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39阅读
  • 0回复

修行问答录 …………澄际(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15
修 行 问 答 录 澄 际
(版主按:本文是澄际法师于几年前所写。版主根据澄际法师近来的答疑,经澄际法师认可,特将其编排于此文之中,以飨各位大德。)
诗曰:
福寿天堂梦幻影,
解脱入空万物非。
亿劫修得涅槃境,
几人穿透梵光归?
人生难得,真法难闻。朝闻道,夕可死也。有道是:浪淘尽千古修行人物。
窗外:雷电交加、狂风大做、暴雨滂沱、泥淖过膝;屋内:明灯闪烁,篆香缭绕,圃团经纬,师徒相对。……
问:我曾经接触、修行过很多法门,多多少少有些体验,但终觉并非究竟,至今也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的终极法门,对修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也不甚明了。修行之人到底应该如何求法,如何求到正法,如何求到最高法,如何辩明何法为真,何法为假?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请您明示。
答:这是末法时代修行者们最容易困惑之处。对于一位修行人来说,从理论上讲本来问题很简单:
第一、你要达到什么目的?现在世上修行目的五花八门,有为健身的,有为防身的,有为出特异功能的,有为害人的,有为表演的,有为寻求解脱的,有想成仙的,有想修入梵光的,还有欲修到与上帝合而为一的,以及修入灵性世界与上帝同在的,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通过何种方式达到你的目的。目的也就是成果。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武术、巫术、民间气功、佛教修持法、道教修行法、瑜伽修行法,……等等,八万四千法门不一而足。每个教法都有自己的“正果”。但相对“正果”可以有无数个,而绝对正果却只能有一个。
所谓正果,有二层意思。一是指相对正果。比如,对于佛教徒而言是涅槃;对于基督、天主教徒而言是天堂;对于道教徒而言是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甚至,对于一名电影演员来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就是他的“正果”。这是相对正果。二是真正的终极、绝对正果。它并不以你的目标及你的认识为标准。比如一颗钻石,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反射不同的颜色,但这颗钻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不会因为角度不同而在实质上有什么区别。这就是绝对正果。在这里,任何事物都是最高的。一切都是永恒的,一切都沉浸于极乐之中。它是绝对的最高,而不是相对的“最高”。相对正果是为绝对正果服务的。通过证悟到相对正果,而逐渐接近绝对正果。通过修习各种教法,逐渐使污染的心性得到净化,为最后得到绝对正果打下基础。
虽然很多人在理论上都能明白,然而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往往会陷入思辩的泥潭,不能自拔。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一门教法呢?
在选择一门教法之前,应该首先研究一下它的理论。在它的理论中,看它对宇宙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当然,这种阐述不是靠猜测或臆造得来的。因为人类的感官有限,不可能靠自力觉悟到绝对真理。也不能以现在的“科学试验”作为依据,因为人类的科学永远都在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发展中,任何阶段的所谓科学知识都只能是人类非常有限的的一点心得。现代科学只不过是人类对物质宇宙运转的各种规则的摸索而已,如同“盲人摸象”,属经验主义。那些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只是人类有限感官的延伸而已。
人类有关物质宇宙的的知识经历着二个过程,即积累与扬弃。一方面,人类根据各种自然现象及人为的试验、观察,一点点积累着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人类对自己以前所积累的知识也在不断地否定、扬弃,推翻过去自己得到的结论,以新的知识取代旧的知识。人类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既无法抓住UFO,也无法真正制造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飞碟,就因为人类还在以自己的知识去理解飞碟飞行的原理,如:靠强力喷气、靠磁力等,但即使依靠这些原理真的制造出了这种所谓的飞碟,它们也根本无法飞行,或无法按事先设定的那样飞行。
又如,在几百年前,人类凭着当时的科学知识,是无法相信电视、电脑、飞机等事物的,也不相信地球是圆型的。如果有人向他们讲述类似的事情,他们定会将其斥为荒谬。而现在,任何有一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的形状是圆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从以地球为中心的“天圆地方”(地心说)概念发展到以太阳为中心(日心说)的宇宙概念,并知悉地球为圆型,又逐渐认识到银河系等等,并且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即使到了现在,人类别说对宇宙的知识几乎无知,就是对地球上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许多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人到底是怎么来的,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是说不明白。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不再具有权威性了。1995年,在我国云南澄江发掘出大量寒武纪早期(距今5. 3亿年)的动物化石群给了进化论致命一击。根据进化论渐近的线性进化过程,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物种类寥寥可数。可事实上,澄江化石群却在3OO万年的地质时间内,完整记录了比当今门类还多的动物群突然产生的情况。“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使进化论陷入困境。而西方许多科学家也在通过各种各样的证据,逐渐推翻了进化论。
可以这么说,人类仅靠自己的努力,靠推测、假想是永远无法真正、究竟地了解宇宙的知识。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衡量事物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谁能说,今天的不解之谜,在未来就永远无法解开呢?
