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万法归宗________一个好朋友早些年写的文章
托钵归来发表于 2002-09-09 21:16
按:李成志,与严新同时期的一个气功师,今录入其早些年发表过的一篇文章。由于本人打字功夫不甚到家,虽费尽移山心力,录入过程中难免尚有许多疏漏之处,请有心人帮忙校正。

万法归宗

——关于人天科学重大问题的综述

云南省人体科学研究室 李成志夏世金 艾成发

摘要 气功科学的崛起,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但在有些地方出现了"造神"的现象,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对于气功产生神奇效应的根本不清楚。本文旨在汇集信息,把握本质,正本清源。

关健词

万法归宗即“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从气功科学而轮,无论什么功法,产生何种功能,它都离不开根本。这个根本既是全部气功的本质,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核心和焦点。正如传说耶和华曾用变乱天下人的语言,让人们的语言彼此不通的办法。而使巴比伦的通天塔无法建成一样,对于这个根本的语言表达不同,称呼各异:佛家称为“佛性”、“圆觉”,或“不二法门”;道家称为“先天一气”、“金丹大道”或“玄之门”;儒家称为“天理”、“太极”或“道义之门”;武家称为“丹田之气"、"浑圆"或"功夫";医家称为"真气"、"元气"或"阴阳五行";俗家称为"鬼神"、"神灵"或"灵魂";气功界称为"功能"、"神通"或"特异功能";现代文化又将上述根本统称为"神秘主义"或"意识本体"即释、道、儒、武、医、俗气功之本源。尽管称谓各异,谁也无法否定这个根本的客观存在,所以说:"三教同源,万法归宗"。

一、佛家唯论见性

佛家对于本源的论述是"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之称也,其道虚玄,固以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象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处言教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寞虚旷,物莫能测,不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 "(《维摩经注》),除此之外别无他佛,"世尊曰:惟此一事,余二即非真"(《大成捷要》)。东土佛教三祖僧粲在(《信心铭》)中说:"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本源就是佛。"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南怀谨《禅海蠡测》),其内容有以下特征:

1.佛即本体

释迦牟尼在成佛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宗教界便有人不满,世人难解其意。其实,这句话的本义并不错。他的意思是说,生天生地的宇宙本体至尊,并非说让世人独尊他本人。与常人无异时的释迦牟尼与大彻大悟后释迦牟尼所代表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自大自尊与争比高低皆非本体之心,释迦牟尼有此心,便不为佛;世俗之人有此心,便是不识佛。

2.佛即智慧

释加牟尼成佛时感慨地说"奇哉!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求执著,不能证得"(《楞伽经》)。人与佛的区别就在于知否"如来智慧",昧者为人,悟者为佛。如来就是本来,智慧就是本体意识。"如来智慧"就是"本心",并不在人心之外"三界所有,唯在一心"(《华严经》)。世人皆有,只因外求,有而不知,人与佛由此分界,迷时为人,悟时即佛。

3.佛即法门

佛是宇宙万物本体意识的名称。佛名、佛寺、佛像、佛经、佛僧以至佛祖等皆非万物本体,故只能称名而不能为佛,只能看作是佛的象征,获得佛意的信息,而不是真佛所在。名可异,可虚,可生,可灭,而佛体却万古不变,永存不移!佛寺可有千万座,佛经可有万卷多,法师可有无数个,但法门无二,这就是本体意识的人心,"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一切诸法,随意生形"(宗炳《明佛论》)。

二、道家唯道是从

道家对于本源的论述是"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也,苞裹六极"(《庄子.天运》)。其内容有以下特征:

1.道即本体

"道者,万物之原也"(《道法》),"道者,万物之极也。万物之所由也。道为天地万物之体"(吴澄《无极太极说》),将天地万物所由来的终极实体称之"大道"。道不是空无,不是虚构,不是想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独立不改,以观其妙;周行不殆,以观其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道德经》)。道是在没有世界之前,即没有人类,当然也就没有人心之前就存在的万物 本体,既使没有人类、地球,它依然存在,所以并非"唯心",而是彻底的"唯物"。其特点&
下一页 (1/7)
回帖(5):
5楼:发挥意能造福人类-----记著名气功师李成志

中华意能功创编人、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人才库 ..

全部回帖(5)»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