战中伤
亡惨重,不得不停止在中国这一边搞的”特种活动“。而我方,直到战争结束,
特工活动才停止。
尽管如此还是费了好大劲,最后总算稍占上风,击毙越军特工队长(此人在越南也是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最后才将越南特工赶出国境。
离线东离
发帖
61
开心币
0
好评度
134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9-18
这是一段不该被尘封的记忆,不应被忘却的历史
什么时候我们不必用人海战术而是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去赢得胜利?
离线紫阳
发帖
60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9-18
我跟一个
中国的脊梁
主题: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 >
一、50年前的战火
> >
>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对于中朝一方来说,相对于1950年
> >底鸭绿江边的岁月,己方已经小占便宜。在严酷的事实下,连首先挑起战争的 金日成同志也已经放弃了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此时 社会主义阵营所要面对的是:我们能不能在美帝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固守 住这个共产主义在东亚的桥头堡?

> >尽管我们的宣传是乐观的,以至于让我们在几十年后也认为我们当时只要愿 意,就可以替朝鲜人民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可是历史是会告诉人们真相的: 当时的情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 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 的历史负责。”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只是恐吓,可是当时的事实是在九月 和十月里,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北朝鲜人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 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 Ridge)”――由于朝方的扬胜讳败,现在已经 很难找到中朝一方对这两战的叫法,只好以美方的称谓来叙述了。尽管联合国 军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范弗里特预计以两百人为代 价,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美第七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二 师、九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部队共七万 余人的庞大兵力。

>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 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 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

> >《毛选》里说到,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比较有把握的比例是三到四比一。五 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到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 必说了,这场战役似乎已经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战斗打响。

>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 高地。这两个高地背后的洼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 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 >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 山包上。由于我方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 援,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

> >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敌人爬上前沿阵地,任由战士 们各自为战。

> >这一天里,敌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上甘岭主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 >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10月18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 次全部失守。该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 >19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反击。

> >597.9高地9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掏空成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 在电影《上甘岭》里。

> >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 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隔出四五十公尺吧。 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是拖条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 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 了。龙世昌就用胸脯抵住往里压,压进去就炸了。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乱飞,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16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 亡殆尽了。还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长万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 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没喊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 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 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 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 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 授“二级英雄”,大为不满,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 号――我军至今仅有彭德怀或黄继光获得过这种级别的荣誉。

> >十五军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说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 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也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优秀 儿女,才能这样的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 >20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21个步兵连伤 亡均逾半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七千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个人。美国随军记者 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10月24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 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120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还有二十五个 兵。

> >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10月30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133门重炮。美七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 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10月14日 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的狂轰。5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晨,南朝鲜二师三十一团和阿比西尼亚营反攻,发动了四十余次攻 击。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战斗力。11月1 日,美七师,南朝鲜九师再度反扑,打倒2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全部表面阵地。 四十五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10个连也全部打光。11月15日南朝鲜九师和美187空降团分五路进攻,四十 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三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后送:我巩固 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 >先后屯过三四百人的一号坑道,只走出了八个人,下阵地的时候,又在炮火下牺牲了2个,到军部,又被 饼干和牛肉罐头撑死一个。随手抓把土,数出三十二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截一米不到
的树干上,嵌进了一 百多个弹头和弹片。

> >上甘岭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是毫无例外的都有夸大对方损失,少报己方损失的毛病。

> >我方战报:歼敌两万五千余人,十五军伤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九人,其中阵亡五千二百一十三人。

> >美方战报:损失九千余人,共产党死伤一万九千余人。

>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
> >
> >二、谁的胜利?
> >
>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 >1952年9、10 月间,北朝鲜部队相继丢失两个重兵把守的要隘――9月5日,联合国军攻占北朝鲜部队据 守的“喋血山岭”;10月13日,联合国军攻占“伤心岭”。10月14日,联合国军挟连胜之威,进攻上甘 岭,打倒11月中旬,苦战之后,美国人承认失败。

> >我们对朝鲜的历史,负得起责。北朝鲜人对自己的历史,却未必负得起责。板门店的谈判桌上只有北朝鲜和联合国的旗帜,北朝鲜人认为南韩人不配作为谈判对手,至于中国人, 如果过分突出他们的功绩,那么“主体思想”的伟大之处如何体现?他们认为这是金日成思想,即“主 体思想”的伟大胜利,所以撤去了中国国旗。上甘岭注定要和“伤心岭”、“喋血山岭”一块被北朝 鲜的历史书所遗忘。但是历史终将恢复其本来面目,我只能希望我们自己永远都不要遗忘先人们在另一 片国土上为国家争来的荣誉。

>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可以叫做英雄。

>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是役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们的火炮 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40多 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拿 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 >此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这一战奠定 了朝鲜的南疆北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86年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 出了上甘岭。这就是历史的崇山峻岭,让人们一眼就看见了她:“呵,这就是上甘岭!”

>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基本上打光,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 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 >1961年3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挑选一支,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 >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 >国家赢得了地位,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 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将军们赢得了荣誉,几十年后秦基伟将军踌躇满志地登上国防部 长的位置,不能说和上甘岭没有一点关系。

> >历史已经记不完那一万多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朝鲜半岛的五圣山揉和在 了一起。

>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 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 手雷,因为这个东西我们造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29去轰炸一辆自行 车,而我们手里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 贝文.亚历山
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 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祖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 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 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 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 >舞台艺术往往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比如说美国大片《珍珠港》吧,历史事实是日军损失飞机九 架,飞行员二十一人,其中没有一架战斗机,但大家不妨借一部来仔细数数看看雷夫他们搞掉了多少 架“零”式战斗机!可是看看我们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可以说没有一部中的英雄事迹是编导们 胡编乱造的,如果要说不足,那只能是他们表现的还不够,不能在屏幕上完整的再现每秒钟六发重炮炮 弹爆炸的震撼。
> >3.8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30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 一两个残破的连对抗一两个齐装满员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 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条人命都不一定送得上去……
> >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美 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 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他们不准 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 可以做得
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 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 >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我希望 她永远都不要醒来。”
> >上甘岭,不仅是一两个伟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几十个将军的胜利。当一个辉煌了两千年的民族破落后重 新找回自信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可怕的。伟人与将军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合理的利用了这股力量。


> >上甘岭的鲜血会不会被遗忘?五十年了,灵与肉都化为了清风明月,值此五十年祭将临,谨以此文悼念 先烈于地下,希望大家能和我一道,摒除一会儿生命中的物欲,回忆一下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

我们最可爱的人



龙的天空原创社区 http://www.dragonsky.net/forum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