那么当今世上有无可能获得有关宇宙的知识呢?当然有。那就是其历史无法追溯、于五千多年前通过数代明师、圣人口耳相传后为适应这个年代的众生而以文字形式呈现于世的“宇宙说明书”—《韦达经》、《奥义书》、《博伽瓦谭》、《博伽梵歌》等古老的经典。里面一部分详细阐述了物质宇宙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各种各样的涵盖现在世间一切功法的修练说明;另一部分详细阐述了有关灵性世界内容,以及如何从物质世界解脱出来,回归灵性世界的修行方法。也许有人会问,怎样才能证明这些经典是真的呢?凭我们人类有限的感官,谁也无法证明这些经典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有经典自己可以证明。它们已经经过了无数年代的修行者们的质疑、研讨、评论,不但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证明这些经典是假的,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相信它们的权威性。经典的真伪不是靠堕落、心意受污染的世俗之人来证明的,而是靠本身主流理论来证明的。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念,遵循经典的指导及有关的戒律和规范,持之以恒地修行,在被净化到一定程度后,他也会或多或少地有些体验。一些修为较高的修行者们在打坐中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阶段性的体验、验证。但这些并非是衡量一个法门高低、成败的标准。
在研究了一门教法对宇宙的阐述之后,便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分析及论述。在《韦达经》有对人体的全面、详细的阐述,指出:人类躯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包括土、水、火、空气、以太、心意、智性、假我。除此之外便是生命力量,或反物质原则。而人类现在刚刚发现反物质的存在。人类对自己躯体的了解还仅仅局限于元素和神经。对中医所称的气脉还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了解“气脉”究竟为何物的程度。
接着要把该法的理论基础阐述清楚,而有关理论不能是编造出来的,要有根据,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一门教法的理论漏洞百出,或只是局部“真理”,或是相对“真理”,那就有很大的可疑性。有关理论的说明或阐述必须直接来自该理论创始者的使徒传系。如果有关理论的说明或阐述不属于该传系,那就是推测、试解、歪曲,甚至是为某种目的的杜撰。比如李白的诗只有李白知道个中的真意,只有他自己的解释才有权威性,别人的解释都只是一种虚构。他去世后,只有由他授权的人才有资格解释他的诗,因为李白已经告诉这个被授权的人该诗的真正含义。除此之外,任何对该诗的解释都没有权威性,只能作为一种探讨或试解。这个被授权的人在去世前会再将该诗的真意传授给他的下一个可靠的人,这样便可以一代代传下去,不致于被曲解。使徒传系也不仅仅为了理解绝对知识,还有来自源头的力量。源头有多高,通过该使徒传系你才能上到多高。辨别一个法门的高低,其中一个很关键的要点就是看它的源头在哪儿。“顺藤摸瓜,驾云摘月”。
有关该教法的历史渊源、线条要清晰,不能无中生有地凭空想象出一个法门来。就是“凭空想象”,也要把这个“空”的来历交代清楚。这点对于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你所能达到的终的。如果该法仅是某位大师靠自己悟出来的体会,那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所谓“悟”是根据“大师”们本人的修行程度而定的,他们之所以能吸引一大群人,是因为他们的“悟”或功能相对来说高过一般人,所以被一般人捧为“大师”、“圣人”、“神”等等。但当“一般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后,达到或超过了这些“大师”们,这些“大师”们也便在瞬间变得一钱不值了。因此,一门真正的法,应该有自己的可靠传系,而非凭杜撰而成。
在选择一门修行之法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该法的最高终的和最低成就。这关系到修行者们的切身利益,如修行目的及修往何处等。要让修行者明白,他修了此法后,最高能得到什么样的成就。万一未能达到最高成就,那么最低能有什么收获。现在世间法所达到的目的基本上分这样几个等级:1、武术。基本上属于肢体运动,目的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加强自卫能力。2、气功。属于意念活动。通过意念,治疗疾病,诱发功能。3、修持。如佛家功、道家功、某些高级瑜伽等,通过这些修练,净化心意,了悟真理、宇宙、人生,了悟自性。其中包括了观想、打坐、念诵、祭拜等形式。其实严格来说,各修持方法不应该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所谓佛家功也好,道家功也好,瑜伽功也好,方式方法都大同小异,只是借用有关宗教的一些概念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修法引至不同的层次。
根据《韦达》经典,各种修行结果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下世重新轮回为人,如密宗的活佛转世;从人类痛苦中解脱,到达半神人的星宿或某个佛土,如道教的仙境,佛教的西方极乐净土;达到涅槃的境界,也就是从物质世界中解脱出来后的一种状态、境界,如佛教的最高成就;融入梵光之中,失去自我,消失在茫茫的光子之中,如专注音流瑜珈。这些是一般修练者所能认识的高度,最高只是涅磐或梵光。鲜少有人认识到,解脱不应仅仅是最终目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到达灵性世界,即反物质世界,也是自性、灵魂的归宿。如果你的最终修行目的是灵性世界,你根本没必要天天想着解脱,因为只要到了灵性世界,你自然而然已经获得解脱了。这里所说的灵性世界是指梵光以上的世界,而非一般宗教中所提到的天堂,那仅仅是半神人所居住的地方。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通过对上帝、天主、真主的祭拜虽然可以让人们知道上帝(天主、真主)的存在,但却无法接近上帝,因为他们不知道上帝是谁,不知道上帝的活动。上帝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其实,佛教的最高目的虽然是涅槃,但佛陀也在暗中把人们引向至尊主。佛教,尤其密宗,在咒语中特别重视“唵”字,许多咒语的开头都冠以“唵”,如观音六字真言等。“唵”是梵文“Om”的音译,也译作“欧姆”、“唵”等。许多佛教徒虽然知道,此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但却并不清楚此字的实际含义。其实此字本身就是至尊主一个代表名称。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说:“在声音中,我是超然的唵。”(第十章第25节)当佛教徒们每天在念“唵嘛呢叭咪吽”等以“唵”字开头的咒语时,实际上也是在与至尊主沟通。《博伽梵歌》成书于释迦牟尼显世之前,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本书。因此,他将此字引入佛教咒语,其真正的用意不言而喻。不仅是佛教,基督教中的“阿门”(Amen)以及伊斯兰教中的“阿敏”(Amin)也源于此。
《奥义书》证实了一个人必须穿透梵的眩目光芒,才能看见至尊主(上帝)的真正面目。在《至尊奥义书》“曼陀罗十五”中这样写到:“我的主,众生的维系者啊!祢身上发出的眩目光芒,遮住了祢的真实脸孔,请祢移开遮蔽着祢的光芒,好让祢的纯粹奉献者看到祢。”修行的结果能否得到永恒,其分界限在梵光之处。梵光以下为物质世界,寿命再长也有完结的时候,到时还要重新修起。梵光之上是反物质世界,也就是灵性世界,是灵魂的永恒归宿。如果不能认识到梵光以上的灵性世界,所谓解脱也只是空话。因为灵魂的本性是动,而非静。修到梵光中只能得到短暂的妙乐,一旦寂寞一现,心意一动,便又再次投胎于物质世界,重新堕入轮回。比如井底之蛙永远不会想到井外还有湖泊、河流、海洋,它又如何会想到要跳出井外去寻找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呢?它认为只要能想法抓住井壁,就能不再掉进井底的泥中。但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能否最后达到永恒、终极的解脱,关键在于他首先必须能认识到能够达到永恒解脱的境界。你悟到多高,才有可能达到多高。
