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89阅读
  • 1回复

道家理论系列之二──何谓道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疯疯道人
 
发帖
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1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05
正道求轮>


--------------------------------------------------------------------------------

道家理论系列之二──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古人没有气功这个概念,讲到道德时,总是从人的本质上来回答问题。上古时期,中华文明有一个大道至德的时代,民风淳朴,德性遍及十方四域。中华汉字即先古大道至德之人所创,这样“道德”二字就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道:从字形上看,一横表示太极,上边两点表示阴阳,下面“自”表示道自化万物,连起来形成“首”,表示道对于人来说是首要之事,再加走之旁,表示有道走遍天下。道就是宇宙的本原,人之所以修炼,最终就是复归于道。

  德:从字形上看,右边上半部表示十方四域,下半部是一心一意,加双人旁,表示十方四域,人人一心一意。一心一意就是虚静、恬淡、寂寞、恍兮惚兮的一种精神状态,德就是得,表示有德,就能得道。因此道是本质,德是实现这种本质的方法,心智依赖德就能认识道的实质。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人,发现人的思维活动是靠大脑皮层来进行的。而大脑皮层只占人脑的10%左右,另外90%多大脑深层部分,现代科学并未能明了其深刻功能。气功修炼本质就是使大脑皮层活动平静下来,从而调动大脑深层部分的功能。大脑皮层完全平静下来的状态,就是虚静、恬淡、寂寞、恍兮惚兮的精神状态,或者称之气功态,这就是德性的体现,这就是与德相合;大脑皮层的这种平静状态,就象水面平静如镜一样,平静如镜的水面能够照见人物景象,完全平静的大脑也能够照见宇宙的万事万物,这就是与道相合,与天相合,这就是得道。实际上大脑皮层的逻辑思维就是道家所说的识神,而大脑深层的“东西”就是道家所说的先天修炼。气功修炼最终目的就是使这先天元神合于道。

  现代社会,西方文明主导世界,物欲横流,德性衰落。人们的大脑皮层思虑高度活跃,靠大脑皮层的逻辑思维,或发明创造,或钻营取巧,人的精神陷入狂燥之中,很难得到安宁平静,这就是与德相离,这就是失德。

  道家讲无为思想,讲虚静、恬淡、寂寞、恍兮惚兮,讲通过恍兮惚兮的无为则可以无不为,这就是讲德,这就是讲与德相合而得道成仙。佛家讲灭,讲灭尽主体意识就可以达到彼岸,这就是讲功德,这就是讲有了功德就可以成佛。因此道佛两家本质一理,功德一理。人因为七情六欲在内心燃烧,真元被火烧尽。心劳神疲,与道背驰。欲要返本归真,就要逆而修之,以恬淡无为来灭尽欲火。

  南北朝时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好佛皇帝,一心想成佛。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京师,梁武帝问曰:“大师,想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为弘扬佛法而不计其费。请问大师,朕这样做,有些什么功德呢?”达摩答曰:“没有什么功德。”梁武帝觉得与自己期望相违,甚至认为达摩胡说八道。那么是梁武帝不识真佛,还是达摩胡说八道呢?其实梁武帝的思想非常具有普遍性,甚至今天有某邪教也妄解“德”即是做好事得到的。做好事、布施、舍等等这都是表面功夫,这些都是人道的方面,离天道至德相去甚远。要想成仙成佛,唯有虚静、恬淡、寂寞、恍兮惚兮,唯有灭无明,这才是与德相合。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悟佛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地向桥陈如等弟子讲解证道的方法,这就是灭无明,所谓无明就是无知、愚痴、迷暗,就是因境而起的乐受、苦受、舍受,就是贪嗔痴等烦恼,这些烦恼使大脑皮层不能得到平静,从而与德相离,去道日远。关键又在于一个“灭”的真谛,可以说只要领悟一个“灭”字,则佛经的千经万典皆可休矣。《过去现在因果经》对这种熄灭思维活动而与德相合的过程有非常精彩描写:

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乐灭,
  而要灭无明,对充满贪嗔痴的社会之人,又是多么的艰难,所以释迦牟尼定出戒律强迫信徒们遵守,其目的还是灭无明,所以佛道这种修心乃是一种手段。今有某邪教把“修心性”当作目的,结果成为一种精神控制枷锁,让人痛惜也。

  所以恍兮惚兮是德的表现,德表现的同时伴随着身体物理上的变化。今天有某邪教不懂德意,号称清醒修炼,说这样就可以不出偏。然后谈“德”是什么什么物质,谈什么以“德”化“功”,还谈什么“学法”,“心性多高功多高”,这恰恰是背德而弛,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让人感叹也。

