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27阅读
  • 3回复

转贴:朱熹格物致知论(算做是走近朱熹的续集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6-21
朱熹格物致知论
文章作者:任守愈

《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样讲在《大学》这部集中围绕着这些问题论述了儒家以修身齐家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哲学中,格物致知是何其的重要。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讨论之。

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其文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这个解释,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穷理以致吾心固有之知。他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认为人本来有知,天下之舞都有一个理,这样说来人“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因为他没有穷尽理。那么“格物”和“致知”是什么哪?我们来分析一下。

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朱子语类》十四)可见“格物”在朱熹《大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释经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补传五章)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而至极也。”(《大学或问》卷一)
“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极。”(《大学或问》卷二)

在朱熹看来,格物包括三个要点,即“即物”、“穷理”、“至极”。在朱熹的认识当中,理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和根据。所以穷理,就是要探求、穷索一切本源,于是三者的关系就是格物的核心在穷理,穷理离不了居奇的事物,穷理就要穷至其极。这里涉及了格物的方法问题,后面我们再说。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个“格”字训为“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朱门后学车若水加了两个字,“量”和“度”(见《宋元学案》六十六《南湖学案》之《玉峰脚气集》)。我理解这个“量”和“度”,是使认识达到“适中合宜”,穷极其理,也要“适中合宜”,否则就过犹不及,因为如果真要“极至”,就会使“穷理”意无着落,格至无穷无尽,求索不得,以至居无所定,没有什么标准而言,落到无限求索的空无之中了。

什么叫“致知”?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知识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店知识穷得物理尽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此其文义知识如此,才认得定,便请以此用功,但能格物则知自至,不是别一事也。”(《答黄土子耕五》,《文集》五十一)这样朱熹的致知就定位在“通过考究物理,使认识的知识得到扩充而所得的结果”上了,于是补格物致知传中又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样人心莫不有知即是致知之识,既有能觉之知,更有知识之知。朱熹认为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由于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达到通明,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方能达到。他说:“这个道理,本是天所以与我者,不为圣贤而有余,不为愚不肖而不足。但其间节目,须当讲学以明之。”(《语类》卷十四)天所赋予人的理是完整无缺的,无论是贤、愚、不肖,他们固有的理都没有变,但是由于人禀受的“气”各有不同,有“昏明清浊之异”,所以理也有通明蔽塞的不同。于是朱熹强调,无论资质如何,要明天赋之理,都要下困学、勉行的工夫。(参见《语类》卷八)

从上可知,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赵顺孙篆疏的《大学篆疏》中载:“《文集》曰:格物独可以一事言,知至则指吾心所可知处,不容更有未尽矣。《语录》曰:物格是要得外面无不尽,知至是里面亦清澈无不尽。”这样“格物”和“致知”只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格物”和“致知”不是两回事。知晓了格物致知的关系,我们怎样来格物而达到致知哪?先要弄清格物的“物”,这个格物的对象问题。

朱熹格物中的“物”,是指一切事物,凡天地之间,无论是客观的物质实体,还是某些思维念虑在内。朱熹说:“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着急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出饮食言语,无不是事。”(《语类》十五)他还说:“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语类》十八)从而要求人通过对外在对象的考究中把握义理,以达到引起内心的波动热达到致知。这样朱熹认为天下的事物莫不有理,无论是大小、轻重、贵贱等等,万事万物皆有理,所以格物是长理论上讲对这些事物的理也要格,当然在实践中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那桐油另当别论了。事物的多样性引起格物方法的多样性来,但是归结到一处,就是要求把一切内格物之功合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道德境界上去。但是把朱熹格物学说仅仅归结到道德境界修养方法上是不完全的,他也是对知识学习的根本求知方法。我们下来探讨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几个有机的常规方法。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模式就是“博学—积累—贯通—推类”,下来我们看看这个模式。