许多修行者、哲学家们总喜欢思辩,喜欢将自己所读过的书、所学到的一点皮毛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论,并以此去与别人辩论,总认为自己已经悟道了,自己所知便是最高的,或对经典中某些自己不能理解的理论加以否定。这些人对自己的有限知识缺少客观的认识,狂妄自大,我执膨胀。如果靠这种思辩,靠自己所掌握的一点知识就能悟道,那么世上的哲学家们都早已“功德圆满”了。修行觉悟,有二种方法:一条是上行道,即靠自己的摸索,从下往上,一点点向上悟,也许几世,也许几劫,也许几万劫,才能悟到一点,但无法获得究竟;另一条是下行道,即靠经典所指引的方向,按步就班地修练。只要能找到正确的传系,对经典有正确的理解,依法而修,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这是所有法门中的捷径,也是唯一的出路。
一个理智的修行者应该没有任何偏见地去研究一个教法。让自己的头脑“空”掉,平等地去比较每一个教法,不要“先入为主”。这并不意味着对所选择的教法只是浅尝则止。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第一个选择的教法就是最高的,谁也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就确定一个教法的层次的高低。必须有一个认识的阶段。一旦决定了修习某个教法,就应该对它彻底了解,专心修行,不能朝三暮四。专修一种教法,并不是要限制你或嫉妒地垄断你,而是一种慈悲和善巧的方法,在你和环境终将出现的障碍中,让你能够专注在精神之路上。在平行的修行层面,你可以先寻找一个适合你、容易被你理解和接受的方法,也就是目标相同,方法不同。比如:佛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涅磐,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可以选择禅宗、密宗、净土宗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放弃对绝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如果你已经觉悟到某个层面,并认识到此层面不是终极,就应该继续向上探索。否则,一个人的修行生命便如此夭折了。比如,一个人开始时会认为身体锻炼好,没有病就会长寿;后来知道了气功,认为气功可以治病,可以延长寿命;接着,知道了道教,开始修练成仙之道;然后又接触到了佛教,明白了肉体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只有证悟到涅槃才能从物质痛苦中解脱出来;而更进一步,通过学习《韦达》经典,知道了涅槃之上还有灵性世界。那么,他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认识,会选择不同的教法,这并非是“见异思迁”,而是一个修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认识了终级真理后,这种变化的过程才会停止。如同一个正在哭泣孩子,所有在场的人都想哄他,但只有在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中时他才会停止哭泣。
最后应该具体说明如何修持,修练时会有哪些反应,有无保证修炼有效的手段,修练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具体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不能凭空想象,凭心意去诱导,或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更不能以某种方式进行恐吓、利诱,达到扩充门徒的目的。记住:真正的法门是不在乎门徒多少的,来去自由。一个人修行是自己修自己,一万个人修行还是自己修自己,谁也无法代别人修,也无法让别人代修。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自己把握自己,否则很容易被别人的意志所左右。不管什么法,只要你按着规范专心去修肯定会有收获,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体验、功能,但这些都是修行中的附属品,千万不要把这些当做究竟,当作你的目标,否则失去这次人身机会,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投胎做人,重新得到修行的机会。修行时的体验有物质性的,有灵性的,那么如何把握呢?修行者应当知道,物质世界的概念不仅仅是指我们现在的人类地球。它的空间很大,层次很多。我们的人体构成是很粗糙的,很多精微的、生存于多维世界的物质我们一般人是看不见的,但在修持时,往往会看见、体验到其它空间的事物,有时可能还会体验到灵性世界的事物。但一般修行者是很难分辨出何者为鬼,何者为仙,何者为魔,何者为佛。遇到这种现象,不要靠自己的头脑去臆测,应该不要去理会它,或针对具体情况在经典中找答案。

问:您能否大致阐述一下修行的原理?
答:真正的修行是利用投胎人身的机会达到回归源头的目的。当一个人的灵魂在离开物质躯体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他的归向去往何方,在六道中投胎哪一处,其决定因素有三个:第一、业力;第二、自力;第三;外力。
一、业力。根据经典,一个人在灵魂离开躯体的一瞬间,如果他在前世造下的罪业太多,而又没有修行,那么,冤家债主便会纷至沓来,索命的索命,要债的要债,直闹到地狱阎王处。阎王便会根据其累世业障,做出相应的惩罚。这种反应也会以业风的形式出现,使该人在不同的业风吹逐下,被迫前往某处投胎。而积德行善者,就有可能投生到富贵人家,也有可能进入天堂。
二、自力。自力就是自己的定力,通过修心得到。
何谓“定”?定,即心意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定分两种:生定与修定。生定,指人们与生俱有的一种精神功能;修定,指专为获得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习所生者。生定通低级星宿,修定通高级星宿。饲养宠物,临终便会投胎宠物类,这就是生定的一种因果,是因前世业报活动而导致现世惯性的一种本能。崇拜半神人,临终后投胎天人,便是修定的因果,是通过前世或今世修行而达到的一种潜在的、然而却是有限的觉悟。入定来自观想的修习,观想就是念力。
念,是对心灵的一种训练方法。由念生定。一个人如果在前世修行有方,有一定的定力,能够基本控制心意,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意,不让自己随业力驱使,并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这种定力就是一种自力。定力来自修心。对于修行者来说,所有较高层次的、关系到解脱的法门都必须以修心为基础。用现代一点的话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把依附物质世界的心理惯性逐渐消除。不能得定的原因是因为心行没有转。修心离不开信心。一个信心不足的人,他的心意必定是飘乎不定的。一会儿怀疑这,一会儿怀疑那;一会儿求这个,一会儿又求那个。今天高兴,什么都想抱着;明天遇到了挫折,就什么都不想修了。这样的人的心是很难修平的。“信为道源功德母”。五十五位菩萨,第一个讲信,皆由于实信非常之难。难,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两个心理毛病,一个是痴,愚痴,没有真正的智慧;一个是我慢,不肯相信经典,而宁肯相信自己,凭自己的感觉行事。因此,要想树立信心,态度必须端正。只有当一个人消除了假我,有着非常谦卑、恭敬的态度时,他才能得到知识,才能得到仁慈,才能得到智慧,才能得到对经典的理解,也才能树立起真正的信心。
三、如果要到达较高的境界,或想超出三界,达到涅槃以上的境界,就必须依靠外力。这种外力的源泉就是真正的使徒传系。我们通过使徒传系与我们所信仰的目标相连接,这是“瑜珈”的真正含义。使徒传系的源头越高,所能得到的成就也就越高。就如同从地上通至天上的梯子一样。梯子的终极越高,你顺着梯子就能攀得越高。这取决于该人在世时所修行的是何种法门,是从何处所传下来的,他所信仰的目标是谁。我们身处无垠苦海,使徒传系就是我们的救星。最有能力的使徒传系能最安全地把我们救离苦海。靠自己打坐如同靠自己游泳,也许可以多浮几天,但我们体力有限,经受不住狂风巨浪的打击,最终还是要沉到海洋深处,葬身鱼腹。