二.道家的道德--天道
  象其他道家理论范畴一样,道家“道德”思想也是由老子和庄子奠定。

1.老子论道德
(1)道的特性
  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创造者。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是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能感知的。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章)
(2)德的特性
虚静是德的表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恍惚可以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婴儿德最厚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闭塞五官与德相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3).老子与孔子论道
老子讲道与孔子

道,就其大而言则是无穷尽的,就其小而言则是没有遗漏的,因而万物无不完备地包藏其中。博大空阔无不包容,幽深玄远不可测知。形体的功能属性和仁义,都是精神的枝节末流,它与无为本体的区分只有至人才能判定。天下人都在奋力争夺统治权柄,而至人与他们不同,审慎持守真性而不随外利引诱迁变,穷尽物的真性,持守其根本,因此把天地置之度外,遗忘万物,而精神未曾受到捆扰。与大道相通,与道德相合,黜退仁义,抛弃礼乐,至人的心就有安定之所。
老子反驳孔子

讲兼爱太迂远,讲无私就包含了私,这近似于后世之言。天地原本就有恒常规则的,日月本本来就是光明的,星辰本来就是排列有序的,禽兽本来就是群居的,树木本来就有植立之处。循性而行,遵道而进,就达到了理想境界,又何必用人为的力量去提倡仁义,像击鼓聚众去寻找丢失小孩那般急切呢,这是在扰乱人性啊。
2.庄子论道德
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无为无形的,没有天地之前,道就已存在。道是自化的,自己产生自己,自己为自己的根本。道在太极之上不算高,在六极之下不算低,生于天地之前不算久,长于上古之前不算老。

创生万物者(道)与物没有分界,而物是有分界的,就是物的界限。又没有分界的道转成有形的物,又由有形的物复归没有分界的道。所谓盈满、空虚、衰败、消杀,道使万物发生盈虚变化,而自身却没有盈虚分别;道使物发生衰杀的变化,而自身并不衰杀;道使物有本末的变化,而自身却无本末;道使物有积散的变化,而自身则无积散。这就是道与物的关系。(道与人的关系同此)

德:

(1).少私寡欲为德

德就表现为中和的性;道就表现为自然之理。古时候修道的人,用恬淡来蓄养真知。虽然有智慧也不用智慧去治理事物,这就叫用知来蓄养恬静的性。真知与恬静的性交互涵养,中和的德与自然的道就由其中生出。
(2).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德

圣人执守虚静,是因为万物不足以搅乱他的心,所以才虚静。就象水平静下来,就会清楚地照见人的胡须和眉毛。水平静时可以如此明察,何况是人的精神呢!圣人的心虚静,就可以成为天地的镜子,万物的镜子。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天地的平静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心不动就虚静,虚静就能像镜子一样照见万物。心空虚即得到平静,平静到极点又转化为运动,即与天道相合。

明白无为是天地的本性,这就是把握了万物的根本性质和产生根源,就是与天道相合了。

(3).静默无言就是德

任物循性自化,不加外力干扰就是道;以静默无言来显示物性的本来状态就是德。
(4).世俗之学与德相远

古时候修道的人,用恬淡来蓄养真知。虽然有智慧也不用智慧去治理事务,这就叫作用知来蓄养恬静的性。真知与恬静的性交互涵养,中和的德与自然的道就由其中生出。现在的人用世俗之学来修治本性,以求恢复本来的状态;用通行的观念来调整情欲物欲,以求达到明通;这就叫作受蒙蔽的人。
(5).道家的道德是天道,与人道正好相反

虚静而为圣人,顺天动而为帝王

与人和谐融洽,叫做人乐;与天相合,叫做天乐。

明白天乐的人,从来不抱怨天,不非难人,不受万物牵累,不责备鬼神。这样的人动时犹如天道运动变化不停,静时犹如大地的虚静充实。

(6).虚静恬淡,就与自然的德性相合

虚静恬淡,就与自然的德性相合。所以说,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所以心里没有忧愁与欢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持守虚静无为之道永不改变,是静之所致。所以说,身体辛劳而不休息则疲困,精神运用而不止则会使用过度,使用过度就要枯竭。水具有天德之相,人要像水一样恬静淡漠无为,就达到了顺天而行的最高道德境界。
(7).德性的衰退

