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气功而是神功或意功了。
关于气和什么是气的问题,我国气功的祖师老子在《道德经》里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老子。第十章》主要就是讲练气功的,他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这就是对气入关元穴和神守关元穴的具体要求。《老子。第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里他指出了气是有结构的,是由阴气和阳气组成的。同时,还提出了练功的目的是为了求“和”,偏阴偏阳谓之疾。练功就是为了这阴阳平衡,损人余而益不足就是达到阴平阳秘的方法。《老子。第五十五章》提到:“心使气日强。”,事实上这个心也包括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在这处他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练功的方法(心术),诸如观窍、守督、守中等,而且还提出了神气相互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后来成了练气功的根本问题,谁主谁次一直争论不休,现在还争过不定,其影响之深远很难估计。《道德经》五千余字,具体写到的就是那么三个气字,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讲的都是人的内气,即精气。应该说气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我们练气功的人是深有体会的,尤其是练“内丹”功的功友体验更为深刻。可是社会上就是有那么几个人千方百计地否定气的存在,有的据说还是科学家哩!我要说的是你们应当先学练会气功以后再发表意见,这才是科学家的态度嘛!
老子在《第六章》中对什么是精气问题作了简单的、精辟的论述:“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古人认为玄是指阳指天,而牝是指阴指地,也就是说这里的玄是阳气天气,牝是说阴气地气。天(阳)气从鼻而进;地(阴)气自口而入,所以口鼻就成了玄牝之门了。据此,我们就可以推论出浴神就是精气。这就是练气功的理论根据。
顺便,我就气功是不是中医的一部分问题谈一点看法。气功和中医都是根据老子的精气学说的,气功侧重于天气、阳气,而中医则着重于地气、阴气,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食药同源。所以说气功与中医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共同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正如《灵枢。病传》篇所说:“有导引行气、乔摩、炙、熨、剌 ……饮药之一者”,都是在精气之说和经络学说指导下为人类治病的方术而已。至于说谁先谁后的问题,硬是要搞清楚的话那也不难,只要你看看《马王堆》出士的文书和深入研读《素问》之后,你心里就会明白。那末,为什么中医能与时俱进、蒸蒸日上向现代化迈进,而气功却混乱纷争而走入低谷呢?这是历史上有的气功与宗教相结合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