通过使徒传系,我们可以接受到真正的知识;通过使徒传系,我们可以得到来自源头的力量;通过使徒传系,我们可以回归我们想回归的目的地。使徒传系好比一段段相连接的电线,将终极的电力传至加入这个传系的每个人身上。没有传系的教派或法门,就如同没有电源的电线,毫无用处。也许它的上面会存有一点静电,但瞬间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经典及使徒传系是判断一个教派的高低与真伪的唯一标准,舍此无它。
现在世上到处是自悟自成的“大师”。他们没有真正的、权威的使徒传系,只是把神教、佛教、道教等的理论融会到一起,加上自己的一些所谓的“体验”,然后故弄玄虚,便创立了一个所谓的教派或法门。这些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么就是误己误人。即使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已经“觉悟”了,那也是一种有限的觉悟,一定层次上的觉悟,或更确切地说,只是一种高于常人的体验。如果你拜了这种人为“明师”,不但解脱不了,还有可能跟随他一起向下堕落。“法不可乱传,教不可乱立。”违背天理,妄称得道者,果报便会在他身上呈现。尤其值得各位真正求正法的修行者注意的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邪教都是打着神、佛、仙等的旗号自立教派的。如:弥勒传世、佛子投胎、耶稣复活、至尊主显世、功中与上天通灵等等。他们所高举的口号往往是: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唯有他自己才能拯救世人,他的教义或功法是唯一能普渡世人的法门,等等。“魔鬼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引经据典。”这些“大师”们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也会引用各种经典,以证明他们自己的权威性。但是,他们自己却根本不按照经典中的训谕去做,而是歪曲经典中的内容,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意图讲解。许多没有定力、别有所求、缺少智慧、没有知识的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上当受骗了。中国也好,外国也好,这种“大师”随处可见,如果仔细辨别一下,并不难看穿。但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容易上当受骗呢?因为他们缺少智慧,不明白应该以何种标准去寻找一位真正的明师。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粗糙或精微的感受还有所求,还离不开对物质躯体的执着。正因为如此,一旦一个所谓的“大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并且所讲的所谓教理正与他们内心所想的不谋取而合,那么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过去了。有所求,就会有所得。所以,上当受骗往往是自己求来的。

问:你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使徒传系和灵性导师的作用,这与个人修行到底有何直接关系?没有使徒传系和灵性导师行不行?能否具体予以阐明?
答:灵性导师又称“上师”,梵文为“古茹”(guru)。在这个铁器年代,人们的心意已经被污染到难以自拔的地步。靠自悟达到完美已根本没有可能。诚如佛陀在初转法轮时所说的,我们在轮回中的一切痛苦都是源自无明。除非我们从无明获得解脱,否则无明似乎是永无止境的;即使已经踏上修行之路,我们的探索工作仍然被它所迷惑。唯一的方法是至尊主通过他的代表灵性导师告诉我们的教法。因此,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对一位修行者来说就是救星、拯救者、绝对真理的传递者和代表。然而,在这个到处充满虚假的世界,具有这种资格的灵性导师少之又少,寻求真理的人也几乎毫无选择。世界已经变成精神骗子的天堂。对于科学家,你可以验证谁是真内行,谁不是,因为其他的科学家可以查核他们的背景和检验他们的发现。但,因为缺乏对智慧文化的一套丰富完整的准则,因此,所谓“灵性导师”的真实性几乎无法建立。任何人似乎都可以自我炫耀为灵性导师,吸引徒众。
许多人,包括许多修行人,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师徒相传的不断传承,即使徒传系。使徒传系是重要的保障:它维持教法的真实性和纯净,保证修行方法的原始力量,使你依其而归。人们从谁是他的灵性导师来了解这位灵性导师。这不是保存某种陈旧、仪式化知识的问题,而是以心传心的问题,把一种重要而活生生的智慧以修行的方式极其善巧而有力地传承下来。
佛陀说过:“在已经觉悟的一切诸佛中,没有一位不是依赖灵性导师而证悟的;在即将出现于这一劫的一千尊佛中,也都依赖灵性导师才能证悟。”
一切伟大的智慧传统,不管是基督教、苏菲教、佛教、锡克教或印度教,其力量都倚赖在使徒传系中的师徒关系上。因此,目前世人所亟需的是:尽可能清楚地了解何谓真正的灵性导师;何谓真正的学生或门徒;何谓恭敬灵性导师所产生的转化的本质。当我们祈祷、期待和渴盼真理很久,经过好几世的轮回,而我们的业也被相当净化之后,一种奇迹就会发生。如果能够了解和利用这种奇迹,它就可以引导我们永远终结无明。
灵性导师不仅是你内在老师的直接发言人,也是一切觉者、一切加持的持有者、管道及传承者。因此,你的灵性导师才能拥有非比寻常的力量来照亮你的心。他正是绝对真理的代表,或者也可以把灵性导师比喻为至尊主、诸佛和一切觉者与你对话的电话机。他是一切大智慧的结晶,也是至尊主、诸佛慈悲的象征,永远照顾着你。由于我们的堕落和污染,我们无法与绝对真理直接对话。即使至尊主、佛陀在我们面前直接显现,我们也无法看到他们。我们不具备那种条件。比如,当你站在一只昆虫面前时,它会有一定的感觉,但它无论如何也无法明白这个物体是什么。然而,我们却可以见到灵性导师;他是活生生的人,会呼吸、讲话、动作,就在我们的面前,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显示绝对真理之道。我们的灵性导师们是活真理的化身。只有在一个人证悟之后,他才能完全认识他们的本质和他们无限的宽大、爱心和智慧。
诚如佛陀所说,在已经证悟的一切诸佛中,没有哪一尊佛是不依赖灵性导师而成就的。即使至尊主奎师那在五千年前显现于尘世时,也向人们展示了皈依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的重要性。不把灵性导师看成普通人,而把他当作是绝对真理的代表,可以产生最高的加持力。真正的灵性导师并不是以神通吸引人的,而是因为他的教理与他所在传承的源头的教理无异。正如佛教密宗莲花生大士所说的:“完整的恭敬心带来完整的加持;深信不疑带来完整的成功。”如果你把灵性导师当作至尊主的代表,服务于他,你就能真正与至尊主达到相应。如果你把上师当作佛,你将得到佛的加持;但如果你把他当作普通人,你只能够得到普通人的加持。因此,要想得到灵性导师教法的全部加持转化力量,你就必须尝试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只有当你把灵性导师当作绝对真理的代表时,至尊主的信息才能够从灵性导师的智慧心来到你身上。如果你不能视灵性导师为绝对绝对真理的代表,而只把他看作普通人,那么完整的加持就永远不会出现,即使是最伟大的教法,你也无法接受。
  灵性导师们并不需要我们的颂扬,但把他们看作活生生的至尊主、佛陀的代表,却可以让我们以最大的诚心来听闻他们的讯息,并遵循他们的指示。因此,就某种意义来说,对于灵性导师所象征和所传承的教法,恭敬心是产生完全尊敬和开放的最实际方法。你越恭敬,你就能够对教法越开放;你对教法越开放,它们就越有机会贯穿你的心,因而产生完整的精神转化。因此,只有把你的灵性导师看作至尊主或佛陀的代表,才能真正开始并实现将自己净化的过程。对于灵性导师活生生表现出觉悟心的奥秘,如果你的心能够以喜悦、惊叹、了解和感激来完全开放时,灵性导师的智慧心就可以长时间慢慢传给你,让你看到自性的光辉,因而看到宇宙本身的完美光辉。
恭敬心、谦卑心是体悟心性和一切物性最纯净、最快速和最简单的方法。当我们在修行路上继续前进时,整个过程就表现出奇妙的互相依存性:从自己来说,我们不断尝试生起恭敬心、谦卑心,所生起的恭敬心、谦卑心本身会产生心性的灵光一现,而这些灵光一现又会加强和加深我们对灵性导师的恭敬心。最后,恭敬心从智慧产生;恭敬心和心性的经验变得不可分离,彼此互相启发。一个人所证悟的一切,都是来自他对灵性导师的恭敬。

问:现在世上可谓“明师如鲫”。对于一位修行者来说,到底应该如何去寻找真正的明师呢?
