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00阅读
  • 7回复

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荣获本年诺贝尔文学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11
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13:00(北京时间10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以表彰他对弱小的个人对抗野蛮强权经历的深刻刻划。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的奖金……[发表评论]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10-11
“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化
“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化
作者:程光炜??????

  诺贝尔文学颁奖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但它成为一个神话,在中国也才20年的时间。瑞典皇家学院在“得奖理由”中是这样评价叶芝的:“经由灵感的引导,将民族的精神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现于诗作中。”叶芝在《受奖演说》中坦率地指出:“在我从事写作的生涯中,承受了斯堪的纳维亚国民的恩惠。……所以,如今你们赐给我这个伟大的荣誉,等
于是开始将30年爱尔兰的作家组合起来,对自己国家的文学作品毫不留情地批评,使爱尔兰文学由地方的偏狭性解放出来。我所梦想的,是将自己国家的文学介绍到欧洲来。”

  在这里,皇家学院表现出对“民族精神”也即民族生存权的尊重,而叶芝则表现了对民族精神的遗弃和对“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向往。人们有理由相信,诺贝尔文学奖与其说是文学的原因,不如说是文化的原因,它的产生与其说是民族的原因,不如说是现代化的原因。?

  诺贝尔文学与弱势语言的结合,创造了关于“诺贝尔文学”的神话。中国是在对欧洲——西方的无边的怨愤和想像中开始这一百年的历史的,关于这一点,胡适说得最为清楚:“我个人受梁先生无穷的恩惠,现在追想起来,有两点最分明。第一是他的《新民说》,第二是他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说》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其实,即使胡博士不挑明,即使有人有“补天”之术,也扭转不了汉语言文化一百多年间由强盛走向衰弱的凶猛之势。

  因此,“五四”新文学既可以说充满了“少年维特”的生命冲动,划开了中华文化的一道曙光,也可以说那里发出的也是一种“哀兵”之声。“五四”构成了它特有的凌厉批判之态,和攻击本民族“旧文化”的话语方式,诸如“吃人的历史”,诸如“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又诸如“中国百事不如人”等等。对“旧文化”毫不留情的攻击,正是对西方强势文化和精神优越性的不乏屈辱的默认;对传统文化和文化秩序的总破坏,却为现代化准备了诞生的温床。?

  人们至今为鲁迅、沈从文、老舍等一大批受到“现代化”洗礼的中国文学大师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而痛心疾首。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被证明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标准,表明了对民族现代化进程热烈的肯定,那么鲁迅们的创作正是对现代化的反省或者认同。瑞典皇家学院可以有一千个理由拒绝20世纪的“中国”,但它却没理由拒绝中国向现代化的迅猛飞奔,尤其没理由拒绝中国现代文学对世界文学所表达的固执而绝望的敬意。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指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对世界潮流必将影响中国,而最终导致个人精神的解放(个人现代化深信不疑。

  尽管他后来对“启蒙话语”这个西方思想神话也表示过怀疑,但终其一生,鲁迅的眼光都是向着世界开放的。让人惊讶,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的,是沈从文1980年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所做的“讲演”。

  这位终生都在反抗现代文明的作家,晚年却放弃了“现代化”对所有民族和语言横扫一切般的“整合”能力的怀疑,他说:“我总相信人类最后总要爱好和平的,要从和平中求发展、得进步的,中国也无例外这么向前的。”?

  鲁迅、沈从文和老舍的被提名,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对这个远东文化大国有条件的敬意,最后的“落选”,却表明他们对弱势文化和语言书写的心不在焉。而西方话语对中国作家的拒绝,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在文学实验上的严重“挫折”。所以,西方学者在谈论东方国家“迟到的现代化”问题时,总会用他们的傲慢来表现对“东方”的无知,但他们对东方国家的“审视”,无形之中却获得了某种不言自明的“裁判权”。德国学者鲁道夫·哈曼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如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工业国家的技术转让,特别是生产技术被大型跨国公司所垄断,它们凭着复杂的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决定性地影响着当前世界市场的发展,并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面临一个困难的窘境。一方面,它们无力发明合适的技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并不面向大众消费品;另一方面,第三世界中先进国家是否对适宜的技术感兴趣,抑或这种兴趣只是出于维护声誉的动机,还是有疑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诺贝尔文学奖”正是西方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转让”。它凭着对评奖的“垄断”,影响着其他民族文学的发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时期内对其他民族作家的审美意识、写作技巧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了后发展国家对欧美现代化(包括文化现代化的依赖。?

  诺贝尔文学在大陆重新刮起它的“旋风”,是与80年代的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幻想和青春所组成的年代。幻想必然是年轻的,也就是说是不懂“现代化的隔膜”及其歧视的。反过来说,他们也难以见容于“歧视”。那些天真的作家首先想到的,是现代化让中国又有机会成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作为“写作者”可以昂首挺胸地立于“世界之林”。他们有时候的糊涂想法,几乎近于那些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帝国”所发起的一次次自杀式“冲击”,其疯狂和愚昧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然而,他们最终遭受的是来自“现代化”国家的沉重一击——申请失败了——高尚的实践重复的是同一个怪圈,和同一个悲剧。直到今天,人们还记得那些“不屑”诺贝尔文学奖的议论、防御性的评说、东方对西方的抱怨,和一个民族被伤害了的自尊心。?

