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會
龍真穴的群山四聚發祖之由過度之山莫不統會或作照或作關闌或作朝案骨肉一氣情意親切
二交喜
二水相會卻如湖裡交鵝山有情水有意氣止水交形止氣蓄之謂也
三交泰
四面情形卻與主山相稱不至主弱而賓強體得而用失砂水無欺壓牽動之虞有澄淨安帖之趣
四交媾
道其形曰交媾言其情曰雌雄交媾者是言山水有雌雄交媾之真情也
五相見
所云相見者即是一山不論一山之陰陽而論與此由 相見之陰陽一水不論一水之陰陽而論與此水相見
之陰陽者是也陰陽相見有兩說一說是體一說是用 體之相見即是山水情形有賓主相迎相見之情狀此
義易知惟用之相見如山上排龍山上所得星辰要與 水裡所得星辰陰陽相見水裡排龍水裡所得星辰又
要與山上所得星辰往來相見相見者即是陰陽動靜 配合生生之謂也
六沖和
沖和是言體得其體用得其用有陰陽動靜配合生生之妙也 此兩節皆是點穴定向之元微沖和相見指體用之盡善者而言也
右四交及沖和相見言體言用乃隨身之至寶興廢 之攸關須口傳心授如昧此理幸勿妄為自取禍害
仁人孝子宜究心焉按交會交喜者山與水交水與 有 山交交泰者指山水相交有悠悠自然之趣龍
一力專注入穴之勢入首有一口吸到我腹之勢主 星有統攝周圍之劫砂水有趨承眷戀之勢而水之
與砂更有紆?關截之勢如君臣交泰之義也交媾 指陰陽配合而言青囊所云相見指入方而言非謂
一山一水而言也即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陽水陰山 陰水陽山元空會合之謂也
八極神樞
一曰清真清者是言來龍來 來水干支方位之不以也此謂之清真者真也真而再兼不雜方為清真 雜者亥壬乙辰之類也清者子癸午丁乾亥坤申之謂
也
二曰專一言干支有干支之專一情性有情性之專一 穴情砂水朝案及情性干支都以專一者為貴專者專
於此也龍 專於此砂水專於此四而拱向之情亦專 於此故曰專一也
三曰深蓄深蓄則氣厚淺露則氣薄空貴窩藏忌突露 穴貴和平忌偏斜欹側
四曰端平端平言不欹不側端方平正主山有尊嚴之 勢砂水有朝拱之情平者無偏無側之謂也山不論大
小只有端方周正定出正人高士忠臣孝子大忌側體 顧人定出奸邪之輩
五曰翕聚形止氣蓄方是翕聚翕者合也聚者藏也蓄 也謂山水精靈都翕聚於此也
六曰環 言穴氣須固也四面照顧有情謂之環 七曰中和言不偏不倚不欹不則不上不下不沉不浮
山水兼得都謂之中和中和云者陽水陰山彼此生生 之謂也青囊經云相見而得其中和之氣者福祿永貞 相見而不得其中和之氣者便是禍咎之根者此
也 八曰明淨言立穴無 也我不 人人不 我自然明
淨再水光照穴有情處須得方圓明淨形如鏡者此謂 之真明淨也
此黃輿建極之神符青囊傳心之奧旨無極大士衍 此靈符遠 管郭中及楊曾近稽劉賴無能出此範
圍苟能神而明之變而通之誠濟世之津梁救貧之 金丹寶之寶之勿示匪人恐招造物之忌也
心眼指要卷之一終
心眼指要卷二
《說卦傳》
《傳》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其法,蓋以中五為皇極。中五以前為往,往者順,
一二三四是也;中五以後為來,來者逆,九八七六是也。
又曰:是故易逆數也。蓋自河圖易出洛書,對峙縱橫,自然之理也,逆數云者,將往來生
成之數皆入中宮逆數。其所以逆數之故。
余不揣固陋,特繪河圖易出洛書於右以博精乎易理者一笑也。
图片附件: 1.gif (2004-12-7 23:35, 5.29 K)
傳心八易
兵法有八陣,醫方亦有八陣,地理有傳心八易。一而八之,所以通變化;八而一之,所以辨天心。
兵法之八陣,係國家之危、醫方之八陣,司性命之存亡,地理之八易,順天氣之流行,
關子孫之興替,學者當細心參考,《青囊》、《天玉》之機,自能略見一斑矣。
圖南先生八大局即是地理之八陣,特以天心所秘,故不敢筆之于書,聊因俗本,略露一.端,貴學者細心自悟,必有所得也。
图片附件: 2.gif (2004-12-7 23:37, 3.88 K)
俯察之理本乎洛書
理氣一法原本洛書九氣,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運斡四時,流通八國,正是理氣之宗祖,用法之真詮。如得其訣用之,究盈虛,考消
息,測盛衰,辨得失,如鏡臨物,一毫不爽者也。如不得其訣,徒以洛書之坎一、坤二、呆方位辨吉凶,定盛衰者,何異乎刻舟求劍耶。
三字經
大元空,妙無窮,排六甲,運九龍。
來何地,落何宮,顛顛倒,順逆從。
坤壬乙,是巨門;巽辰亥,武曲名;
艮丙辛,是破軍;甲癸申,貪狼行。
天心動,九宮更,是巨門,非巨門;非巨門,是巨門。
雙雙起,無定名,通變化,都是春。
堪輿為天地之總名
堪,天道;輿,地道。堪輿之道,即天地之道。
天主降,地主升;天主動,地主靜;天依形,地附氣;理寓於氣,氣囿於形。故形家擇地,必使所取之地,足以承天,天不我隔;必使所承之
山足以納氣,氣不我去。天地合其德,體用合其宜,雖讀《青囊》萬卷,無外乎此矣。
朱子云:「位者,安其所;育者,遂其生。」苟能安其所,遂其生,即是體得其體,用得其用矣。無奈世人不知堪輿為何物,只從水之左來,
右到,立向消納,此猶指天而射魚,焉能得中耶。
天為氣之始,故氣機初動而萬物悉資之以為始也。一始則無所不始,而生而成,總此一元直貫,故曰統天。如曉元空之精髓,則天道始終、迭
運消長之機,都在掌握中矣。.
