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6阅读
  • 0回复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川渝
 

发帖
2
开心币
23
好评度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8-13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


日前,成都大势管理顾问高级培训师李老师,就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从企业的标准化、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特种设备使用、产品质量安全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出了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下是我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师首先分析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
1、质量管理发展滞后:大部分食品企业都是从小家庭作坊转变而来的,经营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质量管理在很多企业中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处于初期阶段。
2、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主受自身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严重,只重眼前利益,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降低质量和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
3、质量管理意识落后:从具体情况看,大部分食品企业都设有企业内部检验室,很多企业暴露出一种思想:“产品每批都要自检,还要搞好各种记录,这些都是大企业的事情,不如将这些精力投入到生产一线见效快。”尤其中小食品企业因为大都是个体私企,具有决策灵活机动,市场反应快的优势,但其负面效应就是由于缺乏约束,一味迎合市场,却忽视了内部质量管理。很多企业形式主义严重,质量得不到很好的质量管理控制,既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失去了企业的诚信和把握市场的良机。
4、质量标准存在误区:很多食品企业认为:顾客需要就是标准,生产的产品再好,没有人购买也是废品。这一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但却混淆了市场需要和质量标准的概念。片面认为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就可以不执行产品标准,造成“有标不依,无标生产”的局面。
分析了以上问题后,李老师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路和对策:
1、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引导和培训:首先,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要确保进厂原料符合标准、生产加工符合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百分之百合格,符合标准,符合安全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链要以更严格的标准、更负责的态度来要求,生产出让大家放心的产品,这既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对员工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把培训作为职工的福利而不是负担。提高生产技能及质量意识,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对员工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破解中小企业员工素质偏低的难题。
2、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模糊认识,加强引导,真正发挥标准的规则作用,通过对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标准化”过程实现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
3、结合实际,建立起适合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卓越的质量管理方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实践证实其先进性,但在执行中却是良莠不齐。甚至流于形式、“两层皮”。这不仅不能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是一味模仿别人的管理模式。只有建立起与自身情况相符的质量管理模式,做到为我所用,从大量的质量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从质量的提高中获得效益。
质量改进是没有止境的,它是一次旅程,而非目的地。运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管理方法,形成提高与改进的良性循环
4、严格过程控制,努力提高质量保证能力:质量管理中检验是基础,过程控制是核心。过程控制贯穿于生产和技术的全过程,它包括了产品的设计过程控制、制造过程的控制和使用过程的控制。其中,制造过程是产品形成的直接过程,对于大多数没有设计能力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产品合格与否直接取决于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
另外,原材料及外协件的质量,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立一整套的自检和委托检验体系是打破凭关系进货,靠经验判别的不二法门。只有科学的检验和判定,才能规避人为失误带来的风险。
5、加强宏观管理,建立灵活便捷的质量控制平台: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大型企业相继倾覆,中小企业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改变中小企业在质量竞争中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承担信息交换、微观检测和宏观监管三项职能。用科学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及时发布质量信息和监测预警,变事后检验为事前技术服务。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工作。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