答:辨别真正的灵性导师,是一件非常精细而需要特别小心的事。我们这个沉迷娱乐、追求简单答案和速成效果的年代里,那种比较沉静和没有戏剧效果的修行功夫,很可能引不起注意。而我们认为神圣应该是虔诚的、乏味的、温和的这种观念,可能又会让我们看不到觉悟心的朝气蓬勃和生动有趣。
身藏不露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品质非比寻常。我们可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检验他们,但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恐怕根本无法完全透彻灵性导师的超然智慧。而在这个堕落、愚昧的年代,即使是平凡的江湖郎中,也擅长装扮成圣人来欺骗别人。
那么,在今天这个极度不可信赖的铁器时代里,我们又该如何发现精神之路上所迫切需要的信任呢?我们能够利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位灵性导师是否为真正的灵性导师呢?
真正的灵性导师是仁慈的、慈悲的、不厌倦地想把他们从他的灵性导师那儿得到的智慧分享给学生,不为自己的利益设想,只为教法的宏扬光大而努力,永远保持谦卑。一位确实具备这一切品德的人,经过长期观察,你会对他产生信赖。你将发现这种信赖会变成你生命的基础地,支持你通过一切生死难关。
确定一位灵性导师是否属于该传系中够格的灵性导师,要看他所讲内容的是否与其传系所依据的经典的内容相一致。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最重要的是教法的真理,而不是灵性导师这个人。在佛教中,人们以这位灵性导师是否根据佛陀的教法指导学生,来断定他是不是一位真灵性导师。
所以,应该记住,真正的老师是真理的发言人,是真理的慈悲的“智慧展示”。事实上,一切诸佛、灵性导师和先知都是这个真理的化身,以无数善巧、慈悲的形象示现,因时、因地、因人地引导我们透过他们的教法通过不同的阶段恢复我们的真性和原本地位。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比寻找灵性导师还重要的是寻找和遵行教法的真理,因为当你与教法的真理接触时,你就会发现你和灵性导师接触了。
当你已经探索过各种神秘传统之后,就要选择一位灵性导师,跟随他。踏上精神之旅是一回事,发现耐心、智慧、勇气和谦逊以致遵循到底,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并不容易。事情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为我们还身陷轮回之中。即使你选择了灵性导师,而且尽可能诚心诚意地遵循教法,你还是常常会遇到困难、挫折、冲突和缺陷。不要对障碍和小困难屈服,这些只是自我的幼稚情绪而已;不要让它们蒙蔽了你,你的选择具有重要性和永恒的价值。不要缺乏耐心而使你放弃对真理的承诺。许多人都曾以热诚和诺言挑选了一种教法或一位灵性导师,但一碰到不可避免的障碍,就感到灰心,然后踉跄跌回轮回世界和旧习气里,浪费几年或可能是一辈子的光阴。
综上所述,寻找真正的灵性导师之途应该是:
第一,你先要明确你寻找明师的目的。如果你想在未来当一名出人头地的厨师,那么,一位在世的特级厨师就是你的明师。如果你想学川菜,那么你去找川菜系厨师;如果你想学粤菜,那么你应该去拜访一位粤菜系名厨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小提琴家,那么你应该去找一位著名小提琴家,拜他为师。同样,修行也是如此。如果你想学些小神通,你应该去找一位即会小神通,又知道如何去教人的师父。如果你想使肉体的寿命延长,或修成神仙,那你应该去找道家“明师”。如果你想从物质痛苦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的境界,那么你应该去修佛教,在佛教传系中找一位明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师并非绝对的。佛教大师绝对不是一位未来特级厨师的明师。著名的小提琴家也不可能是一位寻求解脱的修行者的明师。
第二,目的明确后,依据有关经典或书籍,寻找真正的使徒传系。许多特殊的技能,都有自己的传人和传系谱。如“泥人张”、“杨氏太极”等。修行也是如此。佛教中有禅宗、净土宗、密宗。密宗中又有红、黄、花、白等教。每部经典都会引出一个传系来。有的传系由于某些原因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洇没了。而另一些传系则在继续发展。使徒传系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协助对经典的真正理解。当然,使徒传系的真实性要有可靠的依据,不能凭空捏造出来。光凭自己对经典的解释,而没有真正的使徒传系,这样的教派是百分之百的伪教,这是借经典之名,传播自己的理论,再向前走一步便是邪教。真正的修行者不要对此抱有任何幻想,不要心存侥幸,跟随这样的“大师”,百分之百成不了正果,顶多满足一下自己对体验或感官享受的追求。
第三,根据经典检验使徒传系中的明师是否名符其实。
真正的修行大法都必定至少有一部经过时间考验、具有权威性的经典。有关的教法必然要依据本体系的经典。灵性导师是传系的代表,所讲的内容必须与有关经典一致,不能自己独创。现在就有许多“大师”手捧经典,却根本不依经典真正的意思传法,而是靠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度人”,这种“大师”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问:我们自己在修行中所获得的体验与灵性导师所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现在在修行领域中,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对体验的看法。什么叫体验?在实践中亲身感应到某种反应,这叫体验。“证悟”,就是通过自身的体验“证”到后,而“悟”到一定的道理,就象科学家们通过试验证明一个理论一样。悟性低的人,便通过累世的体验去证悟。而悟性高的人,对使徒传系有坚定的信心,相信经典,按照经典的指示和灵性导师的训谕去做,从而达到彻底觉悟的层面,这样就省去了不知多少世的时间。通过体验证悟的目的是明白真理。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感知某种反应。
