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在气功界是个非常敏感的词,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它是一个背离了科学的迷信用词,它只适用于宗教界和灵学界。许多注重科学论述的人士几乎都反对使用这一词汇,有些持谨慎态度的气功界人士也尽量避免使用这一词汇,怕被卷入“封建迷信”的行列之中。似乎谁使用了“灵魂”一词,谁就是在宣扬“封建迷信”。
世界在变化,科学在进步,我们人类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提高。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二十一世纪,今天的世界已进入了电脑网络时代,早已不再是说几声“打倒”,写几张“大字报”,给人带上几顶“帽子”就可以整死人的那个荒唐年代了。我们还怕什么?我们修行的人是不搞政治的,搞政治的人决不是修行人。我们要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和解释古人流下来的神秘现象和文化。要探讨和解释古文化,就不应该带着时代的偏见,更不应该带上政治的色彩。其实在我看来“灵魂”一词并不带有政治色彩,确切的说它应该是一个宗教性的词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中国的道教都完全肯定地使用这个词汇。佛教中虽然没有这个词,但佛教以“灵神”.“灵魄”代替了这个词义,《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不可思议之精神也。以为肉体之外,别有精神的实体者。”佛教的这一解释我认为非常的精到,“灵魂”既是精神的产物--确切的说是精神的凝聚和升华,又是一种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的精神实体。肉体中有了“灵魂”这个物质,肉体就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一旦“灵魂”离开了肉体,肉体便很快腐烂消失。
在中国的藏传佛教中,修行者修炼的根本目的是以肉身成佛。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对修行功力非常深厚的喇嘛尊称为“活佛”,而且还有“活佛转世”这一特殊现象。如达赖喇嘛.班禅额额尔德尼.章嘉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等都有转世传承之传统。历代政府对此都非常重视。
中国道家把“灵魂”又说成“元神”。在道家功的修炼中对“元神”的修炼一向被视为修炼的最高境界。修成者可以将“灵魂”随自己的意愿离开肉体。在民间传说“八仙”中铁拐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伍柳仙踪”中也描述伍冲虚与柳华阳的“元神”出窍去赏牡丹的故事。这些虽然是神话传说,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修行人来说“灵魂”这种物质是可以提纯和升华的。
“灵魂”不是单一的物质,它是由非常复杂的物质结构组成的,而且组成它的物质层次也非常多。在中医学说中对“灵魂”物质的区分就有“神”.“魂”.“意”.“魄”.“志”。它们主宰和维系着人的精神意识,它们在人身中各属于不同的脏腑,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其在人身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无论人的哪个脏腑有病,严重者就会在他(她)的精神上反应出来。中国的成语中有“神不守舍”.“神魂颠倒”.“魂飞魄散”等等。这就是对病态精神的描述。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是以各种不同的物质成分和形状存在的,有我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觉得到的,也有许多物质是我们人类感觉器官无法感觉到的。如超声波.红外线.磁场.电波和许许多多的射线等等,物质越细微我们就越无法感觉到。我们现在依靠电子显微镜能够看到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电子.中子...等组成的。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一粒微尘中现世界。”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是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之下“看到”的。他们“看到”的世界是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世界,只有他们的弟子们会相信,直到有了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们才看到了他们当时所描述的那个世界的一部分。谁敢说现在的电子显微镜所看到的是最小的物质成分?谁都不会说这种傻话,因为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还非常稚嫩,还有无数的自然之迷在等着我们去解答。但在解答了目前我们所遇到的自然之迷后,又会有多少个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问题又会出现在我们人类的面前?
“灵魂”就是一种我们目前所有的科学仪器都还无法测到的物质,它是由非常精微的物质所组成的变幻不定的游离体。我们以眼识去感觉它时,它在人身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光。古人称之为“毫光”.“威光”日本人称它为“奥拉”,现在也有人说它是“冷光”,佛教中称它为“灵光”是:“灵灵不灭之佛性。”它的能量非常之惊人。普通人身上光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略带点灰色,白的纯度越高,身体也越健康。功修的层次和境界越高,身上的能量越强,其光的色彩就越多,光的可见度也越高,光彩非常明亮。中医认为人体五脏有五种不同的颜色:心为红色.肝为绿色.脾为黄色.肺为白色.肾为黑色。随着功力修为的不断提高,首先是白色的气越来越明亮;修行者心境的平和与宁静会使心气渐强,心气强盛心光就会显现;功力更强肾气上行与心气相交生成紫光,道家称之为“紫气东来”“紫气罩顶”,此时的修行者已非同一般,会因各人不同的情况出现一些神通;修行者能修炼出金光,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修炼佛家功的多能见金光,当修行者金光罩体时,修行几乎将达到最高境界。但在修炼到最高境界时,金光之中还会有淡淡的非常宁静的兰色。佛教画像中的罗汉.菩萨.佛和基督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