博学。“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语类》卷八)博学是无所不学,但又要有先后次序,不可杂而无序。博学的目的就是要穷理,他还提出必须先博而后约,博而不能反于约,就不能穷理,就会流于杂。
“务反求者,以博观为外弛;务博观者,以内省为狭隘,堕于一偏,此皆学者之大病也。”(《语类》卷九)
“学之杂者似博,其约者似陋。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于杂,而不厌于陋也。”(《答汪太初》,《文集》卷四十六)
“穷理格物,如读经看史,应接事物,理会个是处,皆是格物。”(《语类》卷十五)这里说的很明白,就是博学是为了穷理,这种广泛的学习知识就是为其做准备的。他在此中,还提出了这样一条,就是一方面肯定人心有先知,另一方面强调观物、读书不能有私心,旧见的束缚。他指出:“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语类》卷十一)己意、私见在作怪,难免先入主见,是不可能真正知道彼事的。朱熹有两句诗很有名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之一,《文集》卷二)有朱熹的话来解释就是:“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著,且放到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著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同上);“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同上)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对“积累”来说也很重要。

积累。程颐讲了这样一句话:“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遗书》十八)朱熹很注重这句话,他认为,积累可以达到贯通,贯通须由逐渐积累,关于贯通我下一段再说。朱熹十分强调积累之功,他说:“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然所致之知固有深浅,岂遽以为与尧舜同者,一旦忽然而见之也哉!此殆释氏一闻千悟,一超直入之虚谈,非圣门明善诚身之实务也。”(《文集》七十二)这样格物须是一个又一到十,到百的过程,如果不能切实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则会一事无成,超越积累而想达到格物是不可能的,虚妄的。在这里积累首先是要切己之实。这里他批判了用禅宗的顿悟方式来达到格物。朱熹的观点是从即物的见闻之知入手,这个“知”要从小的入手,从自己入手。这样今日格,明日格,久之就贯通了。

贯通。在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朱熹首先用“理一分殊”的观点批判了程颐的格一物而万物通的观点。“问:一理则万物通,其说如何?曰:伊川尝云,虽颜子亦未到此。天下岂有一理而万物通便解万理皆通?也须积累将去。如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遂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语类》卷十八)“这道理不只是就一件事上理会见得便了,学时无所不学,理会时却是逐件上理会去。”(《语类》卷百十七)照朱熹的说法,每个事物皆有它自己的理,这个理是十分具体的,但是这些具体的理又受到一普遍原理所支配,普遍原理存在于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之中,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都是普遍之理的个别表现。这样不可能由只格一物而认识到普遍原理的。他强调由个别具体之理贯通而达到普遍原理,达到认识的飞跃,但我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这个“理”,并不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规律,也不是宗教认识中的“神”,是朱熹特指的“天理”。这种贯通诚如《大学章句》中所讲的“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推类。实际上前面三个已经达到朱熹所谓的“致知”了,认识到这一阶段似乎可以终结了。但是天地万物千千种种,总不会达到全部都“格”过去了,这样旧有了轻重缓急问题。对于那些没有“格”过的,朱熹说:“物有多少,亦如何穷得尽?但到那贯通处则才抬来见便晓得,是为尽也。”(《语类》六十)这样那些没有经过穷格的事物才会转化为人的现成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推类。如何推类,朱熹认为用这八个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一类事物积累而得到一个普遍原理,再用这个普遍原理去推知其他事物之理。他肯定了人在认识事物上的能动性,有认识到一事物与它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有联系,这是很难得的。但是朱熹得人为这种推理而得的知识,只是大体上如此而已,对此也不能全信,他还有疑虑。

这里我简单地说说这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博学为积累做了准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这个普遍原理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经过这样一个步骤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朱熹提倡的先知后行在这里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致知论,并将他更加完备程颐的格物穷理是多方面的以及其途径和方法是多样性的观点,被朱熹充分发挥,特别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的观点。当然也有对程颐格物致知论的某些方面的舍弃,这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个问题上,朱熹从不同的角度上展开了比较广泛的论述,在中国思想认识史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我们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很成问题的,对于朱熹这样的哲学家,我们不能因为将他定位在唯心主义阵营中,就一棍子打死,对其一分为二的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Last edit by 任守愈]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不卑 经验值: 815 发布时间: 6-5 21:40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任兄好!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模式就是“博学—积累—贯通—推类”,下来我们看看这个模式。

解的不错。

对于朱熹这样的哲学家,我们不能因为将他定位在唯心主义阵营中,就一棍子打死,对其一分为二的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完全正确。
-----------------------------------------------------

-----------------------------------------------------
礼云:不卑不亢,落落大方__取其不卑
易曰:其上知险,其下知阻__取其知阻
子曰:君子德风,小人德草__取其德草
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娶其淑女




saddamm 经验值: 7690 发布时间: 6-7 08:56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我一直很奇怪,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被中国人尊奉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来各门科学?