  在今天,80、90年代都已成为了一个美好的记忆。“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古老的教训同样可以应用到这20年身上。8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贫乏的年代,幻想总是希望与未来、与不可知的东西“接轨”,但“接轨”并不等于美丽的空想。80年代又是一个自我想像的年代,自我被抬到了无人可比的高度,然而自我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它本质上不是现代化的产物。所以,从80年代到90年代也不是时间上的递进,而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世俗的文化战胜了抒情的文化,大众的文化取代了精英的文化。90年代与80年代之间的最大不同是,它呼唤“诺贝尔文学”却与这个神话出现了真正的断裂,80年代走向“诺贝尔文学”却与它失之交臂。?

  从上述意义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困境,正是现代化的困境;走向“诺贝尔文学”的矛盾,正好反映了当今现代化的矛盾。人们不断在制造着神话,神话反过来又“糊弄”了人们。

  梁启超、鲁迅等开创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主题和探索的精神,它们象征着现代文学执着而独特的品格。尽管这种探索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过迂回、反复的阶段,但是始终如一的是,思想的良知与历史的责任就像一支九死而不悔的旋律,一直在现代化的长途上激荡着,回旋着。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其实根本上就是儒家思想的现代化,是中国人对于当今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叙事,因此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只有真正表达出对所有民族精神和书写方式的尊重,它才可能有一天真正赢得所有人的尊重。但愿米沃什的“讲演”,不仅响彻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大厅,同样也能响彻所有的大地:“我接受此项最高荣誉,实代表所有我欲代表的人们而接受”,“我想到的是那些居于波兰境内或国外,且深爱波兰语言及文学的人们”,“我深信他们将会享有自由与尊严的未来”。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真音

发帖
1326
开心币
83
好评度
668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10-11
我听说必要三个条件才得奖:一作家要有作品数量,二是有影响力。三是思想上和当时流
我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10-12
唔~看看这篇《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兹 》
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昨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揭晓。原本呼声最高的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利未能入选,而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兹的突然胜出,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他虽然曾在该奖公布前的种种预测中被提及,但并非“夺标”热门。他的名字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就更为陌生,记者在文学奖揭晓后试图采访几位在京的研究匈牙利文学和东欧文学的专家,甚至他们也不清楚凯尔泰兹其人其事。可以说,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基本没有翻译过。对凯尔泰兹获奖,瑞典文学院给出的理由是:凯尔泰兹的作品支持并肯定了个体用其
脆弱的经历对抗“历史霸权”。

  凯尔泰兹是一名犹太人,1929年11月9日生于布达佩斯,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又转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获得解救。如此的牢狱生活对于一个10多岁的孩子来讲,无疑是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这无形中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凯尔泰兹的首部小说《Sorstalans?醙》(译名《难以捉摸的命运》,1975年)便是以他在集中营里的这段生活为背景创作而成的。它讲的是一个无辜被捕、又被抓进集中营的少年凯斯,历经磨难,最后终于挣扎着活了下来的故事。

  小说用特异的视角解读了凯斯在集中营的生活。凯斯把集中营的生活当做是一种正常生活,虽然条件极度残酷,但却并非没有任何快乐的时光。凯斯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审视着那里的一切。作者极具渲染力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读者面对的不只是纳粹的野蛮和残忍,更有他们令人费解的无知与无奈。凯尔泰兹用他的笔告诉人们:“生存就是顺从!”目前在美国该书的英译精装本的价格已达到68美元,是凯尔泰兹作品中售价最高的一本。凯尔泰兹还有一部作品《寻踪者》被改编为电影。

  凯尔泰兹的作品坚定不移地持续着自我的生活与思考模式,这在一个个体无奈屈从于社会的大时代中颇为难得。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凯尔泰兹日后创作的一大基调。虽然困难重重,凯尔泰兹却拒绝一切让步,他也曾表示希望读者放下一切包袱,去尽情地享受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思考。

  据悉,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举行。凯尔泰兹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的奖金。

  -文/本报记者郑叶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mazhi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73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10-12
什么时候有中国人可以获得此荣誉啊,当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了,委员会决定授予他!令人
离线7777777
发帖
382
开心币
0
好评度
301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10-12
Gao Xing Jian 2000 (Chinese Nobel Price Winner)

Books: Ling Shan (Spiritual Mountain),
One Man's Bible.....and more.

A Chinese writer exile in Fran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0-12 14:47:5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0-12 14:51:37编辑过]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10-12
2000年 高行键的《灵山》获此奖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离线瑶琴
发帖
1285
开心币
4
好评度
588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10-12
拒国人眼光《灵山》价值不够高。只是符合楼下真音贴的三标准
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以众人之有余 补我之若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