在八万四千种法门中,修每个法门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体验。只要你一心一意地去专注,将心意控制在一点上,由于心意与物质躯体之间的异常相互作用,便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体验,小到麻、酥、痒、疼、热、凉,大到搬运能力、透视能力、能量外发、飞行能力及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六大神通,甚至在功态中看到这样那样的景象或佛仙、精怪等。可以说,体验是没有限度的。而同修一种法,每个人的体验又不一样,每个阶段的体验也不一样。这些体验只不过是修行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并非通往绝对真理的必经之路。如果一个人在修行中执着于这些体验,那就本末倒置。从某种意义上讲,体验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魔的化身。它会使一个人执着于这些体验,使人在内心中不断滋长各种妄想、各种杂念,并因妄心而幻化出各种境界,以至放弃根本的修行目标去追求这些体验,最后他可能得到了某些体验,但却把最珍贵的终极目标丢失了。
实际上,追求体验只不过是一种精微的物质感官享受而已。这种体验很容易增加一个人的我执心,在潜意识中增加对自我躯体的执着。追求体验的人在心意上是无法专注的。各种时隐时现的体验会使他的心意飘忽不定,得陇望蜀。喜欢追求体验的人,很容易在形式上以为自己已经放弃了物质感受(来自粗糙的物质躯体的感受),但实际上却陷入了对精微物质躯体感受的追求。如果此时择师不当,就很容易与精类、鬼类、魔类、仙类等为伍而不自知。追求体验的人也最容易上当受骗。一些所谓的大师由于有了常人所没有的体验,或由于精、魔附体而产生了一些功能,便自称是神仙下凡,活佛在世,使大批不明真相的人轻易拜倒在他的足下。
通过个人体验了悟真理,如同“盲人摸象”。真理并不能靠我们有限的物质感官体验到。在“盲人摸象”中,有些人可能摸到了“大象的肚子”;有一些人则可能摸到了“大象的腿”。于是,关于对大象的认识便开始产生了两派。一个是“圆球”派,说大象是个圆球;另一派立即反驳,说大象是柱子,因此又产生了“柱子”派。而还有一派,因为听到了大象的叫声,便随着大象的声音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管子”派,并宣称,必须通过音才能摸到真正的大象,而真正的大象是管子。这些派别所认识的大象是真正的大象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触摸到了大象的皮毛而已,并不能了解大象的全貌。因此,佛陀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当我们的感官还不完整,当我们还是“盲人”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靠自己的摸索去探求到真理。我们应该找一位视力正常的导师,聆听他对真理的描述,虚心、谦卑地接受他传给我们的知识,同时通过他们给予我们的治疗,慢慢恢复我们的“视力”,使我们自己最终能亲眼看到真理。《博伽梵歌》第四章第34节中说:“努力接近灵性导师学习真理,询以疑难,全然顺从,而且为他服务。自觉的灵魂,因看到了真理,故能授你以知识。”
修行者对体验应该“有与无等同观”。真正的体验是定力,是因此而对灵性导师产生的恭敬心。它有助于你回归灵性世界,达到终极目标。这种定力应该“定”在你所要回归的终极上,而不是其它什么地方。这种定力产生于信心,借助于心意,使我们在临终之时能如愿往生。一个人修行时间再长,修的法门再多,如果修不出恭敬心来,等于白修。
佛陀曾说:“唯有藉着恭敬心,你才能体悟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不能在凡夫心内体悟的。一切伟大的智慧传统已经告诉我们,超越凡夫心之路必须通过心。修心之路就是恭敬心。证得解脱和觉悟的智慧,只有一条路:遵循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他是帮助你渡过轮回大海的向导。当真理慈悲的遍照光芒通过信心和恭敬心的放大镜时,加持的火焰就在你的生命中燃起。
真正的恭敬心不是无心的崇拜;它不是放弃你对自己的责任,也不是毫无选择地服从一个人或一个奇想。真正的恭敬心是对于真理牢不可破的接受。真正的恭敬心来自敬畏和尊崇的感激,但这种感激是透明的、扎实的和明智的。当灵性导师能够打开你最深层的心,并让你确实瞥见你的心性时,你就会对灵性导师以及他的生命、教法和智慧心所呈现的真理,由衷生起喜悦的感激。那种不假设计、真诚的感觉,总是根源于重复的、确定的内心经验,不断清晰而直接的体认心性,唯有这种感觉才是我们所谓的恭敬心。
这种恭敬心一开始可能不是自然或自发生起的,所以必须运用各种技巧来帮助生起。主要的是,我们必须经常记住老师的殊胜品质,尤其是他对我们的慈悲。藉着反覆生起对灵性导师的信心、感恩和恭敬心,终有一天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和想起他,就可以停止我们所有的凡夫认知,我们将视他为至尊主的代表。
在我们修行过程中,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去寻找各种各样的物质化体验,拿那些所谓的体验去衡量一门教法的高低。而应该切身体验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修成这样一个有“心”人:有谦卑心、恭敬心(关系到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与否,对师父的皈依程度,对经典的正确理解),有直心(正直之心;佛经说:“直心是道场”),有平心(平心静气,平常心),有宽容心(对任何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或人,或看不惯的事或人要有宽容心),有敬爱心(尊敬、爱戴每个崇高的灵魂),有出离心(迫切希望离开物质世界,回归终极的灵性世界),有真心(真心真意地要修行,不是随大溜、凑热闹),有耐心(别想一步登天),有专心(专注之心),有恒心(持之心恒),有智慧心(有判断真假的能力),有信心(对经典、灵性导师要充满信心)。一个人体验再多,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心”,谈什么都没用。当然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具备所有这些“心”。因此,应该把追求体验的精力放在修这些“心”上,去体验一下你具备了多少这些“心”。那么修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修心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心意,将所有物质层面的一切被污染的心意全部、彻底地消除掉,培养提升至更高层次的心意,为真正的灵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如果某个人身体不好,疾病缠身,那么他应该先修一些调理身体的功,然后再进行灵修,修习最高法,还是应该以灵修为主,兼做一些锻炼?