现在有一个自己比较朦胧的想法:朱子这里的“知”和这里的“理”,都与我们现在一般的理解不同,知不是“知识”,理不是“规律”,不然的话,以国人数百年的努力,格物所得的知识,则物理(即物求理)、化学等早该非常发达。

朱子所谓的知,近乎于“良知”,而他所谓的理,则近乎“哲理”或“天理”。他即物格物,不是想一步步回答问题,而是企图从对具体的事物的思索上,直接导向哲学。这种大跨越的方法,无法切实深入回答一个具体的“为什么”,产生扎实的科学。
-----------------------------------------------------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7 09:14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我们现在的一般理解是不同的,无论将朱熹划到什么类别,但从这个格物致知上说朱熹可以算得上一位哲学家了。我自己认为哲学和科学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并不矛盾。至于科学在现代中国没有产生,我有个回帖,复制于此处,请大家指正:

现代科学不产生在中国,若将此归结到儒家头上,我认为是不公正的。诚然儒家的传统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我也不否定,确实有,也很重要。但是说是主要的,我看就有问题存在了。我们在研究科技史的时候,是否也注意了,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我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我有这样一个认识就是,古代科学产生在中国,而现代科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在生产生活上我们固有的重农政策、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我们在1000多年前,还是遥遥领先的,这是因为我们的重农占了主导地位,于是有铁制农具的产生,后来现代科技在我们国家,没有产生,因为现代科技是从改造和创新机器生产工具开始,但是我们当时还是,以田地为主的。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qiuqi2 经验值: 195 发布时间: 6-7 14:20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对于《大学》,我的基本看法是:
1,大学即太学,与太有关的,肯定是帝王之事、之物。古人云:“太学,天子自学之地。”所以研究太学,《大学》,应该以此为逻辑起点。
2,郑玄注:《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这是对于大学的最真实、朴素的解释。其他各家,皆属穿凿之言,颇不足信。
3,《大学》的成书,我认为是汉代学者的编排。所以看前面的经一章,确有深奥的思想。但后面的传,便是学问粗疏的汉代学者的杜撰了。文字鄙陋,望文生义,一叶渡江,胡说八道。
4,汉代学者本来就是歪批,朱熹的注解更是歪中加歪,伪中更有伪焉。所以清代的毛其龄看了他的注解就要撒小便,发泄晦气,我有同感。
5,朱熹的《大学》,看成是一种新思想,可;看成是对《大学》的准确注解,则差谬至极。
6,朱熹解释格物,说“格物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思想。结合整章看,可以说他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经验论哲学,并开始步入理性思想的轨道。这种理性思想假如得到发展的话,是会促进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遗憾的是,我们后来又回到了古老的经验主义的轨道上来了。
-----------------------------------------------------
好色如好学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7 16:32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大学》中有格物致知说,但是怎样格物致知?给后人留下了充分发挥的机会,朱熹的格物致知可算是一家之言。
仁兄的六点看法,其中提到“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这里就有个怎样博学可以为政的问题存在,我们不能说朱熹把《大学》注释准确了,但诚如你之言是一种新思想,我看朱熹的这个理论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编排来看朱熹是依照上古书籍的惯例来编排的,他突出了原有意义的对古籍的整理没,借此阐述了自己的思想。我认为他的编排是有道理的。至于毛奇龄的说法,我才疏学浅没有见过,
余下的看法和仁兄的一般无二。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qiuqi2 经验值: 195 发布时间: 6-8 08:46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博学何以为政?因为在孔子看来,最高级的学习就是政治的实践,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也就是说,学习发展到高级阶段就是入仕当官,当官当好了就是一种学习。荀子《哀公篇》说:闻为学,未闻为政也,这就是儒家的结论,不能离开学习去抽象地谈论政治。
从逻辑范畴而言,儒家重行,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又可以分为修己、教人、从政三个方面,可谓孔子的三大革命实践。修己、教人的学习说到底是为政治这种学习服务的。西方学者把大学翻译为the great learning,great在哪里呀?就是因为它包含了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在其中。
-----------------------------------------------------
好色如好学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8 11:33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孔子的学习,诚然有你说的政治实践在内,但是也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文化,在内孔子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就是在学习文化知识,另外就是道德实践,颜回说孔子的那段语录就很明显的说到这个上面来了。当然你说的是重点,也是他的政治归宿,但是孔子追求的是人的道德实践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

