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知識難
?
老子以道德高尚、心胸寬大,深受時人敬重與推崇。有位士成綺學者,聽聞老子盛名,千里迢迢尋訪。好不容易來到老子故里,老子家居陋巷,環境盡是破舊的景象,學者四顧張望,心裏很不歡喜。一見老子,開口便說,久聞老子德高、學識淵博,遂不遠千里慕名而來,但今所見令人失望,就如來到老鼠洞裏,亦如身處牛馬豬舍中,遍地狼藉、雜亂,真不知老子有何可以讓他請教之處?
老子似乎渾然無反應,學者轉身就走。回程路上,心想著,老子雖聞名於世,但我不覺得他有什麼,當我用很激烈的話諷刺他,他也無任何反應,依理來說,我應該是贏了,應該歡喜才是,卻為何我的心覺得很奇怪很空虛,這是什麼道理?深思再三,學者隔天又去見老子,問說,自己昨日對他大聲辱罵,為何他無反應,也不生氣呢?老子回答:「世間名分與我無關,早就將之棄如敝屣,若我真是有道之人,不論你叫我聖人、非聖人,或是牛、馬,都沒有關係。」
學者一聽,很受震撼,本是坐在老子對面,趕快起身走到側旁,再也不敢正視老子,低下頭來說,很慚愧自己是求道之人,竟然還在名相上打轉,但請問不知如何才能調伏自己的心呢?老子就說:「如若想要學道,降伏脾氣,唯有回歸自然的本性。但你昨天的聲色,就像要找人打架,非常驕傲,好似一隻在邊地亂撞的野馬,忽然間踩到陷阱被人抓走,失去自然本性。」
「這則短文就在說明,已得道的聖賢,心境超越,無所執著與分別;而一個自以為是的學者,總是執著己見來看外在對象,很容易會瞧不起人,這樣的人與失去本性在邊地亂撞的野馬有何不同?」
唯有將心靜下來,不要像一隻亂撞的野馬,心能收攝回來,回復大自然的本性,才能見道。「善知識普遍在天地眾生間,若能以清淨、自然的本性,來面對天下人事物,則世間任何聲音,無不是在對我們說法。就如心若靜,不論是雞啼、狗吠,都是在警惕我們,光陰易逝,要常念無常,精進莫放逸。所以說,縮小自己,去除成見,尊重人人,就會時時得到良好的教育,如此要會遇善知識,何難之有!」
回贴
哈哈哈哈!好文章!受益匪浅!
不管这个故事怎样编出来的,道理是讲得好!还有个光着身子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的古人,也着实叫人佩服的紧。自性本清静,一拿起个架子,就像在演戏了,尤其是端起教育家的姿态,真是好玩哪~~!
在幼儿园里,不要笑话小朋友的幼稚,要看到天真;
在小学里,不要笑话小学生的笨拙,要看到基础课的重要性;
在中学里,不要笑话中学生的无能,要看到不学这些就不能上大学;
在大学里,不要笑话大学生得意气,要看到这些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博士里,不要笑话博士们吃闲饭,要看到他们是社会进步的未来~~~~~
所以,要看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修行的各个角度,法门的无可厚非。
哈哈!乱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