在远古的时候,人都处于混沌蒙昧状态之中,社会上所有小人都恬静淡漠没有什么追求。在那个时代里,阴阳调和平静,鬼神也不起来扰乱,四时变化与节令相合,万物没有受到伤害,一切生物都能终其天年而不夭亡,人虽然有智慧,却无用处,这就叫作人与自然的绝对同一。在那个时代,无为而自成,还常与自然之道相合。后来,德性衰落了,到燧人氏、伏羲氏治理天下时,只能顺民心而不能达到与自然的绝对同一了。后来,德性又进一步衰退,到神农、黄帝治理天下时,只能使天下安定却不能顺民心了。后来,德性又衰退,到尧舜治理天下时,兴起治化教化的风尚,使淳厚变成浇薄,使质朴的性离散,背离大道以求善,危及德行以崇尚人为行事,于是就舍弃了自性而听从智谋的支配了。人们用自己之心去窥测别人的心,于是人民开始迷惑动乱,再没有办法使它返回本来性情,恢复原初的状态。这就是德性日益衰退的事例。
(8).德性衰退导致道的丧失

德的衰落也就是道的丧失。世风日下而丧失大道,大道丧失而世风更下,世风与大道交相丧失,得道的人从哪里使道在世上可以兴起呢!大道不能使人世复兴,人世也不能使大道兴起,虽然圣人不在山林之中隐居,他们的道德也同样隐蔽起来了。圣人的隐居,本来不是自己有意去隐匿的。古时候所说的隐士,并不是隐匿自身不使人见,并不是闭塞言论而不说出,并不是隐藏其智慧而不显示,是因为时代与命运大相背谬啊!如果合于时代和命运而使大道盛行天下,则可以复归于人与自然合一之道而无行迹;不合乎时代与命运而困穷于天下,则深藏缄默而等待时机;这是隐士保存自身的方法。
(9).追求物欲是本末倒置

古时保全自身的人,不用巧辩来文饰自己,不用己知去困累天下人,也不为追求无限之知而困累自得,独立的处在应处的地位而致力于复归本性的道德,除此还有何为呀!道不可以贬损以迁就世俗之行,德不可以贬低其知以求闻达。贬低其知伤害德行,贬损其行伤害大道,所以说,端正自己就是了。现在的人得到高官厚禄,以为是得志,不过这仅是暂时寄存的东西而已,有了就乐,取走就忧,内心非常空虚,为追求物欲而丧失自我,是本末倒置的人。
(10).淡漠无心是大道全德

世俗之人,讲说仁义忠信,恭敬节俭,推辞礼让,是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与世道相安并处的人。建功立业的人,讲说建立大功大业,贪得大名大声,确立君臣礼仪,维护上下等级,不过是为了推行治世之道而已,这是那些在朝中做官的人,要使君主尊显、国家强大的人,为建功立业兼并他国的人所喜好的。逃避社会,到江海之上隐居之人,这是与世无争只求清闲的人所喜好的。还有的人,调息呼吸,吐故纳新,为了长寿,从事导引之术,养身之法,这是象彭祖一类长寿的人所喜好的。上面这几种人都不是大道全德的人。

世间有一种克制意欲就能使行为崇高,不用仁义就能达到修身,不追求功业名声而使天下得治,不用隐居江海之上而得安闲,不用习导引之术而能长寿,将上面所说全部忘掉,而又能全部具备。淡漠无心之极而一切美好的东西必然从之而来,这才是天地的大道,这才是圣人的德性啊!

3.黄帝论道德
道在静止时是静默幽深的,是澄澈透明的,像玄色的宝珠一样。大道看起来暗昧幽深,听起来没有声音。得道的人唯独能在昏暗中见到光明,唯独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所以道体是深而又深的,万物从道产生出来,它神妙莫测,无有形状,却能显示出精妙的功能。

道是覆盖和承载万物的,它辽阔广大而无边际。任物循性自化,不加外力干扰就是道,以静默无言来显示物性的本来状态就是德。万物与我齐一,死生本无两样。

贯通天地的是德,通行万物的是道,义属于德,德应合于道,道合于自然。

4.许由论道德
在宇宙之初只有虚无,没有存在物,没有名称;混沌未分,只有整体的一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形状。万物得一而生,称之为德;没有形状的混沌中包含有阴阳的对立,且又浑然一体,没有空隙,称之为命。混之一体的运动变化的暂时静止,就生成物,物生成而具有条理属性,称之为形。形体与精神合一,又各有条理准则,称之为性。(这段解释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接近)

