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第二节《修心》一修己、扶危、脱困
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或是更加发达的将来,无论防疫免疫学如何发展,人的生命终有完结的时候。不可能练哪一种功法,就能长生不死。我们只能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多作一些有益的事情。因此我认为练气功本身的目的,应该明确地提出:核心是修心。作为修心来说,不管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儒家也好,他们的各个门派在思想上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是到了最后,都存在着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养性和修心的问题。
佛家讲究养性,道家还重视修命。修性的目的是修先天;修命是修后天,为了延命。道家讲究修今生,佛家讲究修来世。一般来说是这样的。我是道家天山派功法的传人,我只能讲一讲道家的基本思想。
道家—一首先从这两个字上来说,道家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是一个教派,它区别于道教。这是应该明确的。
道家思想在我们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至政治的发展,都一长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多少人都在追求着,以达到一种至人、圣人的境界。这也只是一种境界而已,只是以自己的身心,来寻求自己的平衡,目的是为了达到超越自我、融于自然、合于大道。
今天我准备讲的题目是《修心》—一即修己、扶危、脱困。从这三个方面来讲,我提倡世人修心养性,共向天下弘扬大道。我之所以来教气功,目的也在于此。就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练功,首先是修己。修己是练功人必修的,也是所有人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何去修?首先应该从真我,也就是真身来修。道家讲究真身和假身。比如现在,我在这里就有一个假身、肉身。真身不在于躯体。修真身必须由“德”字人手,也就是修德。大家都很清楚,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地位等等是不同的,但是不管任何人,不管他地位多高,或多么卑贱,同样应有一颗心。这颗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心。
从德的角度来说,从真我的角度来说,要修真我,必须找到一种平衡。达到这种平衡需要一个长期地磨炼自己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修己的过程。人生是短暂的,练功可以使你延长寿命,但是早晚终有完结的一天、而作为人的思想、精神是不会完结的。从这点上来说,从真我的修为,也就是心、性、行的修为,就是德。不管哪一个气功师,他们每一回讲课的开场白,常常要讲到关于德的修为。德,就是心、性、行的修为。
“心”的概念,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方面“心”是我们自身的心脏,另外“心”也可以作为精神。“心”泛指思维、语言、感觉、知觉、能力、智力、智慧、功能等等,这都叫“心”。心,要修;而性,要养。即所谓修心养性。如何修心?最简单地说,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到最后,所有的心都要归结为一,大道为一,天下为一,要归结为一。这颗心最后要成为道心、天心、自然之心,平常之心。
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什么是道?道是自然,道是规律,道是阴阳。道就是道。修心,首先是从思想上、精神上去修养。修养精神才是真正的目的。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着什么,这种追求,造成许许多多的人误人歧途。我认为,练气功就是一种精神的修养,也就是为了达到一种高的境界,这就是修心。只能把修心养性作为一种目的,不能企求得到什么。现在练功的人很多,而真正得道的却很少,原因都是人们无法抛弃“得、失”二字,所以总也不能达到圣人或上人的地步。作为我们来说,修心为上。如何修心?首先应该抛弃万事万物,从虚空人手。什么是虚空呢?“虚空”能看得见、抓得住吗?不能。而“虚空”本身又是实物,这一点就是许许多多练功人无法抓住的法门。修心的法门是什么?如何人法门?从虚空人。虚空在哪里?人们往往去从一种很远的思想境界去理解,而不能真正理解。对于我们来说,天山派的法门就是剑。什么是虚空?虚空就是实物。实物就是虚空。要修心,首先要从实物人手,就是修自身。
自身是一个自我。我,本身就是自然。因为我是自然中的一体,我包括在自然之中。自然的规律,自然的道也存在于我。也就是说,修心首先要从自我人手。自我往往在修心的时候,要产生迷惑。为什么要迷惑?因为一说从自我人手,就要从自己的得或失这两方面去进行修练。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要超越自我。从虚空人手、人门。虚空是道心的法门。自我是法门的台阶。走偏了就将偏离大道的门庭。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达到通往法门的途径。我们往往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形体,自己的得失,而没有从根本上人找到一种平衡。平衡观就是我们的修心。平常心就是通往虚空的门庭。什么是平常心?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这就是平常心。
要寻找虚空的法门,只有一点,要从每一件事情人手、这是许多气功大师们在讲的问题。我记得严新老师曾说过:“24个小时处于练功状态”。怎样才能24小时都处于练功状态呢?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练功,要从每一件小事人手,这也就是修心。要从每一件平常的事物中去体现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