话说回到博学上,子夏的这句话,有前后之分,从思维上来看,是强调博学的,这一点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qiuqi2 经验值: 195 发布时间: 6-8 17:40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欣赏孔子,研究孔子,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大陆人对孔子的认知越来越少了,偏见随之也越来越多了。我对孔子大致有以下几点想法:
1,孔子不仅有功于中国文化,而且他是中华民族全部美德的化身。谦虚、自信、顽强、含蓄、宽大、正直.....所有在他那个年代能够产生的美德,他几乎集于一身了。
2,他不仅实践了美德,而且创制了关于美德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点就是要求人全面地理解人生,把握人生。在他看来人生大致包括了三个方面:功利人生,道义人生,艺术人生。最后由艺术人生把我们带到了快乐的境界,君子坦荡荡,只有小人才老是感到悲苦。
3,不能说孔子是唯心主义,也不能说他是封建主义的代言人。在他那个年代,通俗的哲学表现形式是神话,而孔子基本上是不信神话的。他生活在周天子实施分封的政治背景下,他当然想象不到后来的郡县制及由此引发的中央集权的情形,谈何维护封建制度?关于分封制,我认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联邦自治的形式,虽然也不民主,但比秦汉以后的社会民主多了。所以才会有百家争鸣,诸子蜂议的局面。
4,孔子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他的学习思想。他所理解的“学”涵义甚广,当然包括读书、博学,进而包括了朋友之间的研讨,师生之间的讲习;不仅包括理论的修养,还包括了自我和社会的实践。个人要把学习当作安身立命的基础,“学而不已,阖棺乃止”;社会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他其实是想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的。从社会学的立场,孔子是不应当受到任何指责的。
5,当然他的理论有自身的不足,这不足一经后人发展便成了致命的缺陷。从哲学认识论来看,这个缺陷便是孔子的经验主义和实践主义,比起西方的理性主义,他的认识论确实肤浅了一点。后人如荀子辈又把哲学的肤浅发展了,到了绝对的地步,所以后来中国人的哲学思维越来越差,偶尔发生一点理性的萌芽,很快就被夫子那不长进的门徒们给抹杀了。惜哉!
6,孔子的精神境界任兄所言甚是,但不仅仅是道德的,还有很多很多具体的、别的东西。至于“颜回说孔子的那段语录”,任兄看到了博学,对;我看到的则是孔子在表述上的无序,这是由他思维方法的不足造成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了,还说跟着他学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矣”。无怪乎现代人多多地误
会他啦。
感任兄求真知的热情,说了这些艰深晦涩的语言,请学友们批评!
-----------------------------------------------------
好色如好学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8 22:37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qiuqi2 兄很真诚,我也很感动啊!
你的概括真是全面,虽然没有说到“仁”和“礼”的字眼,但是这个“仁”和“礼”已在其中矣!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marj8181 经验值: 120 发布时间: 6-9 02:11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我不知道任守愈和任继愈是否有关系。有一点你们相同:胆大包天地妄谈你们根本不懂的东西。
任继愈不懂佛学,却用唯物主义批判佛学,结果只能是驴头不对马嘴。
任守愈先生和任继愈不一样,是在肯定朱子的学说。但和任继愈一样地在谈你根本不懂的东西。
任继愈是没救了。但我希望任守愈还有救。
确实很少有人真懂朱子。我认为王守仁在龙场大悟之后,才知朱子错在那里。
没有象王阳明龙场大悟那样的经历和境界,还是不谈朱子说为好。
我有过类似于龙场大悟那样的经历。知道你确实难以明白自己错在那里。讲堂教授大体如此。
象这样谈下去,最多是皮毛而已。
其实象任继愈这样的学者是很真诚的,正因为如此,也才让人觉得批他不是,不批他也不是。让人没办法。
我也不怀疑任守愈的善意与真诚,正是这种东西,让我在这里多说了几句同样是善意与真诚的话。
如果想谈朱子和王阳明一样的学说,还是有了龙场大悟那样的境界后再谈也不迟。
同样,任继愈有了禅定的功夫,也才有谈佛学的最起码的资格。
在我看来司马南与何作庥和李洪志一样,对真正的修行完全不懂,而把世界搅乱了。
任守愈先生和他们不一样,但是,现在你还没有能力捅破那层纸。这样至少是隔着一层。谈不到点子上。
如果,我的话不好听,只把我当成痴人,别和我一般见识。
一个不把任继愈这样的学者放在眼里的人。不会有真学问。
但请不要怀疑我的真诚。