天者,氣也,萬物之始,氣始之也。生者,形始之也。萬物資坤以生,然非坤之自為也,
乃順承乎天氣之始耳。故此收山納水,須承天氣,方謂之承生氣。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以一誠運於上,地以一誠運於下,
故生物不測。誠為物之體,物為誠之用。體用各得,方是物物一鬼神,即是物物一太極。
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天地合而萬物生,天地交而萬物通。得體得用,即是交合。至不
息者,天也。至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萬物生生化化之氣機。
天以氣煦,地以形嫗,天圓地方,圓者一而圍三,三各一奇,故參天而為三。方者一而
圍四,四合二偶,故兩地而為二。萬數皆由此而起一。
陰陽剛柔
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之分。以其流行之氣,統體而言謂之天,無所不包。以其動靜分之而言,則有陰陽剛柔之別;以其氣而言
,則陽為剛、陰為柔;以其質而言,則陰為剛而陽為矣。
葬乘生氣
葬者藏也,乘者接也。葬乘生氣,即乘天地陰陽化生萬物之生氣。
然天有天之生氣,地有地之生氣。天者氣也、用也;地者形也、體也。體有山水之分,用有得失之辨;體有此生彼死之異,用有此往彼來、消
長之分。
體以活潑靈動者為生,僵直粗頑者為死。要求龍體之生死,全在乎「形」、「氣」、「神」三星上著眼。方得察神氣、看色澤、挨生棄死、去
背就面之要訣。
用之生死,蓋以來者為生,往者為死;與時合者為生,與時背者為死。要得用之生死,當在盈虛消息上揣摩,自得「察血脈」、「認金龍」、
「葬乘生氣」之元機矣。諸書所論「乘生氣」三字,百二十家未言其詳,非從形跡上著眼,即從二十四干支上迷心,妄想顛倒,播弄出許多名
色,未曾道著天之生氣。
須知天之生氣,即是化生萬物之生氣,此氣蓋以當元者為旺、將來者為生、方過者為衰、過去已久者謂之死。山龍平洋,山水分用,總是一般
。
又云,「水以向納」,「龍以山收」,方得山水分用乘生氣之元機。.生氣即是化生萬物之生氣,山龍水龍,陰陽二宅,苟能承得天地生生之氣
,自能發福,若背此生氣,即便衰退,理所必然。此生氣,是元空無形之生氣,非挨左挨右有形可見之生氣,又非長生官旺之生氣,讀者宜辨
。
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順天之氣則生,違天之氣則死。此即「葬乘生氣」之元機。夫巒頭有形有跡,向背生死有形可見,體認無難。無形
者神也,氣也,變化不測,陰陽不一,吉凶無定,若非傳心傳眼者,可與共談斯道也耶。
脈認來龍
點穴之難,難於認氣,認氣之難,難於認脈。夫脈之形象,細而軟,和而緩,動而微,如人身之脈一般,有呼吸浮沉之動氣者為生,直硬粗頑
者為死。脈之曲直橫斜,即是脈之變化生死,忽穩忽現,若斷若續,亦是脈之變化生死。苟能識得氣脈變化生死之真情,由氣脈再察氣色之榮
枯,穴情之隱顯偏正,任爾奇奇怪怪之穴,自無遺漏矣。地理之道不離乎形、氣、精神,所謂有神即生,無神即死者,此也。
脈之形象,蓋有數種,有一種可一望而知,有一種初看似無,細看實有者;或從本身看者,
或從對面看者,或有從傍看者,細看方能觀脈之有無也。要之,穴之有無真假,都在此來龍來脈上討消息也。必細察為妥。
認生死
地理之道,惟生氣最為難認,蓋生氣之外,上下左右皆是死氣,認氣者,須於百死之中認其一生。一生之外,識其百死脫煞,就知挨生棄死於
毫釐尺寸之間。再辨來龍來脈是何方位,是何干支,山與水一一辨清,再兼用法,因地置宜,隨時兼取,斯為得之。
認生死為堪輿家第一件要事,宜細察之。
審理氣
天即理也。理為天之體,氣為天之用。理氣云者,是分理三元、九運、運行遷謝,盈虛消長之氣也。
夫三元九運盈虛消長之氣,無形可見,無跡可尋者也,讀者從何可理。苟能理得三元九運,運行遷謝之氣,孰往孰來,誰消誰長,必使來者長
者而趨之,往者消者而避之,如是則看金龍、乘生氣、察血脈、認來龍之元機,皆能了了矣。
天地陰陽之化生,實生民性命之根源。首把握補救之妙用者,誠我道代天之大權,使我於此而見理不真,眼法不到,一舉一動,賊害有不可勝言
者矣。
天道貴信,地道貴真。不信不真,萬物不生。動者天也、變者,物從而變化,則有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也。
眼以形言,體也;心以理言,用也。氣者,天之體;易者,天之用。物之千變萬化皆由此氣,非有綢繆而能如是也。
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生殺即陰陽消長之道。用法當趨其生,避其殺。
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者仁也,成者義也。故理氣者當趨其生而避其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