自性经过修养而返于德,达到德的境界,也就与太初同一了。同宇宙的最初状态同一就是虚无,虚无而无所不包就是大。这就是幽深玄远的天德,与大道同一而无所不通。

三.儒家的道德--人道
  儒家的思想大都来自于道家,是把道家的逆修关系改为顺行关系,把天道改为人道。道家的道德讲的是天道、天德,儒家的道德讲的是人道、人德。

  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章论述道德顺行成人道的关系:道->德->仁->义->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庄子认为:

德行弘大深远,无不包容,是仁;行道无不合于理,就是义;义理分明与物相亲,就是忠;心中为仁义充实,又与外物应和愉悦,就是乐;信义之行表现于仪容举止而顺乎自然的节义,就是礼。礼乐普遍推行,天下就要大乱了。任天地人物各自正性命,把自己的德行隐藏起来,才不会用己德覆盖一切,如果用己德覆盖一切,则万物必然失去本性。
  老庄的思想认为人应该返本归真,与德相合而达于道。这就是天道。上古时期,人心淳朴,德性弘大深远,帝王以无为治理天下,合于天道,不用奖赏而百姓勉励向善,不用惩罚而百姓畏惧犯罪。但是从大禹时代德性开始衰落,禹奖赏惩罚并用,而百姓却不能相亲相爱,社会道德从此衰落,刑罚从此建立,后世的祸乱从此开始了。因此他们都认为礼是后世祸乱的根由。

  在上古时期,有个至德时代。在至德时代,不崇尚贤才,不任用能者。人们的行为端正而不知是义,彼此相爱而不知是仁,诚实不欺而不知为忠,言行得当而不知是信,无目的任性而动又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不自知是赐予。因此所行没有行迹,事迹也就没有流传下来。象周武王伐商成功后,所制定的法度只是虚伪不实的德行,也就是后来儒家的德行,而不是上古时候的至德。上古圣人用至德治天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这就是道家所讲无为而治的至德。

  儒家提倡人道,推崇仁义。心中正无偏私,与物和乐而不毁伤,兼爱万物而无私心,这就是仁义的实质。并重新赋予道德全新的内容。乐善好施,即包含在儒家德的内容中。孝子不奉承他的父亲,忠臣不献媚他的君主,这是臣子的最高品德。今人对儒家的误解比比皆是。甚至有某著名政治家因为信息时代年轻人走在前沿,而否定儒家文化,为其愚昧无知而感叹。

  所以当初梁武帝即是把儒家人道的德当成了佛道两家天道的德。道家的德是最高境界的至德,是天德,而儒家的德,象仁义礼信,都是虚伪不实的德,是人德。在有阶级的有刑法的社会里,至德是不存在的。在当今世界,由于以弱肉强食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在主导世界,这种至德更是一种被排斥的东西,而且是对一个社会生存发展极其有害的东西。但是西方这种弱肉强食的道德,是仍停留在动物道德水平这一层次,未来世界必须用儒家的道德把人类社会从动物的道德水平提升到人的道德水平。

  但是儒家的“德”与道家的“德”也存在一定关系。因为你遵循了儒家的“德”,你的心胸就会开阔,你就会少很多烦恼,从而也就能与道家的“德”相合。

  概括中华文明发展史,道家道德和儒家道德一直贯穿其中:

上古时期至德时代(无为而治)-->(德性丧失)禹(刑法建立)-->百家争鸣(百家并起,道儒称雄)-->|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道德替代道家道德)-->汉明帝(佛教传入,道家道德进一步衰落)-->魏晋南北朝(旁门左道盛行)-->唐宋明(道文化回归、儒文化高峰)-->清末民初(西方胡学传入,道、儒衰弱)-->民国现代(传统断承,玄学与科学论战,全盘西化:共产主义+科学)-->德治(共产党决心继续文化传承)。

  这个题目太大,非本文所能祥说。




相关文章

气功与科学关系辩
三花聚顶秋月圆,与法轮弟子谈玄关
泻千古不泄之绝密,复中华文化本来之面目
道家理论系列之一——形神
中国佛教禅宗(一)——达摩一苇渡江
让智慧达到彼岸——释迦牟尼与佛教(三):佛法核心
木-立:从气功角度分析法轮功为什么是邪法

--------------------------------------------------------------------------------

关闭窗口
疯玩法轮:http://crazytaoist.topcities.com
疯疯道人,2001-09-02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批伪斗邪
离线叫花子
发帖
297
开心币
0
好评度
134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9-05
天下文章一大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