marj8181兄的帖子有几点我同意:1,任继愈不懂佛学,却用唯物主义批判佛学,结果只能是驴头不对马嘴。2,司马南与何作庥和李洪志一样,对真正的修行完全不懂,而把世界搅乱了。3,隐隐约约透漏出来的禅学的思维与意境。王守仁有时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我爱王守仁,但是不爱这个。
朱熹的学问那么难懂吗?否。任守愈君的见解抽象了一点,表达理解的体系也许有待完善,但不能说是不懂,没资格。marj8181兄喜欢王守仁,但没必要学他那狂者学风;王派后学的空疏就更加学不得了。
王阳明的学说简洁、通透、实用,但说到学问,还是朱熹更胜一筹,至少对格物的解释是这样。王阳明说格物是正心,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有一点道理,但绝对不符合《大学》的逻辑。如果说他顿悟以后借鉴佛教给儒学带来了新意的话,其实他理解的新意在朱熹那里本来就有,只是朱熹的表述晦涩了一点而已。朱熹说:“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一旦豁然贯通
说的不就是顿悟吗?后边所说的体、用其实也是佛教的概念。
打个比喻吧:朱熹有一把刀,一把剑,只是他的刀术和剑术都不够一流;王守仁不学刀,只学剑,剑术胜过了朱老师;但是说到底剑术也只是小道而已,不足用于世界大战的。
-----------------------------------------------------
好色如好学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9 11:35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marj8181先生讲的这些我很爱听,我到这个论坛就是来听这些话的。所以我很感谢先生的话。
首先我说我和任继愈老先生没有什么关系,任先生的佛学我一窍不通,没有法子说什么。但我是很佩服老先生的。
我没有王阳明的龙场大悟,所以我队宋明道学中的这个问题,不会阐述的很深。我写帖子的原因是想介绍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和步骤,说出来让大家讨论,看有什么借鉴意义而已。对与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把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论说明白了,至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要大家来讨论。
仁兄可以细细说来。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任守愈 经验值: 180 发布时间: 6-9 11:46 本地修改 用SSREADER修改 用SSREADER回复 回复
qiuqi2兄,其实朱熹讲的这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不是顿悟,我在帖子中没有说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他涉及的面太广了,我认为是朱熹格物达到“知之至”而豁然明白了,它的前提除了思考之外还要实践的。这是有个认识飞跃过程的。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6-23
没有灌水的 这坛子还空着呢。请大家惯点水----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6-2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以为第五个知字意思是“智”,古时候知,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离线黑匣
发帖
3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25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6-23
智慧学九论˙观念论卷
主讲人:朱邦复先生---讲题:智慧学(((录音)))

主讲人 :朱邦复先生
讲题  :智慧学
日期  :1997/11/13
地点  :台湾˙杨梅
对象  :白鹿书院学生
数位格式:MP3(已用WIN ZIP压缩,下载后请先解压缩,即可播放。)
备注  :档案平均在8MB~9MB左右。

〔智慧学九论˙观念论卷一之一http://cbflabs.51.net/97-11-13_OQHKY-TOY_1-1.ZIP
〔智慧学九论˙观念论卷一之二http://cbflabs.51.net/97-11-13_OQHKY-TOY_1-2.ZIP
(智慧学九论˙观念论卷一之三、卷二之一http://cbflabs.51.net/97-11-13_OQHKY-TOY_1-3&2-1.ZIP
智慧学九论˙观念论卷二之二http://cbflabs.51.net/97-11-13_OQHKY-TOY_2-2.ZIP
推荐: 智慧之旅:http://www.cbflabs.com.cn 灵智心光:http://www.newage.net.cn/inspired/ 宇宙的灵魂:http://debao.yeah.net 最后一个是在下的小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