答:一个人的疾病是由很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因果、业障、心意等。他可以成为你修行中的障碍,也能成为你修行中的动力。成为障碍,是因为你跨不过物质疾病这一关。疾病也是一种魔,他会让你重新把心意放在照顾这个物质躯体上,它会使你找出许多理由来照顾这个物质躯体,因为从物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很现实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物质躯体,就不可能没有病,越老病越多,于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照顾这个物质躯体上,其余时间除了做物质世界的事情外,也许只有很少一点时间能用于灵修。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能保证你的心意完全专注于终级目标上呢?成为动力,是因为“苦海常做渡人舟”。正是因为疾病,使你认识到,物质躯体的短暂的,如果你花许多时间去照顾它,最终的结果是,你的躯体在最终死亡后,你的心意和神识依然依附于你的物质躯体上。因此,你应该学会在各种疾病的干扰下,即使痛苦难忍,你的心意仍维系于最高终的,这样,经过长期的磨练,你的心意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专注,使你的定力不断提高。经典说,天人的生活似乎比我们要好得多,人的生命价值却无限可贵。因为我们具有敏锐的觉察力和智慧,这是开悟的基础。人生是苦乐掺半。无所不在的各种痛苦,可以激励我们从事精神上的转化。每一种痛苦、悲伤、损失和无止境的挫折,都有它真实而戏剧性的目的。它们把我们从我执、假我、对物质躯体的依附中唤醒,促使(近乎强迫)我们产生回归的迫切心,使我们依靠坚强的毅力和信心战胜它们,最终冲破轮回的束缚,并通过来自至尊主的使徒传系回归灵性世界。

问:修行是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戒律?不遵守戒律,是否也能解脱?
答: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但不遵循一定的戒律是绝对不可能修到一定高度的。它们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控制和净化心意,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附。佛陀说过:“以戒为师。”戒,是因为人们无法自然而然地达到净化的程度,所以需要用戒律来控制人类被污染的感官欲望。遵守戒律并不是一种执着。佛陀说不执着,是指不要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涵盖了人类个体对物质世界的认同。不执着于这“四相”就是不要执着于物质世界。通过戒律可以使人们减少、消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因此,戒是修行之基础。在末法时代,世风日下,人们普遍堕落,必须以戒律帮助人们净化心意。有失才会有得。你失去的是物质短暂、虚幻的享受,得到的是灵性的永恒回归。要想彻底从物质世界中解脱出来,恢复自性,回归初源,就必须舍弃对物质事物的依附,遵循一定的戒律规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是煮沙为饭,徒劳无益。

问:有人说,修行不应该拘于形式。而且有些修行较高的人也能确体会到,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确没有什么形式可讲。
答:这个问题与上面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确实,修到任何高度都不再需要任何形式。但是在达到某个高度之前,必须要有一些辅助方式。就象一个人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开始学习时候他肯定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去学,要知道保持身体平衡的基本方法,否则他就要摔跤。但是一旦他熟练地掌握了骑车的技巧,所有的形式都已转化成为一种本能,他根本就不需要时刻想着那些要领,否则,这些要领反而会成为一种妨碍,导致他摔跤。有些修行者,由于前世修行成果的积累,很可能不经任何形式就很容易地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他会认为没有什么形式可言。这样的人很容易徘徊在原来的位置,湔步不前。比如上面这个例子,这个人虽然最后骑车不再需要采取任何形式了,但是如果他要学习骑摩托车,或学习开汽车,甚至学习开飞机,那他还需要再采用相关的形式,直到熟能生巧,转化成一种本能反应为止。《博伽梵歌》中写到:“如果你不能绝无旁骛,将心意专注于我,那么,就遵行奉爱瑜珈的规范守则吧!这样,你会培养一种想到达我的愿望。”

问:你谈到的至尊主似乎是有形象的。至尊主既然是万能的,为什么还要有个形象?佛说不可执着于相。你对此如何评价?神像、佛像崇拜是否有用?
答:至尊主既然是万能的,为什么不能有形象?祂也可以有形象,也可以无形象;祂无处不在,可以是最大的,也可以是最小的。前面讲过,佛陀说不要执着于相,是因为佛教所讲的都是如何超出物质世界,从物质世界解脱出来达到涅槃的境地。但由于种种原因,佛陀并没有直接告诉人们超出物质世界后的归向应该往何处去。佛经中对涅槃的描述有几十种,但涅槃的本质是超出物质世界后的一种境界或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涅槃名无相”(《涅槃经》)。道理很简单,因为涅槃之下的一切形体或“相”皆为物质的精微躯体,包括鬼魂或半神人。如果还执着于这个“相”,则无法从物质世界中解脱出来。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即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永恒的灵魂。“了悟自性”就是要了悟你自己是永恒的灵魂,而不是这个躯体。因此,至尊主的“有相”与佛陀说的“无相”并不相互矛盾。
崇拜佛像,是对诸佛的恭敬,启动的是自己的内在明觉,从而达到净化和提升自己的目的。崇拜神像除了能达到拜佛像的功效外,还是一种直接与神交流的方法,因为神是绝对的,祂的一切与祂自己无异。祂的名号、雕像在哪儿,祂就在哪儿。只是我们缺乏灵性的视域,故无法看到祂。因此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问:信佛教者言佛最高,信上帝者言上帝最高。到底哪个最高、最究竟?
