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泛谈命运与易学
南方木易发表于 2002-08-07 02:39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就是运气,运气来自于民心。仅凭运气是不够的,没有坚苦卓绝的战斗,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是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新中国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民心所向。而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繁荣强盛、人民生活水准大幅提高,及至港澳回归、加入WTO以及申奥的成功,可以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运气。但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及这么多年的艰苦奋斗,能有当今举世瞩目的成就吗?恐怕也没有今天的深圳特区,更没有现在网友的交流了。

命运,实在不是单纯的、简单的一个名词。其组合是非常复杂而又出乎常人意料。井冈山时期、万里长征初到延安之时,除了有坚定信念的革命志士,对当时尚属弱小的红军队伍,能否对抗武器精良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恐怕难免有所怀疑与缺乏信心。从现在披露的历史资料来看,即便是斯大林,当时都曾有脚踩两支船的行为。甚至,在南京政府被迫跑到广州,他还命令驻华大使随迁广州。然而,被美国人以及西方列强一致看好并给予多种支持的蒋介石,居然被打的一败涂地,携带残兵败将逃到了台湾。

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紧密相连。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个人的命运更是从属于国家命运的。当年东北抗联将军杨靖宇,面对日本侵略军的重重包围,在数天断粮无援的情况下,仅靠树皮草根维持生命,坚持战斗。最后宁死不降,壮烈殉国!将军一生虽然短暂,英名却长载于中华史册,万世流芳!

对于当代某些易学人士机械的使用易学原理、奇门排布,对上述变革旁证佐引的马后炮分析,恐怕让革命先辈看后觉得太苍白无力了。纸上写来终觉浅,其间革命路途上的艰难险阻、与生死存亡面前的睿智与英勇,不是后人用几个简单的易学符号就可以阐释的!

早年蒋介石也曾请著名易学大家韦千里批命,对于未来的推算,韦千里除了推断其人生必有风云际会之外,还劝告蒋,到了甲辰运也就是蒋五十九岁到六十八岁这十年,“伤官见官,解甲归田,是为上策”。蒋后来确实曾经被迫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而且在这个阶段,百事不顺,连连败北。然而蒋最后并没有解甲归田,仍然偏安一方到生命的终结。这说明易学有她的准验所在,更有命运不能完全探知的复杂因素。韦先生也在那个时期迁移到了台湾,亲眼看到时局天翻地覆。回顾早年的推算,恐怕有许多的演变都未在其意料之中吧。

如果不是因为蒋介石逃倒台湾,柏杨的人生里程中也许不会那么坎坷。

柏杨是大家熟悉的宝岛上知名的论战作家,柏杨不断的慷慨激昂触怒了蒋介石,蒋轻松的就封杀了柏杨的青春年华。

弱者用言论抗击,强者用武力弹压。恒古不变的规律!

为此柏杨坐了近十年的牢狱。他也谈到命运问题:“……柏杨先生不相信神仙,但却相信命运。命运跟神仙无关,它只是人生过程中不受人自由意志控制的一种事件的总和。所以,问题不在信不信,而在于它存在不存在。如果它根本不存在,信不信是宗教范围,打一百次架也说不清。如果它存在,那就超过了宗教而成为人生的态度问题。是向它双膝下跪听候宰割凌迟乎?还是烧香拜佛,求它手下留情乎?还是破口大骂,三字经倾盆而出乎?抑是面对面地向它挑战?”!

勇敢面对命运,并敢于挑战命运,一身傲骨的柏杨先生,到了火烧岛一定会冷静下来,思考命运问题。值得佩服的是,柏杨先生并不因此就低下他那不屈的、高傲的头,更没有放弃他的人生思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的名言。状元出身,官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对《易经》精通,且对星命术数也有较深的研究,在其《赠谈命朱斗南序中》写道:“天下命书多矣,五星勿论,若三命之说,予大概病其泛,而可以意推出入,祸福特未可知也,惟太乙统纪,钩索深远,以论世之贵人,鲜有不合,然闾阎贱微,有时而适相似者,仓卒不可辨。予尝谓安得一书为之旁证,以窥风造化之庶几哉,最后得朱斗南出白顾山人秘传一卷,以十干,十二支,五行,二十七字,旁施午竖,错综交互之中,论其屈伸。冲六害,察其变动,生旺官印空,而为衰败死绝破。禄马不害为贫贱,孤劫未尝不富贵。盈虚消息,观其所归,和平者为福,反是为祸。其言亲切而有证,予切爱之。独其所著之文,可以意得,不可以辞解,乃循其本文,变其旧读,概之以其凡,表之以其例………天命之至矣,出于人之所俄度者,不可一言而尽也……”

从史料可以看出文天祥还与一些星命学家过从甚密,其中有友人曾论断文天祥“刚星居多,他日可为国独当一面。但主命得火,行限得金孛罗计,将主杀伐。”文天祥后来为国捐躯,虽应验了上述的论断,但其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民族大义面前慨然赴难的壮举,永远激励着后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所以,如何对待命运,如何对待推算的结果(假如是相对准确的结果),就视乎你人生的态度了。预测的意义不外是提前有个了解,进而积极应对。除此之外的任何企求
下一页上一页  (2/6)
回帖(28):
28楼:
27楼:于我心有戚戚焉

全部回帖(2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