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走进寺庙.道观,总能看见许多信众手捧信香在神象前焚烧,大殿里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静溢之感。人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焚香,焚香又有何意义?
我们去问那些信佛教.道教的人们:“你们烧香是为什么?”他们也许会告诉你:“烧香是对神的敬仰。”“香是联系人--神的工具,人们通过香在焚烧时的烟雾,把自己的愿望向神表达,以祈求神仳佑。”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些功夫非常高的师傅们,他们的静室中也焚香。而且真正有功夫的人,在入静或发功时身上会散发出如檀香味的香气。
中医认为芳香类植物具有宣通三焦.升降诸气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而用之者,乃金郁则泻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由此可见,古时修行者在练功时焚香,其主要目的是借助香的“宣通三焦,升降诸气。”的作用以提高练功的效益。
在平时许多人为改善空气会在家中点上一柱香,这些香中有许多中药成分,如”白芷.大黄.甘松.丁香.角茴香.藿香.连翘.黄芩.兜娄香等”合成。所以少量燃香,不但能改善室内空气,而且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焚香的第二个作用是为了计时。古时候没有钟表,计时的方法有刻.漏,古时师傅教第子们练功往往以点香计时,一柱香时通常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香点燃开始练功,香燃尽收功。此时焚香可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笃信佛.道的居士.信徒们,每天早上起床后.梳洗完毕就要做早课,做早课时的第一件事就是焚香。这时的焚香又有其特别的意义。首先是告诉自己,我已准备好,可以进入早课的修练。然而做早课又是提醒人们。你是一个修行的人,你每天的修行就是从现在开始。
信徒们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至理名言。修行人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日常言行,时刻以这八个字为准绳。所谓“大隐居厘市,小隐居深山。”修行人最终目的不只是自身得到解脱,而是要在自身解脱的基础上,帮助更多的人得到解脱,这就是“自渡渡人”。在自身尚未得到解脱时,助人.行善便是修行人的生活准则。“把握住生活的每一天”晨起的早课就是这样告诉你的。焚香却是早课中的早课。
在阵阵缭绕的香烟中,修习者便会进入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这种气氛会给修习者的身心带来安详与宁静。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那些烦恼.忧虑.担心甚至害怕.恐惧等种种对身心不利的因素,在此时都能得到很好的调整。在这种气氛中修习者的心会很快平静下来,心情平静下来身上的气就会和畅,“心平气则和”中医是这样说的。《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人的心镜平和气脉顺畅,身体就会健康,精神就会舒畅。我们社会的每个人,如果每天早晨都以愉悦的心情去生活.去工作,我们的社会必将会充满希望.充满爱。
在修行的高级阶段,修行人不但身体健康,心理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调整。“泰山蹦于前而不惊”就是形容那些苦心修练的大师.大德们安如磐石的心态。所以修行人为求身心的安适,创编出许多的修行方式,更有许多的修行阶段。在高级阶段的修行中焚香又有更深层的意义了。
修行.练功不但可以祛病强身,也可以开发智慧,更能激发出人体无穷的潜能。修行人调整好身心--意识和下意识之后,为使自身潜能得以开发,必须激发出潜意识的能量。这就是目前科学尚在探索研究的“人体特异功能”。也是佛.道所说的“五眼”.“ 六通”功能。在这些功能的修练方法上,各门各派都有不同的“法术”。其中个别门派就有燃“信香”的方法。所谓“信香”有别于普通香的就是这个“信”字。它不是普通的药物制成的,它不但制作的药物是秘传的,而且在“信香”上高功夫师傅还将自己的生命信息“注入”其中。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燃起“信香”师傅就会知道。燃香者的合理要求,就会得到满足。这种“信香”往往只有这位师傅的个别弟子能够得到。弟子们也通常是在特定的时候,在自己的静室中点燃它,其主要目的是与师傅信息相通,以使自己在入定时与师傅“心心相印”,使自己的潜意识功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有些弟子在功修中碰到的问题要及时问师傅,他们也会点燃“信香”与师傅沟通信息。这就叫“千里之外促膝谈心”。这些弟子在功能上起码要求达到有“他心通”的功能。
古时候这些师傅们在各方“云游”时,碰上极个别与之非常有缘的人。师傅也可能会给他(她)们信香,并告知他(她)们在碰到急难时燃上香,自己会来帮助他(她)的。这些人在碰到急难时燃上了“信香”,这些师傅果然来帮助他(她)们化解了困难。就因为有了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发生,那些曾得到高功夫师傅帮助过的人们把他(她)们的奇遇告诉了别人。“神话”便出现了。至今人们把焚香作为对神的供奉和与神联系的工具,就是因此而流传下来的。
修行功力深厚的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