答:用高低来表达并不很恰当。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自我评述知道佛和上帝的层面。佛教经典对佛的评述是:自觉、觉他、圆觉。迷则为凡,悟则成佛。佛迷为众生,如现在的我们;众生悟则成佛。也就是说,佛也要受条件限制。即使觉悟之后,仍会重新迷入虚幻。成佛就是要通过活动的规律而摆脱活动的影响,最终达到涅槃寂静的境地。而上帝则根本不存在迷和悟的问题,因为祂不受任何活动的影响。祂知悉一切,一切来源于祂。祂可以随时进入虚幻之中,却绝对不会被迷,因为虚幻能量本来就来自于祂。祂处于灵性世界,却又无处不在。众生可以成佛,却永远不可能成为上帝。我们可以觉悟或认识到上帝的部分,却不可能觉悟或认识到上帝的全部。佛陀觉悟到的是上帝物质能量的一面和从物质世界解脱的方法,但没有告诉上帝的真正身份。而成佛和解脱的方法是按照上帝制定的规律或法则所进行的。不管是“缘起性空”还是“三法印”,都离不开必须遵循的法则,否则就不能成“法”。了解和觉悟上帝,不可能依现量、比量等方法达到,因为人的感官是不完美的。只有依神教量及有关的圣教量、传承量才有可能对上帝有所了解。佛的解脱境界从物质角度来说是究竟的,因为祂的使命仅到此为止,但从灵性角度来讲则并不究竟。其原因是因为相信自力,依自力达到解脱。但我们都知道,正是过于相信自己,我们今天才沦落到轮回的地步。如果我们仍只相信自力,就不可能彻底解脱。解脱并不在于“无我”,而在于真正“觉悟自我”,否则,“解脱”、“涅槃”都只是抽象的概念。解脱、成佛、涅槃、无住涅槃等等,都必须有一个载体,否则,所言皆不成立。这既非“断见”,也非“常见”,而是“真知实见”。当然,想成佛的人不一定要去了解上帝,信上帝的人也并不一定要成佛,各得其便吧。

问:谢谢你的指教。我能否问一下,您现在修的教法属于哪门?
答:我修过道教功法、佛教功法、印度瑜珈,等等,每个法都有自己的长处,都能帮助你达到一定的目的。大部分的法是通过某种体验引导你达到某个境界,而不是让你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但是如果你执着于这些体验,那就本末倒置了。小学老师教你加法和减法,中学老师教你乘法、除法和平方、开方,大学老师教你高等数学,再向上学还有更高的计算方法,你只有不断地学,才能学到更高的方法。如果你只停留在小学的加法上,那么你就只会加法,只是一个小学生。修任何法,如果不谦卑,那就永远不会进步。不管什么法,关键是如何能教你最高限度地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附,帮助你达到所欲达到的目的。不管你有多大的神通,不管你内在体验如何“丰富”,如果你无法摆脱物质的欲望,如果你不了解灵性世界的知识,你又如何能保证在你灵魂离开躯体时不被物质世界所吸引,重新回到物质世界投胎一个物质躯体,以寻找物质感官快乐呢?在摆脱了对物质世界的依附后,才谈得上下一步修到何处,否则一切都是空的。打坐、念珠、跪拜、唱诵、祈祷、冥想、祭祀等是相应和净化的程序,对任何修行法门都是有用的,关键是帮助你达到什么目的。
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在黄金时代,人的寿命有十万岁,心意净化,打坐六万年可回归至尊主。现在这个年代叫铁器年代,或称斗争世、卡利年代,为期四十三万二千年,已经没有真正的宗教,到处充满了虚伪和纷争,大部分人处于动荡和焦虑之中,追求真理的人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人们普遍缺乏智慧,没有苦行、布施、祭祀,生活充满痛苦,寿命短暂,心意受到严重污染,无法专注,显然不可能利用这种方法。
《韦达经》说:“在这个纷争和虚伪的年代,解脱的唯一方法是:唱诵主的圣名,唱诵主的圣名。再无其它途径,再无其它途径,再无其它途径。”主的圣名之音是最纯粹的声音,在《韦达经》中被称为“shabda”,即超然的声音,以曼陀罗的形式体现。在《普度斗争世奥义书》中说,铜器年代之末,圣哲那茹阿达看到斗争世(即铁器年代)的众生充满争斗和焦虑,便去问众生的始祖、万物的创造者大梵神布茹阿玛,如何才能将他们度出来。布茹阿玛说:“善哉问!谛听一切经教之隐秘义,汝可以之救度此斗争世众生之轮回者:唯以诵持薄伽梵太始神人那茹阿延那之名,可以振落此斗争世之罪恶。”那茹阿达进而问道:“彼名为何耶?”于是金胎大梵神说:“哈瑞奎师那,哈瑞奎师那,奎师那奎师那,哈瑞哈瑞/哈瑞茹阿玛,哈瑞茹阿玛,茹阿玛茹阿玛,哈瑞哈瑞。此一十六名,消除斗争恶。超此方便法,在诸韦达中,无有可见者。此一十六名,消除生物之浮障,为十六道光明绕;由是至尊人格梵,如日轮之光明聚,浮云散去显光耀。……若有念诵此十六言三俱胝半者,则度脱杀婆罗门罪,度脱杀人罪,消除盗金罪;其于祖灵、天神、凡人所加损伤罪,皆得涤除矣。尽弃一切法已,则顿然解除一切罪恶而得清净,顿然解脱矣,顿然解脱矣。”
公认的权威著作《博伽梵歌》写到:“心意恒想着我,作我的奉献者,顶拜我,崇拜我,全然专注于我,你必回归我。”这是真正的冥想,超然的冥想,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冥想。只有通过唱诵和聆听这种简易而充满力量的真言,才能洗净生物体在物质世界千百年轮回中所染之罪恶,并通过这种力量和道路与至尊主联接,回归原本的灵性世界。印度古老的韦达经典中有成千上万个具有权威性的曼陀罗。佛教的密宗中有许多真言、咒语便来源于韦达经典。就在这同一部经典中解释说,哈瑞·奎师那曼陀罗比其它所有曼陀罗加在一起还要有力量。五百多年前,主以柴坦尼亚的化身显现于我们这个铁器年代。祂告诉我们,主的圣名便是主的声音化身,既然主是绝对的整体,祂的圣名跟祂的超然形象便没有分别。因此,藉着唱颂主的圣名,一个人可以通过音振直接与至尊主相联。五百多年后,这个使徒传系的灵性导师圣帕布帕德将这个伟大的曼陀罗又传遍了整个世界。这也正验证了法国著名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秘密救世主的出现-历经五百多年世人方注意/他的存在是那个时代的荣誉/伟大的启示在瞬间产生/同世纪的人得到巨大的满足”(《诸世纪》第三章第94节)。

……雨过天晴,云开雾散,彩虹飞架,阳光普照……
原载于“道海”
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内容,请马上通知jubao@whol.com,或者致电027--87493399,谢谢!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