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必须立即作回向,这非常重要
回帖:透过认识空性及清楚感知法无我和人无我,我们可以从负面情绪之中解脱,并进而从恶业造作与内在敌人之当中解脱。借由这个方法,我们开始解构贪执所引起的伤害及烦恼。
一旦我们开始发展人、法二空的智慧,就可以渐渐解脱无明的束缚和内在敌人的攻击。透过减低贪执,我们开始终止生死流转的因果锁链。在灭除了执取有我的无明(十二因缘的第一支)之后,可以预防第二支(行)的生起,最终从生死苦海的无尽流转中得到解脱。
但是,这到底是指什么呢?如果我们认为这个执取的我是空的,我们可能会想像身为人的我们不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个人经验证明,作为生命的主体和媒介,我们确实存在。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无我的智慧呢?在这个智慧之后又是什么呢?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唯有执取人我为实有”才是需要否定的。但是,这并未否认世俗层面有我的存在。这是佛法对空性的重要观点。
若不能理解这点,就不能完全了解无我的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空正见呢?为了修行佛法,我们目前的存在,只不过是受限于业及烦恼的身心聚合体,对它产生深切的出离心,就是修行佛法的第一步。这个身心五蕴不但是源于过去的无明,更是现在和未来产生苦与烦恼的基石。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身心五蕴培养深切的出离心。出离心追求战胜我们的内在敌人——烦恼。
因此,“出离”并非是指放弃我们的一切财物,而是指心的状态。只要我们的心继续受无明驱使,就不可能获得长久持续的安乐,我们仍旧会受困于问题之中。为了要断除轮回,我们需要知道生死流转之苦的本质,并培养希求解脱之心。这是真正的出离。
无止尽的苦痛,无数的生死流转,这称为“轮回”。
我们断除轮回以证得涅槃。“涅槃”的字面意思是“超越悲痛的状态”,即指从轮回解脱的状态。这个“悲痛”即指烦恼。
因此,我们把心依止在修行目标的各种精神状态上以直接对治烦恼,这些精神状态能让我们远离烦恼。最后,我们视涅槃为最终的皈依处,这就是真正的法。
当我们试着逐步断除烦恼时,首先会消除粗层次的烦恼,接着再根治微细的烦恼。圣提婆是一位第三世纪的印度论师,他在《四百论》中提出对治烦恼的三个阶段,内容如下:
首先应避免恶业,次者应避免我见,最后避免一切见,此是智者了知事。
修行的第一阶段是不做身、语、意的粗重恶业。在第二阶段,一旦行者拥有某种程度的约束能力,就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直接挑战这些烦恼。例如,培养慈悲来对治愤怒,思维无常以对治执着。这些方法能帮忙减低负面情绪的力量。
然而,克服烦恼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培养通达空性的智慧。到了最后阶段,行者不但要断除烦恼,更要根除残余的习气,如此一来,未来就不会产生烦恼。
总之,无明是所有烦恼的根源,而这些烦恼又无法避免地是苦的根源。无明和烦恼是真正的“苦因”,而它们的苦是真正的苦,通达空性的智慧则是真正的“道”。
最后,以智慧达到解脱是真正的“灭”。
下一楼›:回向文的解释
【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福报回向到大菩提—— ..

查看全部回帖(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